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MEF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NAMEF 致力于医学教育,关注大众健康

博文

瑜伽和生物反馈的使用后果

已有 711 次阅读 2023-1-28 00:38 |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瑜伽和生物反馈的使用后果

随着项目的进展,很明显,自主神经系统中的五种不同反应模式中的一种总是会出现。因此,制定了一个适当的瑜伽练习计划,以平衡每个反应模型中反映的具体趋势。以下列出了这五种类型和相应的做法:

易兴奋:这些患者最初表现出较低的原发性皮肤抵抗力。研究4和5表明,人们对压力或刺激反应过度,事后无法放松。这类人的典型特征是持续的活动、侵略性、竞争力和野心。这些人的特点是高度焦虑和焦虑,难以放松。在这里,自主神经系统在支配交感神经部分的方向上是不平衡的。这反映了一种强烈外向的生活方式,在这种生活方式中,人们对生活中的暂时现象有过多的认同和依恋。这类人特别容易患心血管疾病,练习瑜伽、纳迪瑜伽、瑜伽和瑜伽体式对恢复神经平衡非常有效。

固定的:固定的性格类型表现为在研究2至6中,电阻测量装置的箭头很少或没有移动。这种类型的人不能对外界的情况做出充分的反应,也不能放松和享受内心的任何体验。这些人通常认为,“我很好“虽然他们的生活实际上是枯燥、乏味和单调的,但他们只是通过在自己周围建造一个绝缘的外壳来保护自己免受外界影响,从而以一种逃避生活的方式来安排自己的事情。并且违背你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对照研究表明,这种类型对刺激或放松都没有反应。

因此,有必要从使用其他瑜伽练习开始,如shakti bandhi、tricanasana、surya namaskar、bhastrika、bandhi、唱Om、kirtan,在更激烈的情况下,使用shankhapraksalana,它具有强大的心理和生理效应。一旦克服了最初的障碍,瑜伽和简单冥想的技巧就可以成功地被引入。在引入深度松弛之前,有必要对自主功能进行一些控制,否则它不会对该技术做出反应。

滚动:这类人的特点是在所有研究期间,皮肤电阻测量装置的箭头运动不稳定。这些人通常脾气暴躁、好色、情绪多变。例如,这样的人一开始对一个项目非常热情,以便在以后遇到困难时感到沮丧。由于缺乏内部稳定性,这类人往往被迫过度依赖他人。通常,他对瑜伽体式的反应非常积极,并受到更基本的静态体式、平衡体式、腹式呼吸等瑜伽项目的强烈影响,nadi shodhana(强调呼吸和kumbaka的比例)、japa和trataka。

低兴奋性:低兴奋性人群表现出非常高的基本皮肤抵抗力,对挑战的反应较弱(研究4)和快速内向(研究5),通常会恢复适应症,低于它们开始时的初始值。这类人最初性格内向,自我封闭。这些患者往往生活在自己的思想中,无法与外界进行有效和有意义的互动。它们由副交感神经系统(ida nadi)支配。毫无疑问,他们可以放松,但他们正在寻找一种茧状的、内向的状态,无法应对生活中给他们的挑战和好机会。

对于第四种人格,瑜伽瑜伽不适用,因为练习者将很难摆脱通过练习实现的更深层次的向内转的状态。瑜伽的目标是实现对自主神经系统的控制,这意味着不仅要掌握放松的能力,还要掌握兴奋的能力。在这些人中,只有当他们从内向状态中获得对刺激做出反应的能力时,才能使用瑜伽练习。为了促进这一过程,他们的练习计划包括surya namaskar、动态体式、shakti bandhi、bhastrika pranayama、ag nisara kriya和kunjal kriya。

平衡:健康、平衡的性格类型表现为研究1中的基本皮肤抵抗力的平均范围,研究2和3中的皮肤抵抗力高的松弛曲线平滑。对照研究4和5显示出对挑战的正常反应,具有稳定的放松,并在几分钟内恢复到正常水平。在最初的训练之后,这个小组可以成功地练习瑜伽和任何瑜伽技巧。

最初,这些课程是为典型的过度兴奋型人群(第一组)设计的,但很快,随着其他四种自主行为模式的形成他们生活在压力之下,不只是属于这一类。研究发现,随着需求和要求的变化,每个小组的发展方式都会截然不同。例如,在专门为特定宗教团体成员举办的课程中,发现大多数参与者属于第二个,或'fixed因此,与其他课程中使用的技术相比,本组使用的技术发生了重大变化。他们所吸引的人群与参加正常瑜伽课程的人群截然不同,但他们对瑜伽的态度变得更加积极,之后使用生物反馈的结果表明,它确实有效,并且具有强大的经验基础。




https://m.sciencenet.cn/blog-1213094-1373727.html

上一篇:瑜伽和生物反馈的使用
下一篇:瑜伽放松的过程和皮肤电阻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22: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