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liangwa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anliangwang

博文

《工程热力学》教学心得2022-29

已有 1749 次阅读 2022-12-27 09:44 |个人分类:工程热力学|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工程热力学》教学心得2022-29

2022-12-27草稿

2022-12-29定稿

王安良

按:5:00(12.27)起床,读文献[2]

继2022-28:https://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071524&do=blog&id=1368858

昨天(12.26),监考完最后一门课。今年的工作就到了扫尾阶段,批卷子、给成绩,写总结和计划。

本篇算是今年“教学心得”系列的收尾篇——END:讨论热力学绝对熵。

《工程热力学》[1]

12章:化学热力学基础

概述;

热力学第一定律在反应系统中的应用;

化学反应过程的热力学第一定律分析;

化学反应过程的热力学第二定律分析

化学平衡;

热力学第三定律;

绝对熵及其应用[1]p308-309

教学心得

严格地讲,克劳修斯所定义的熵是微分熵,且已有了绝对温度的概念。科学史地讲,热力学意义下的绝对熵,与热力学第三定律有关联。不同学者,其定义的热力学绝对熵是有差别的[1][3]

其实,更根本的定义是微观熵宏观熵,还有所谓的数学熵和物理熵。

零熵是普朗克定义的。

热力学零K则是热力学第三定律研究的根本问题。

近年来,我思考的科学问题之一是:

1 热力学熵能否独立于物质传递?

其广义问题是:

0 热力学熵需要介质输运或转换吗?

这俩问题均不易回答。

几无疑问,热力学熵乃至熵是物质一种属性,正如质量、体积、摩尔、电和磁一样。物质(或其内局部)之间相互作用,传递、传播、交换或转变着能量和信息,主要依赖两大类过程量——功和热。

功量可以细分为很多种,力功、电功和磁功,等等;而热量则显得很单一,实则不然,至少有引起温度变化的“热”和相态变化的“热”。大部分的功和热,都是针对物质而言的,哪怕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空气——也是物质,在热力学中还是一类重要的介质。现实中的物质,有质量、体积、摩、电和磁性,则也少不了熵性。

有个“东西”比较特殊——不能简单说是否为物质,那就是光,它无需媒介,可以在真空中传递和交换。其实,电场、磁场也可在真空中传递。电磁场很常见,而“独立”的电场和磁场,不多。与光相关的量子力学概念是,光子和波。

还有个更特殊的——万有引力,即引力波,它也能在真空中传递和传播,不需要任何介质,虽然物质的万有引力相互作用的相对值很小。

我们还知道,声音只能通过媒介进行传递、传播和交换。声音的在物质内部和之间的传递的主要是“功”,通常也附带有热耗散。通俗地说,声音最终以热的形式耗散到环境物质中了。

类比于光子,人们引入了声子,以表征微观的热传递。与光子显著不同之处是,声子是依附于物质的,即原子、分子等物质粒子,微观热运动的量子化。显然,声子是无质量的“虚”粒子,与之相对应的是热波,而非声波。

传热学,在古典“热质说”占统治地位时期,比热力学的理论还“完善”,包含了更多的数学。“热动说”推翻“热质说”之后,传热学和热力学“统一”为热学。自从有了量子力学,传热学和热力学既独立发展,又相互“纠缠”。关键点在于热力学熵。

至今,与其说是传热学,不如说有温度梯度下的热量传递,考虑相变,常用的词是“潜热”。显然,传热学≠传温学,传热学≠传熵学。

热力学熵依附于物质而存在的,熵流和熵产是热力学的概念。

只有重新认识热力学熵的物理属性,构建传熵学+传温学,即新传热学,才是回答狭义和广义“热力学熵传递”问题的唯一道路。

参考文献

[1] 朱明善,刘颖,林兆庄,彭晓峰编著,史琳,吴晓敏,段远源改编,工程热力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2] J.-T. Hsiang, C. H. Chou, Y. Subası, and B. L. Hu, Quantum thermodynamics from the nonequilibrium dynamics of open systems: Energy, heat capacity, and the third law, Phys. Rev. E 97, 012135 (2018) - Published 23 January 2018

[3] 刘玉鑫编著,热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https://m.sciencenet.cn/blog-2071524-1369326.html

上一篇:《工程热力学》教学心得2022-28
下一篇:《工程热力学》教学心得2022-30

6 郑永军 孙颉 杨正瓴 谢钢 宁利中 伍赛特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11: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