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胡杨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arimriver

博文

从莫言获奖反思教育

已有 2825 次阅读 2012-12-9 12:40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学者| 教育, 莫言

    莫言获奖感言很感人(除了较长外),读了他的发言才知道他上完小学就辍学了。辍学当然是个悲剧,从他羡慕同龄人可以继续到学校读书,而他只能到荒滩上放羊的描述就看得出来。但我接着想,如果他没有辍学,而是沿着中学、大学一路走来真有可能是莫言诺奖了。
    获得诺奖首先是个人潜质好,心理学研究表明,天生聪颖的孩子的比例约是3%,先天的聪明为后天的发展提供了可能。但只是可能而已,就像一粒饱满的种子只有落在肥沃的土壤里才能茁壮的小苗,然后才可能长成参天大树。莫言小时候喜欢听说书,喜欢讲故事。不过如果他继续上学的话,可能呆板的教育教学模式,繁重的作业,和以考试为中心的学习将有可能把这种特长淹没。而作文课上讲的固定模式,参考作文里讲的那么多好人好事的教育将严重束缚个人思维能力的发展。当时,我们写作文就是在一个什么样的天气,一群小朋友在干什么,结果怎么样,出现什么人,谁谁心里很高兴。
    而莫言自己在荒滩上放羊,可以一个人自由地遐想,将生活中听说的故事里听来的小说里读来的人物都跑到脑海里,这位以后的写作奠定了基础。
   当然,母亲的教育导师的指导也具有一定影响,但自由的发展和想象力最重要。
     我们当前的教育模式很难培养出诺贝尔奖来,真的应该反思。


https://m.sciencenet.cn/blog-200380-640823.html

上一篇:我这样给本科生上课
下一篇:你会念这首诗吗?

4 庄世宇 徐向田 王涛 fans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4: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