Mystic Horse: An Elegant Being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l6866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博文

傅兰雅与中国的科普事业 精选

已有 5714 次阅读 2012-8-8 00:00 |个人分类:人物记事|系统分类:人物纪事|关键词:学者| 科学普及, 傅兰雅

傅兰雅(John Fryer,1839~1928)出生在苏格兰的一个穷牧师家。他的父亲是小镇上的一个传教士,但却十分关注东方,尤其热衷于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教事业。还是孩提时代的傅兰雅,常随父亲去听从中国回来的商人、传教士举行的报告会。幼年的经历对他后来到中国传教有着很大的驱动力,他在自传中回忆道:“在我的孩提时代,没有什么东西能比阅读我千方百计搞到的有关中国的书,更令我愉快。我太想去中国了,因而同学们给我取了一个绰号‘中国迷’(Sinophile)。”

1861年,他从伦敦一所师范学院毕业后,渡海赴华,闯荡上海滩,先做过倒卖茶叶的生意,后成为上海最早的中文报纸《上海新报》编辑。1866年,北京同文馆因增设科学班,以恭亲王为首的改革派与保守派发生激烈论战,终因慈禧支持改革而获胜。此事竟使傅兰雅大受鼓舞。他在给父母的信中写道:“中国终于迎来一个新开端。她已经运动起来,加入到国家之间的竞赛中来,恭亲王发表了一个奏折,承认外国的科学技术的优越性!”1867年3月,他将恭亲王的奏折在《上海新报》公开刊登,引起轰动。

当时,中国第一个近代工业企业江南制造局已经开办,创办者曾国藩在企业里还建了一个翻译馆,因为“翻译一事,系制造之根本”。中国许多科学家,如徐寿、华蘅芳、李善兰,都进入该馆译书,并高薪聘请傅兰雅等西学人士,共主翻译之事。傅兰雅高兴地接受了聘用:“我现在开始做我想做之事了。我从来就喜欢科学,但一直未找到时间和机会研究它。我应该说,充任中国政府的科技著作翻译官,是我一生中最愉快的职业。它受人尊敬,无比光荣,而且有用。这是我的人生新纪元。”这也是中国近代科学启蒙史的新纪元。在中国近代史上,传教士主导的科学输入,被称为“科学启蒙第一期”;而晚清洋务派官员领导下的西方科技引进运动,是第二期。

不过,还是有人对傅兰雅表示出“蔑视”。清末吴趼人写的讽刺小说《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十回的标题是“试开车保民船下水,误纪年制造局编书”。这里说的“制造局”就是上海江南制造局的简称,因吴研人当年在制造局供职,因此他写的东西还是可信的,但却极具讽刺之能事。书中写到:

“还有那译书的,二三百银子一月,要用一个中国人同他对译,一天也不知译得上几百个字。成了一部书之后,单是这笔译费就了不得。却译些甚么书呢?天文、地理、机器、算学、声光、电化,都是全的。所译的书,我都看过,除了天文我不懂,其余那些声光电化的书,我都看遍了。若是打算看了作为谈天的材料,是用得着的;若是打算从这上头长学问,却是不能。这本难怪。大凡译技艺的书必要是这门技艺出身的人去译,还要中西文字兼通的才行。不然,必有个词不达意的毛病。你想,他那里译书,始终是这一个人,难道这个人就能晓尽了天文、地理、机器、算学、声光、电化各门么?外国人单考究一门学问,有考了一辈子考不出来,或是儿子,或是朋友,去继他志才考出来的。谈何容易,就胡乱可以译得!只怕许多名目还闹不清楚呢。何况又两个人对译,这又多隔了一层膜了。” 有人对此进行过考证,书中嘲讽的“这一个人”,就是傅兰雅。

1874年,英国驻上海领事倡议建立“格致书院”,以作为研习和传播西方现代自然科学知识的场所。倡议一出,得到了各方热烈支持。傅兰雅作为董事会董事参加了书院的创办。筹办格致书院,1875年(清光绪元年)他成功地创办了著名的格致书院。有了书院之后,他还希望创办一份科技期刊。之所以有这个念头出于这样几个因素:

首先,几年来江南制造局翻译馆译书虽多,但“已译成之书大半深奥,能通晓之者少,而不明之者多。”应办一刊物,“将格致要端以简法译成,凡初学者可藉为阶进。”(《江南制造总局翻译西书事略》)

其次,“所虑者僻处远方购书非易,则门径且难骤得,何论乎升堂入室。”故应办一普及刊物,“先从浅近者起手,渐积而至见闻广远,自能融会贯通矣。”(徐寿:《格致汇编》第一年第一卷•序)

再次,恰在此时,北京的一份期刊《中西闻见录》即将停刊,可借此以续办的名义另办一刊物,将其编者、作者和读者争取过来,傅兰雅为此在后来出版的《格致汇编》封面写上了“是编补续中西闻见录”的字样。

最后,格致书院答应拨一间房作为新刊物的办公室。于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由傅兰雅自掏腰包,办成了中国科学普及期刊——《格致汇编》

《格致汇编》是“我国第一部”定期出版科普刊物,主编由傅兰雅亲自担纲,《格致汇编》(The Chinese Scientific and Industrial Magazine),于1876年2月9日光绪二年正月十五日)出版1877年(光绪三年)傅兰雅被推举为上海益智书会干事,从事科学普及工作。至1878年3月(光绪四年二月),因傅兰雅送妻子回英国治病而第一次停刊;1879年秋,傅兰雅返回中国,第二年,即1880年4月(光绪六年三月)复刊。此次复刊,仍然每月出版一期,直至1882年1月(光绪七年十二月),因亏本较多而第二次停刊;第二次停刊后,因“数年来西国格致之学日新月异,视前辑者已成陈迹矣,苟不随时译公同好,大失辑《格致汇编》之本心,况有远近诸友怂恿劝续声不绝耳”(《格致汇编》第五年第一卷•《格致汇编馆告白》),傅兰雅于1890年(光绪十六年)再次决定复刊。这次复刊,改为季刊,每期增加了页码。至1892年(光绪十八年),因傅兰雅要赴美参加世界博览会,《格致汇编》第三次停刊,此后再未复刊。

傅兰雅的工作意义非常重要。他的科学译著和《格致汇编》为封闭、落后的中国推开了近代化的一道门缝;二十余年的科技翻译和普及工作,产生了一批虽然不多却也引人注目的科技人才;科技术语的翻译确定原则影响至今;新科学的引进,不但引起了国人对西学的空前关注,最终还引发了教育制度的变革。他在《江南制造总局翻译西书事略》中写道:

“考中国古往今来之人性,与格致不侔;若欲通变全国人性,其事甚难。如近来考取人才,乃以经史词章为要,而格致等学置若罔闻,若今西人能详慎译书而传格致于中国,亦必能亲睹华人得其大益。虽不敢期中国专以西学考取人才,然犹愿亲睹场中起首考取格致等学,吾其拭目望之矣。”

可以说,他的期望没有落空。

中国人不会忘记这样一位英国人为我们所作的一切。与他同时代的人便称其工作“实为先路之导”(《格致汇编》第二年第十二卷•申报馆稿);梁启超在其《西学书目表》中称《格致汇编》为“极要”。他们都给予傅兰雅很高评价。


https://m.sciencenet.cn/blog-105489-600054.html

上一篇:科学与艺术的不解情缘
下一篇:谁说哲学没有力量!

11 肖重发 蒋密 史晓雷 曹聪 万润兰 杜卫华 曹裕波 丁邦平 陈安 徐传胜 吴云鹏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4 05: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