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这一张旧船票

已有 1626 次阅读 2019-1-31 23:49 |个人分类:思考中医|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学者| 传统医学, 现代医学, 交汇时代

37年前想写一部中国医学思想史,基本上是一个荒唐的梦。那时候,我正读侯外庐的《中国思想通史》(五卷本)和余云岫的《医学革命论》(三卷),于是就有了这个浅薄的想法。因为在1982年第1期的《中华医史杂志》,我发表的第一篇中医文章是《要注重中医发展的规律性研究》,考研究生的愿望也是医学史。不过没有考上,最后选了个《温病学》,解决了两地分居问题。研究生第一年,又梦想过一次,不过很快进入专业学习和做课题,也就过去了。

退休后,一直想再写一本反省中医的书,陆陆续续发了一些博文,书的题目始终没有选定。最近读到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史文献研究所名誉所长李经纬研究员的《中医学思想史》,仿佛让人又旧梦重温。因为李经纬老师正是我当年报考的导师,还跟他通过信。据他介绍,这本书写的相当艰辛。从1996年元月接受主编的任务,到2006年4月1日由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历经10年的艰苦努力,数易其稿(其中撰写提纲的过程就经过了整整2年,可见其艰辛),但仍然感觉“远未达成理论上所提出的要求”。

我想,也许他们有多重困难。首先是中医学的定义,必须依据《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中医学》,即中医传统医学的重要部分为中医学,是通过长期的医疗实践,并在中国古代文化——天时、地理、物候以及阴阳五行等自然科学与哲学的理论基础上逐渐形成和发展的一门科学。”那个时候,正是他们单位申请改名之前(中国中医科学院始建于1955年,前身为原卫生部中医研究院,1971年与北京中医学院合并,更名为中国中医研究院,2005年12月举行五十周年院庆时,更名为中国中医科学院),把中医学当一门科学是毋容置疑的事情。而且,他们接受的任务是在中国科学院院长牵头的丛书——《学科思想史文库》之一。也许,难度正在这里,作为一门科学的中医,撰写它的思想史,困难是可想而知的。

事实上,诞生于轴心时代的与自然哲学融为一体的“中医学”并非是一门科学,因为它在科学诞生之前就已经成熟。爱因斯坦早在回复“中国无科学问题”讨论会意见时就说过:“西方科学的发展是以两个伟大的成就为基础,那就是:希腊哲学家发明形式逻辑体系(在欧几里得几何学中)以及通过系统的实验发现有可能找出因果关系(在文艺复兴时期)。在我看来,中国的贤哲没有走上这两步,那是不用惊奇的,若是这些发现在中国全都做出来了倒是令人惊奇的。”上海社会科学院终身研究员的周昌忠先生认为,先秦“名辩学”是先秦诸子中独具科学气质的文脉,它初步建立起了一种知性层面上的语言分析哲学和逻辑学框架。中医学体系构建时期恰逢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名辩学”被扔进了历史的角落而没有机会发展成一种促进科学诞生的逻辑学体系。《黄帝内经》明显打上董仲舒《春秋繁露》的烙印,中医学和农学、天文学、物候学等等一起,严重缺乏逻辑学规范。至今,我们仍然为其客观化、规范化等绞尽脑汁而难以突围,难道还有缺乏客观化和规范化的科学体系吗?

当代中医问题争议很大,截然相反的观点针锋相对。也许正是这一背景,重新梳理这个学科的思想史十分必要。不过,我的视角与李经纬老师有所不同。从轴心时代的多元医学说起,到走向实证研究的现代医学,再到两种医学在新世纪的交汇。题目是《范式冲撞——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的分野与交汇》,分为上篇“轴心时代”、中篇“走向实证”和下篇“交汇世纪”。这算不上一部《医学思想史》(网上检索没有看到这样的著作),但能否作为一种《医学思想史纲要》之类的东西呢?

个人觉得,医学是随着人类痛苦的最初表达和减轻这种痛苦的最初愿望而诞生的:最早是本能医学,随后是经验医学,再后是临床医学。但是,医学不仅仅是技术,还需要解释:最早是巫医学,随后是自然哲学,再后是基础医学。因此,医学始终包括两大部分,即医疗实践活动(无论是低级、简单的,还是高级、复杂的)和医药卫生知识(无论是系统、正确的,还是零碎、不太正确的,甚至荒谬的)。可以说,巫是最早的知识分子,他们第一次将医学本能和原始宗教相结合,创造了巫术医学。随后“巫医分家”,医学经验与自然哲学相结合,产生了我们今天仍然存在的五花八门的传统医学。再后,形式逻辑与实证研究结合,解除了经验医学与自然哲学的“拉郎配”婚姻,建立起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水乳交融现代医学体系。

现代医学是与现代科学相伴随而诞生的,医药化学学派也是现代化学的助推器。为什么现代科学诞生在欧洲,取决于轴心时代的三大逻辑学源流——我国的名辩学、印度的因明学和古希腊的逻辑学——的不同命运。即使在中世纪,大学的诞生与逻辑学的成长并行不韪,文艺复兴之后实证之风逐渐浓厚。逻辑学规则与实证研究,成就了科学也成就了医学。从此,经验事实与自然哲学逐渐分离,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研究相辅相成,启动了医学科技突飞猛进的加速度机制。但是,科学范式因为过于严苛的奥卡姆剃刀,剪出了传统医学的诸多疗法,并不能充分满足人类的医疗保健愿望。日本汉方医的退出与重返江湖,说明两种医学在新的世纪必须重新握手,面对远未被征服的多种疾病以及续继产生的医源性疾病等等。

有了这个想法,随即得到诸位同学和亲朋的极大鼓励,甚至有不完成无颜见江东父老的感觉。大纲将陆续拟出,期盼合作者。



https://m.sciencenet.cn/blog-279293-1160178.html

上一篇:“感悟中医”备忘录(三十六)
下一篇:[转载]朱建平:西方逻辑史研究始于19世纪

1 郑永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07: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