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中西医结合感染病学导论(大纲)

已有 2023 次阅读 2020-3-8 08:59 |个人分类:思考中医|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学者| 中西医结合, 感染病学导论, 大纲

第一节  寒温之争与感染性疾病

一、伴随着医学起飞的感染病学进步

二、寒温之争由来

三、近代呼唤“寒温合一”

四、新时期的中西医结合感染病学

第二节  外感病辨证与疾病分期

第三节  症候群划分与病原学分类

第四节  脏腑辨证与系统定位

第五节  病因辨证与病理生理学状态

第六节  发热性疾病的鉴别诊断与分期诊疗

第七节  三阳经病变、风温与呼吸道疾病

第八节  湿温、太阴病与消化道疾病

第九节  营血分辨证与凝血功能障碍

第十节  痉病、逆传心包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第十一节  心悸怔忡心血管系统感染

第十二节  黄疸与肝胆胰感染

第十三节  出疹性疾病的辨证论治

第十四节  下焦病与泌尿生殖系统感染

第十五节  少阴、厥阴病与感染性休克、脓毒血症

第十六节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多器官功能衰竭的辨证论治

第十七节  虚实辨证与免疫、体质学说

第十八节  经方的复方药理学解析

附参考样书:王宇明主编. 感染病学(十一五规划,供8年制及7年制临床医学等专业用)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8月第2版

内容简介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学校教材:感染病学(第2版)(附光盘)》一篇为总论首先分析了感染病的历史、现状和展望,继而对感染病的病原学基础、宿主应答、病理生理学基础、流行病学、诊断、治疗和预防进行阐述。第二篇为系统感染,首先对感染病常见临床症候/症候群的诊断和处理进行总体的概述,然后系统地讲述茵血症与脓毒症、发热性感染病及不明原因发热、发疹性感染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胃肠道感染和食物中毒、呼吸道感染、肝胆胰感染、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心血管系统感染、骨和关节感染。第三篇为病原体和感染病,首先分析病原体分类和感染病的关系,继而对朊粒感染、病毒感染、立克次体感染、细菌感染、真菌感染、螺旋体感染、原虫感染等所致疾病进行代表性阐述,最后总体介绍抗病原体化学疗法。第四篇为重要新发感染病,内容包括新发感染病概述、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流行性感冒、霍乱、结核病和其他分枝杆菌病等。第五篇为其他感染及感染相关疾患,主要内容为输入和旅游相关感染、人兽共患感染、免疫缺陷病人的感染、医院感染、先天性和围生期及儿童感染、感染相关疾患。

目录

第一篇 总论

第一节 感染病的历史、现状和展望

第二节 感染病的病原学基础

第三节 感染病的宿主应答

第四节 感染病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第五节 感染病的流行病学

第六节 感染病的诊断

第七节 感染病的治疗

第八节 感染病的预防

第二篇 系统感染

第一节 感染病常见临床症候/症候群的诊断和处理

第二节 菌血症与脓毒症

第三节 发热性感染病与不明原因发热

第四节 发疹性感染病

第五节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第六节 胃肠道感染和食物中毒

第七节 呼吸道感染

第八节 肝胆胰感染

第九节 泌尿生殖系统感染

第十节 心血管系统感染

第十一节 骨和关节感染

第三篇 病原体和感染病

第一节 病原体分类和感染病

第二节 朊粒感染

第三节 病毒感染

第四节 立克次体感染

第五节 细菌感染

第六节 真菌感染

第七节 螺旋体感染

第八节 原虫感染

第九节 抗病原体化学疗法

第四篇 重要新发感染病

第一节 新发感染病概述

第二节 病毒性肝炎

第三节 艾滋病

第四节 肾综合征出血热

第五节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第六节 流行性感冒

第七节 霍乱

第八节 结核病和其他分枝杆菌病

第九节 日本血吸虫病

第五篇 其他感染及其疾患

第一节 输入和旅行相关感染

第二节 人畜共患感染

第三节 免疫缺陷患者的感染

第四节 医院感染

第五节 先天性、围生期及儿童感染

第六节 感染相关疾患

中英文对照索引

精彩书摘

(三)免疫反应性组织损害
  机体的免疫反应是排除异物的重要自身防御功能,但在一定条件下也是引起疾病发生的一种病理机制。由免疫效应引起的病理改变称为免疫损伤,而以免疫损伤为主要表现的免疫应答形式称为变态反应(allergy)。变态反应又称超敏反应(hypersensitivity),是指机体对某些抗原初次应答后,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发生的一种以机体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为主的特异性免疫应答。在感染病中,是机体对微生物感染产生超强的免疫应答而致组织损伤的病理过程。
  1.变态反应 变态反应的发生需要具备两个主要条件:一是容易发生变态反应的特异性体质,这是由先天遗传决定的,并可传给下代,其几率遵循遗传法则;二是与抗原的接触,有特应性体质的人与抗原首次接触时即可被致敏,但不产生临床反应,被致敏的机体再次接触同一抗原时,就可发生反应,其时间不定。根据反应发生的速度、发病机制和临床特征,超敏反应分为Ⅰ、Ⅱ、Ⅲ、Ⅳ型,Ⅰ~Ⅲ型由抗体介导,属体液免疫反应范畴,Ⅳ型则由T细胞介导,属细胞免疫反应范畴。由变态反应所引起的疾病称为变态反应性疾病。
  (1)Ⅰ型变态反应:又称过敏反应,过敏原进入机体后,诱导B细胞产生IgE抗体。IgE与靶细胞有高度的亲和力,牢固地吸附在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表面。当相同的抗原再次进入致敏的机体,与IgE抗体结合,就会引发细胞膜的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启动两个平行发生的过程:脱颗粒与合成新的介质。肥大细胞与嗜碱性粒细胞产生脱颗粒变化,从颗粒中释放出许多活性介质,如组胺、蛋白水解酶、肝素、趋化因子等;同时细胞膜磷脂降解,释放出花生四烯酸。后者以两条途径代谢,分别合成前列腺素、血栓素A2、白细胞三烯(LTs)及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各种介质随血流散布至全身,作用于皮肤、黏膜、呼吸道等效应器官,引起小血管及毛细血管扩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平滑肌收缩,腺体分泌增加,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浸润,可引起皮肤黏膜过敏症(荨麻疹、湿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呼吸道过敏反应(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喉头水肿),消化道过敏症(食物过敏性胃肠炎),全身过敏症(过敏性休克)。因自肥大细胞激活到过敏介质诱导产生临床表现的时间极短暂,故也称为“速发型”超敏反应。
  (2)Ⅱ型变态反应:为抗体介导的细胞毒反应,是抗体识别细胞膜表面抗原或者与细胞膜密切结合的抗原成分后,通过经典的补体激活途径,形成攻膜复合体直接裂解靶细胞,或借助ADCC杀伤靶细胞,也可通过抗体的调理作用,使靶细胞被吞噬细胞所清除。
  ……

前言/序言

五年来,在大家的热情呵护下,我们共同见证了八年制临床医学教材——这个新生命的诞生与茁壮成长。如今,第二版教材与大家见面,怀纳第一版之精华而不张扬,吞吐众学者之智慧而不狂放,正如医学精英人才所应具备的气质与神韵。在继承中发展,新生才能越发耀眼;切时代之脉搏,思维才能永领潮头。第二版教材已然跨入新的成长阶段,心中唯觉欣喜和慰藉。

  回想第一版教材面世之后.得到了各方众多好评,这充分说明了:这套教材将生命科学信息化、网络化以及学科高度交叉、渗透的特点融于一身,同时切合了环境-社会-心理-工程-生物医学模式的转变,诠释了以人为本、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另外,编委构成的权威性和代表性、内容选择、编排体系、印刷装帧质量等,令广大师生耳目一新,爱不释卷。诚然,第一版教材也并非十全十美,比如有的学科仍以介绍知识为主,启发性不强,对学生难以起到点石成金、拋砖引玉的作用,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有的学科、章节之间有重复现象,略显冗余,不够干练。另外,随着学科的进展,部分疾病的临床分类、治疗等内容已略显滞后,亟待最新的研究成果加入其中,充实完善。



https://m.sciencenet.cn/blog-279293-1222341.html

上一篇:[转载]谭行华:肺炎一号的组方理念和临床应用
下一篇:飞腾吧,可爱的中医

2 郑永军 农绍庄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21: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