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文化足迹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vnaiji 邮箱:naijilv@gmail.com

博文

大陆与香港的边界——写在深圳特区30年庆典之际

已有 5991 次阅读 2010-10-15 18:25 |个人分类:社会评论|系统分类:人文社科|关键词:学者| 香港, 边界, 深圳, 大陆

 吕乃基

“写在深圳特区30年庆典之际”,现在上载显然迟了。但博主写就确在当时,只是放在一边忘了;现在想起,再拿出来。想来作为博客,并无大碍。

 

博主说起,还要继续写所钟爱的“底”系列,但会相对宽松、自由,并尽量结合实际。因此也未必冠以一个总题目,以及连续编号,但会在关键词中都加上“底”。

 

香港回归已十年有余。

据说曾有记者问起,50年不变,50年后呢?邓小平以其睿智当即答道,那就更不会变了(大意)。

 

“不会变”,或有三种可能。其一,香港变成与大陆一样;其二,大陆变得如同香港;其三,互相变而趋同。最大可能是第三种,当然大陆和香港各自变的幅度、权重会有区别。不论那种情况,所谓“不会变”,在热力学上就是两个系统的区别消失,彼此间的界面消失。

 

看看十余年来香港与大陆界面的变化是饶有兴味的。界面,绝非仅仅是罗湖,当然,地理界面也会发生变化,如特区的某种扩大等。界面,存在于经济、制度,以及文化层面,乃至存在于人们的心中。

对此加以全面梳理,无论是资料的收集,还是理论的把握,对于博主的一己之力,显然绝无可能。仅举较近,可能也较为熟悉的两例。

 

其一,香港旅游界的事情。低团费之事屡有发生,与大陆的地王屡创新高相反,团费屡创新低,取旅游而代之是购物,最后是辱骂。试问:这样的低团费、购物,乃至辱骂,当香港导游接待西方旅游团(我不知西方人去香港旅游是习惯组团还是个人自主游)时,是否也会发生?也就是说,此类事情特定的发生在大陆与香港的“界面”上。面对原本规范、重视旅游本身质量和价值,以及知道经由法律程序维护自身权益的西方旅游者,香港的导游自会遵守行规,兢兢业业,完成自己的职守。然而,面对习惯于“变通”,把钱放在首位,以及较少维权意识,也不知如何维权的大陆游客,香港旅游业,虽经现代法治社会的多年熏陶,不过向大陆开放十余年,个别从业人员就被拖下水。这或许是香港与大陆“接轨”之一例:变得与大陆一样。令人欣慰的是,香港已经由正规途径致歉,并将这位导游除名。看来,与大陆接轨,香港还得苦练内功,坚守底线。或者说,正是在与大陆的“零距离”接触中,香港在相反的意义上担当了“霓虹灯下的新哨兵”。

 

其二,大陆的一些富人或“有识之士”,纷纷或远渡重洋赴美,或去罗湖对面的香港生子。如果大陆上的下一代,不仅是官二代,富二代,不再是贫二代,而都成了“香二代”时,边界也就随之消弭。看来,这样的“暗渡陈仓”,似乎是大陆与香港接轨。只是,这样的接轨,究竟是在经济、制度,还是在文化层面?

 

深圳特区已是30年华诞。当初在深圳设特区,一大理由便是毗邻香港,或许主要是基于经济的考量。国人期待,后30年,深圳依然领改革之先。重担在身,重任在肩,更需“杀出一条血路”。这次主要是政治,挑战的是这些年来所形成的既得利益集团。然而目标是清楚的:凭借与香港“零距离”的优势,寄希望于霓虹灯下的新哨兵,以磨去林林总总的“特色”,接受人类共同的底线

 

 

https://m.sciencenet.cn/blog-210844-373649.html

上一篇:2010诺贝尔生理学奖vs伦理学
下一篇:技术对知识的影响(2):技术传播知识

5 张天翼 侯成亚 程木 刘晓瑭 侯振宇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2 08: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