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转载]先秦两汉简帛医书对养生身体的论述

已有 1725 次阅读 2021-11-20 19:11 |个人分类:思考中医|系统分类:论文交流|文章来源:转载

资料来源:熊益亮,赵希睿,王群,等.先秦两汉简帛医书对养生身体的论述[J].中医药导报,2018,24(9):8-11.

[摘要] 养生是中医学最鲜明的特色之一,早在先秦两汉简帛医书中就有大量的论述。通过对先秦两汉简帛医书中关于养生论述的总结,指出当时医家认为养生身体的表现主要有发黑肤泽、耳目聪明、身轻善行、性功能正常、力强寿长、气充精足等6个方面。

中国自古就重视身体的养护,上至帝王,下至百姓都渴望能够长命百岁。《素问·上古天真论》言:“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1],由此可见,我国很早就开始关注养生的问题。养生即身体的养护,指人体的长生之道。从简帛医书对身体的论述可见,当时的医学不仅关注身体的疾病问题,对于身体的养护具有深刻的认识,尤其是对于养生问题极为重视。本文主要以湖北荆州周家台秦简医书《病方》《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医书》、湖北江陵张家山汉代医简《脉书》《引书》、安徽阜阳双古堆汉简《万物》、甘肃《武威汉代医简》等为研究材料,系统梳理其中关于养生身体的论述,总结养生身体应当具备的身体特征。

1 发黑肤泽

头发乌黑、面肤光泽是健康身体的标志,“发为血之余”,《素问》认为发与肾的关系密切,发为肾之外候,头发能反映肾精的盛衰,而面色则与心相关联,肌肤则主要有肺、脾相关联。据马继兴考证,《养生方》记载二方治疗白发分别是:(1)二十一黑发,黑发益气:取□行,……八月为药;(2)二十二为醴,为醴:用石膏一斤少半,藁本,牛膝□二斗,上□其汁,淳□[2]。阜阳汉简《万物》:“□令白发复黑之”[3],虽然具体药名无考,但可见《万物》也记载了治疗白发的药物。另周家台秦简《病方》记载有生发的方子,曰:“取新乳狗子,尽煮之。即沐,取一匕以殽沐,长发。”[3]

关于面泽,《养生方》:“十八除中益气,一曰:取细辛、干姜、菌桂、乌喙,凡四物,各冶之。细辛四,干姜、菌桂、乌喙各二,并之三指撮,以为后饭。益气,又令人面泽”[2],以细辛、干姜、菌桂、乌喙四药合用,具廖云. 秦汉简帛中所见疾病的预防与治疗研究有补益气力的功效,能令人面色光泽。关于肤泽,《十问》:“君必食阴以为常,助以柏实盛良,饮走兽泉英可以却老复壮,曼泽有光。”[2]曼泽,指肌肉润泽,《楚辞·大招》:“曼泽怡面,血气盛只。”[4]王逸注:“肌肤曼緻,面貌怡泽,血气充盛,身体强壮也。”[4]此外,《养生方》中亦有方子能令人肤色亮丽,“麦卵:有恒以旦毁鸡卵入酒中,前饮。明饮二,明饮三。又更饮一,明饮二,明饮三,如此尽四十二卵,令人强益色美”[2]。

2 耳目聪明

听觉和视觉是生命最重要的感知,人需要靠眼睛去看,从而认识世界,靠听觉去听,分辨声音和语言。“耳目聪明”作为健康身体的标志,在简帛医书中有较多的论述,在《十问》黄帝与曹熬的对话中,曹熬说:“接阴之道,必心塞保,形气相保。故曰:一至勿泻,耳目聪明。二至勿泻,音气高扬……”[2]此与《合阴阳》:“十动:始十,次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十、百,出入而毋泻。一动毋泻,耳目聪明。再而音声彰……”[2],《天下至道谈》:“一动,耳目聪明。再动,声音彰。三动,皮革光……”[2],所论相合。

在《十问》黄帝与容成的对话中,容成说:“昼息之治,呼吸必微,耳目聪明,阴阴喜气,中不溃腐,故身无疴……酒食五味,以志治气,目明耳聪,皮革有光,百脉充盈,阴乃□生,由是则可以久立,可以远行,故能寿长。”[2]此二言均把耳目聪明作为健康身体的标志之一。

在《阴阳十一脉灸经》耳脉的描述中,“目痛耳聋”是耳脉之病的主要症状,曰:“是动则病:耳聋浑浑焞焞,嗌肿,是耳脉主治。其所产病:目外眦痛,颊痛,耳聋,为三病。”[2]而在《养生方》中则记述了一种酿药酒方可令人目明耳聪,《养生方》“二十五醪利中,一曰:为醪,细斩漆、节各一斗,以水五□□□□浚,以汁煮紫葳□又)浚。□曲、麦曲各一斗□□□,卒其时,即浚。□□□黍、稻□□水各一斗。并,沃以曲汁,滫之如恒饮。取乌喙三颗,干姜五,焦牡□,凡三物,口父□□投之。先置□罂中,即酿黍其上,□汁均沃之,又以美酒十斗沃之,勿挠。□□□塗之。十一□熟矣,即发,勿酾,稍□□清汁尽,又以□□酒沃,如此三。而□□,以晡时饮一杯。已饮,身体痒者,摩之。服之百日,令目明,耳聪,末皆强,□□病及偏枯。”[2]《胎产书》:“四月而水授之,乃始成血。其食稻、麦、鱓鱼、□□,以清血而明目”[2],讲述了孕妇怀胎四月食用稻、麦、鱓鱼具有清血、明目的功效。

上述分别从养生或服食可使人耳目聪明以及耳脉为病则导致目痛耳聋两个方面说明了耳目聪明是健康身体的重要标志。

3 身轻善行

身轻是指人体自觉身体轻便舒快,而非体重轻的意思,与病者自觉沉重滞涩相对。善行是指人体腿脚便利,古人有“脚力”一词来说明人体是否强健,这是因为古代交通不便,所以善行也是健康身体的重要指标。《养生方》中载有二方具有“轻身益力”之功效,其一方文缺,一方曰“欲轻身者,取人所□并□,以为后饭,春秋?之各四斗与□□□养□”[2]。虽此二方中的具体药物因缺文无考,但仍可说明“轻身”作为健康身体的标志,为养生所关注。另《养生方》残片中亦有“轻身”[3]一词。阜阳汉简《万物》曰:“轻体以越山之云也。”[3]在养生法方面,《天下至道谈》亦有“轻体”的论述,曰:“令之复壮有道,去七损以振其病,用八益以贰其气,是故老者复壮,壮者不衰,君子居处安乐,饮食恣欲,皮腠曼密,气血充赢,身体轻利”[2],又曰:“故善用八益,去七损,耳目聪明,身体轻利,阴气益强,延年益寿,居处乐长”[2],此二处亦把“身轻”作为健康身体的标志。

在善行方面,《养生方》中有走方,即令人健步之方,共有9个,还有急行方,即使人快步之方,共有2个。走第一方曰:“蜚蠊、防葵、石韦、桔梗、紫葳各一小束,乌喙三颗,□大□□□箁五寸,白螣蛇若苍梗蛇长三四寸,若□各冶,并以蜜若枣脂丸,大如羊矢。

五十里一食。阴菌出雒□七百。”[2]马继兴译为:“健步方:取蜚蠊、防葵、石韦、桔梗、紫葳各一小把,乌喙3个(此处断续缺12字的药名及其用量,其中当包括下面的阴菌一药),竹皮五寸,长三四寸的白螣蛇或苍梗蛇一条,或(此处缺8字),以上各药分别研末,混合后以蜂蜜或枣脂和丸,每丸大如羊矢。步行时每走五十里吃一丸。阴菌的产地在雒水的地方(下略)”[2],并指出“此方有活血解郁,补益阳气,清内热,利水道等作用”[2]。疾行二方则为巫术方具有迷信色彩,如其一方曰“取牛车枲具车带之,欲疾,一约之”[2]。另阜阳汉简《万物》有“蜘蛛令人疾行也”[3]“服乌喙百日令人善趋也”[3]“牛胆晢目可以登高也”[3]的记载。

上述主要从养生的角度举例了“身轻善行”是人们养生之后身体健康的重要指标,说明“身轻善行”是身体精力旺盛的一种表现。

4 性功能正常

简帛医书中有不少关于房中的文献,《合阴阳》《天下至道谈》为房中专书。《汉书·艺文志》曰:“房中者,情性之极,至道之际,是以圣王制外乐以禁内情,而为之书文”[5]。由此可见,当时社会对房中的重视,这当与人口发展,人们追求长生之法有关。虽然《合阴阳》《天下至道谈》中所论并不一定都符合现代科学,但是可以看出人们对房事养生的关注。《合阴阳》:“昏者,男之精将。早者,女之精积。吾精以养女精,前脉皆动,皮肤气血皆作,故能发闭通塞,中府受输而盈”[2],指出在男女精气充沛的基础上房事养生可令人体内的闭塞开通,脏腑功能充实。另《养生方》中“老不起方”2种、“不起方”1种、“麦卵方”5种、“益甘方”4种、“用少方”2种,《杂疗方》中“内加方”5种、“约方”5种等都是促进人体性功能的方子,如“益甘方”具有增强女子新陈代谢,促进阴道分泌阴液之功效,一方曰:“□茯苓去滓,以汁肥豯以食女子,令益甘中美。取牛角思燔冶之,□干姜,菌桂皆并□□□囊盛之,以醯渍之,入中”[2];“用少方”用于治疗男子精液稀少,一方曰:“男子用少而清雄二之血和丸,大如酸枣,以为后饭,冶一即□”[2]。故性功能正常亦为健康身体之重要标志。

5 力强寿长

中国古代作为农耕之国,生产、生活主要以人力为主,而力量作为身体强壮的象征,得到了早期医家的关注。在《养生方》中就有“治力方”“益力方”“轻身益力方”“折角方”等使人力强的方子,如折角方曰:“燔螑,冶。裹其灰以□牛,可以翕□折角,益力”[2]。阜阳汉简《万物》有“与菟丝也。使人倍力者以羊与龟”[3]的记载。在《引书》中则有大量关于“力”的论述,这是因为导引的动作需要“力”来完成,“力”在导引中具有重要作用。所以说,力强亦是健康身体的标志之一。

身体健康者多长寿也,因此寿长也是健康身体的标志,这也是“养生”之所求也。《十问》王期与秦昭王的对话中,秦昭王问:“寡人闻客食阴以为动强,吸气以为精明。寡人何处而寿可长?”[2]王期以服气、服食、房中养生进行回答,最后说:“神和内得,魂魄皇皇,五脏固博,玉色重光,寿参日月,为天地英”[2],也就是通过养生可使人延年益寿。《引书》载:“春日,早起之后,弃水,澡漱,洒齿,呴,被发,游堂下,逆露之清,受天之精,饮水一杯,所以益寿也”[3],亦是对养生益寿的论述。《养生方》有“益寿方”3种,其一曰:“冶云母、消松脂,等,并以麦□丸之,勿□手,令大如酸枣,□吞一丸。日益一丸,至十日。日后日捐一丸,至十日,日□益捐□□□□□,令人寿,不老”[2],方中云母、松脂均为古代服食常见的药物。

6 气充精足

中医理论认为气是构成人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人体脏腑、诸窍、精、气、血等都是由气聚而成的有形之质[6]。“气”在《黄帝内经》中得到了充分的论述,成为后世中医学“气论”的理论之源。

在简帛医书中也有很多“气”的描述,如有食气、导气、益气、治气之说,均说明了健康身体必须气盛。关于食气,《却谷食气》曰:“食气者为呴吹,则以始于卧与始兴”[2],即通过吹呴呼吸,进行吐故纳新,其时可选在睡觉前或者起床后。关于导气,《引书》曰:“是以必治八经之引,吹呴呼吸天地之精气。伸腹折腰,力伸手足,軵踵曲指,去起宽亶,偃治巨引,以与相求也,故能毋病”[3],通过呼吸之法,将天地精气导入身体,进行导气修炼,就不会生病了。关于益气,《养生方》中有“除中益气方”17种,一方曰:“春秋时取菀,阴干,冶之。取冬葵种,冶,并之。三指撮□益中”[2],本方以紫菀、冬葵子入药,具有补中益气之功效。关于治气,《十问》黄帝与容成问答中,容成曰:“善治气者,使宿气夜散,新气朝最,以彻九窍,而实六府”[2],善于治气者,可使陈旧之气于夜间排出体外,将新鲜之气于晨时吸入体内,从而将新气贯彻九窍,充实六府。另《天下至道谈》曰:“八益:一曰治气。二曰致沫。三曰知时。四曰畜气。五曰和沫。六曰积气。七曰待赢。八曰定倾”[2]。

精是维系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的精微物质[6]。精与气之间关系密切,《十问》黄帝与容成问答中,容成曰:“故善治气抟精者,以无征为积,精神泉溢,吸甘露以为积,饮瑶泉灵尊以为经,去恶好俗,神乃流形。吸气之道,必致之末,精生而不缺,上下皆精,寒温安生?息必深而久,新气易守,宿气为老。新气为寿……朝息之志,其出也务合于天,其入也揆彼润满,如藏于渊,则陈气日尽,而新气日盈,则形有云光。以精为充,故能久长”[2],此文论述了练气聚精的方法与效果,最后明确“以精为充,故能久长”,说明健康身体要让精充全身,才能长寿。容成又曰:“治气之精,出死入生,欢欣美谷,以此充形,此谓抟精。治气有经,务在积精,精盈必泻,精出必补。补泻之时,于卧为之”[2],此文指出练气之精要在于吐故纳新,情绪欢乐,食用美谷,如此才能使身体充实,也就是所谓了聚精,同时还提出“精满必泻,精泻必补”的观点,说明精足是健康身体的保证。另在《十问》黄帝与曹熬的对话中,曹熬曰:“□□□□□取其精,待彼合气,而微动其形。能动其形,以致五声,乃入其精。虚者可使充盈,壮者可使久荣,老者可使长生”[2]。

参考文献(略)



https://m.sciencenet.cn/blog-279293-1313255.html

上一篇:[转载]廖云: 秦汉简帛中所见疾病的预防与治疗研究
下一篇:[转载]张伯礼:引领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7 02: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