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il反面教材☆凤雏先生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abaoski 鸿鹄焉知燕雀之志? 人贵没有自知之明!

博文

【科学网】给科学网编辑部的好几条建议

已有 4151 次阅读 2010-3-16 13:33 |个人分类:科学网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评论, 反面教材

废话不多说,直奔主题:

一、听说目前科学网博客用户有5000人左右,我认为相比起中国总人口,以及在中国从事科研的人员总数,这个数字还是有点小,如果翻倍应该差不多合适了。

当然我并不是说应该降低门槛招更多的用户,毕竟科学网最早定义就是走精华路线,构建一个由专家教授学者研究生构成的博客圈,我认为这个定义是没问题的。

不过在申请博客方面,我觉得应该适当放宽一些,满足基本条件就让人家进来呗。比如年前,大胡子突然跟我说他申请科学网的博客失败了,问我是不是从中作梗没让他的博客通过?这个事情让我觉得很蹊跷,科学网又不是我家开的,我怎么可能从中作梗呢?

再说我也没有什么理由啊?

于是我问他为什么会来质问我?他说他申请科学网的博客,完全满足条件,就是没让通过。他自己琢磨了半天,唯一有可能的原因就是我在里面做了手脚,因为他申请的博客名字叫“正面教材”。

我的头上飞过一群乌鸦……

所以这个事儿我专门说一句,我觉得一个人的博客取什么名字无所谓吧?如果真是因为“正面教材”而没有通过的话,这个有点说不过去的。

二、在博客上通过大量转载文章而骗取点击量的行为是科学网上大多数博主和用户深表厌恶的。我自己对这个问题持无所谓的态度,因为我就经常从外面转载文章到自己博客上,嘻嘻。

但是,对于不少博主担心因转载而骗取点击量的行为会对其他坚持原创的博主造成某种程度的影响和伤害的问题,我认为是值得严肃考虑的,因为这种担心并非空穴来风,其负面影响真实存在。

所以在这里我表达一下我的观点和建议:

(1)我认为是否在博客上转载文章是一个人的自由,也从来没有任何原理和规则规定一个人不可以转载文章。

(2)我支持原创,自己也喜欢从事文字原创的活动,但我不认为支持原创活动要通过限制转载活动的方式来实现。换句话说,我认为二者并不是对立的。

(3)科学网系统为解决转载与原创的问题专门做了改进,把所有博文分为转载类和原创类。这种方法的确会对限制转载保护原创有一定的效果,但效果不是绝对的,因为它依赖于博主的自觉性。

如果你遇到一些钉子户博主,他在写博客的时候就不愿意把文章归类在转载栏目内,那么你就真的拿他一点办法都没有,比如我就是这样的钉子户。

(4)那么有没有一种更好的办法解决问题呢?我有一个主意。

考虑到所有的矛盾都来自于目前衡量博客受欢迎程度的唯一指标是点击量,无论原创和转载,都是以点击量的大小这同一个标准来统一衡量,使得原创文章无法凸显出其重要性。我认为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在于找到新的指标来衡量博客博主文章的受欢迎程度。

我们能否找到这样的指标呢?能,而且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原来她就在灯火阑珊处。这个指标就是博主文章受到的推荐数。

我建议科学网博客设立一个博主文章受其他用户以及科学网编辑部推荐总数之和的排行榜,这个排行榜将取代点击量成为博主原创文章受欢迎程度的标准。

另外,在推荐数这个指标的具体计算方面,我认为应该适当给科学网编辑部一些特殊优惠,毕竟这是人家科学网编辑部的地盘,是吧?这个优惠就是科学网编辑部推荐的文章,其推荐数相当于10位博主的推荐数,这样设置是因为据我观察,在科学网上一篇文章平均有10位用户推荐,就差不多可以登上首页用户推荐的排行榜了。

也就是说,一位博主博客文章受到推荐的总分数=所有文章被博友推荐数之和+所有文章被科学网编辑部推荐数之和×10。

最后全部科学网博客用户进行大排名。

我自认为这个主意不错,所以建议科学网编辑部考虑一下。

三、我注意到科学网博客首页的各栏目发生了一些细微的变化,过去首页下方的各栏目内的文章是按点击量自动排行的,现在变成了由科学网编辑部手动选择栏目内显示的文章。

对于系统自动显示与人工手动显示二者孰优孰劣的问题,我不想讨论,因为这个问题说起来挺麻烦,一细说就五千字出去了,搞不好还会整成敏感话题。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后者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科学网编辑部的编辑们的工作量。

目前我有一个自以为更好的主意:我建议把科学网博客频道首页下方的“论文交流”,“科研笔记”,“观点评述”,等12个栏目内的文章设置成滚动播出。

博主发表的文章在进入这些类别后,不论点击量大小,全部都会以滚动播出的方式在栏目内显示。

这样既可以减小编辑们的工作量,又可以解决以前某些文章因为点击量大而霸占首页栏目的问题。建议编辑部考虑一下。

四、我最后一个建议:我希望科学网编辑部能够对博客系统进行全面升级。

目前的情况是,全国各大门户网站都会对用户的博客系统定期升级,更换一些界面,增加和完善一些功能。而科学网的博客从博客界面和功能上说,客观的讲,是最落后的。

我们的博客系统,使用的是最原始的版本,界面是最丑的,功能是最少的,而我们的博客用户却是国内所有网站中科技含量最高的,这个实在是有点不相称,你说是吧?


博客系统升级,这是一个技术问题,不知道是否涉及到资金问题,如果涉及,还烦请科学网的老大们去和科学院的老大们要钱,尽量多要点,就说反面教材同学说啦,科学网的博客系统在2010年一定要升级,不能再拖,要不然就OUT啦。你升级慢,又OUT,最后就会成为一个奥特曼……

科学网成了OUT慢,我们这些写博客的就都是小怪兽,到那时候,教授=叫兽,就又有了新的证据支持……

圕rz



博客感言
https://m.sciencenet.cn/blog-200147-303479.html

上一篇:来自哈佛大学的一个视频
下一篇:最难的事(30)——在两个女孩子之间纠结

22 周可真 武夷山 刘全慧 李传亮 陈儒军 曹聪 王修慧 杨秀海 刘立 何学锋 刘颖彪 吕喆 苗元华 柳东阳 张天翼 许文婕 鲍海飞 丛远新 ffy woxing zengfeng threedoctor

发表评论 评论 (1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17: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