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真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周可真 苏州大学哲学教授

博文

中日亲善是其共同利益的客观需要

已有 4943 次阅读 2007-4-10 00:51 |个人分类:国际政治|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中日亲善是其共同利益的客观需要
                    作者:周可真  发表于:博客中国(http://vip.bokee.com)

        亨延顿的“文明冲突论”以及美国近些年来特别是布什执政以来的所作所为都表明,美国试图与西欧联合,对包括儒教文化圈和伊斯兰教文化圈在内的亚洲实行战略上的包围,最终实现欧美(实质上是美国)对亚洲的控制。中国和日本的政治家都应该清楚这一点。所谓“文明冲突”,其实是全球范围内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经济冲突,其冲突的根源在于地球上可利用资源的有限性。按照西方的传统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地球上的资源很快就将消耗殆尽。美国正利用自己在经济和军事上的优势,尽最大努力来实现对有限自然资源的绝对控制。为此,它一方面加紧保护本国的自然资源,另一方面则首先“收拾”中东(主要是两伊),进而以朝鲜为突破口,试图以此搞乱东亚,同时利用日本政治家目光的短浅,使日本与中国对抗,其企图同样是搞乱东亚,因为东亚一乱,就意味着整个亚洲大乱;而亚洲一乱,对欧美是最为有利的。可以设想:以中国和日本为核心的亚洲一旦大乱,中、日互拼而最终使双方力量消耗得差不多的时候,凭美国现有的实力,是足可以趁乱而一举控制整个亚洲的。如果中、日和整个亚洲看不到这一点,就必然要中美国所设下的圈套。美国为何与日本搞军事联盟?只有傻子才会认为美国是为了日本的利益才这么做的,也只有傻子才会认为美国的目的仅仅是对付中国的。美国这么做的目的显然是利用当今日本政治家的小人心理,使日本与中国和其他东亚国家的矛盾加剧乃至于最终激化这种矛盾,由此引发中日战争,使东亚乃至整个亚洲陷于战乱,从而使中、日都沦为美国的附庸。

        中、日固然曾经是敌人,但国际政治中从来都没有永恒的“敌人”,也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是敌是友完全取决于双方的利益关系。今天预测未来,中、日共同的对手是美国,因为只有美国才既有内在的动力也有实力可能利用中、日矛盾而最终消灭或绝对控制中、日。故必须中、日联合才能对付得了今日之美国,中、日交恶则必增强美国的力量,最终中、日必败,美国必胜;中、日亲善,则东亚力量必然增强,而使美国处于不利地位,如此才能保全东亚,保全中、日的共同利益。

        近年来日本某些政客宣扬“中国威胁论”,其实这乃是一种非常浅溥的政见。按照这种政治观点,似乎日本的真正对手是中国,唯有中国才真正对日本构成威胁,殊不知具有儒道文化传统的中国在国际政治上从来都是保守的,“万里长城”的修筑史(从秦朝至明朝)即证明了其一贯的国际政治战略是防守型战略,而从现实来看,近年来中国虽然其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比过去有所增强,但是其综合发展水平根本无法与日本相比,更不用说与美国相比,就是美、日暂时作“龟”与中国之“兔”竞跑几十年,中国的整体国力也未见得就能赶上美、日,何况美、日还在发展之中呢!当今日本的某些政客竟然熟视中国的历史与现状而无睹,鼓吹起“中国威胁论”来,还一本正经与曾经受其原子弹攻击而几遭灭国之灾的美国联合起来来对付中国,好象只有美国才是日本的真心朋友,美、日国力太弱而唯有其联合起来才能对付得了中国似的,真不知这些日本政客脑子动到什么地方去了,是政治智商太低呢,还是其脑子有毛病,吾百思不得其解。

        当今中国的某些网友,其政治智商水平比起与当今日本某些鼓吹“中国威胁论”的政客来也好不到哪里去,看起来这些网友似乎是只顾“不忘民族恨,牵记血泪仇”,却不管中国发展的现状及其未来,就好象任何人都可以做朋友而独独“小日本”除外似的,甚至恨不得马上就跟“小日本”干将起来,一举将它打败以复吾民族之仇才行。在我看来,这些网友的“仇日”心理是合情而可以理解,却未必是合理也。政治斗争从来是也应当是以理智取胜,感情用事是绝不能妥善的解决政治问题的。理智地看,中国应当与日本亲善,这对中国的发展与强大最为有利,何乐而不为也?退一步讲,就凭我国现有的这点实力,如何能吹嘘我们一定会打败一个发达如日本这样的国家呢?更重要的是,作为一贯爱好和平的中华民族,我们凭什么非要动用武力去打击别的国不可呢?当今之世,和平与发展才是时代主旋律!

         好战不是中华民族的本性,防守才是中华民族一贯的做法。中国古训有云:“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当今中国谋求发展经济与军事,以日益增强自己的综合实力,在政治上仅仅是为了“防人”,而绝无“害人”之意。



https://m.sciencenet.cn/blog-126-1276.html

上一篇:警惕相对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泛滥
下一篇:论科学演绎思维的创造性

0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06: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