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转载]脾脏象发生考

已有 1532 次阅读 2022-6-15 21:43 |个人分类:医学史话|系统分类:论文交流|文章来源:转载

佳琳,王彩霞. 脾脏象发生考. 辽宁中医杂志,2016,43(12):2518-2519

脾脏象理论体系的发生是一个不断完善的漫长过程,其在古人的朴素认知中产生,又通过与中国古代哲学融合,在取象比类中得到了发展,再经由长久的临床应用,其生理功能得到了完善,考究结果笔者在此阐述如下。

1 脾脏象之发生

1.1 肉眼观察以认知脾脏象

在说其生理功能发生之前,不得不提到当时中国古人认识脾的途径,《素问·太阴阳明论》曰:“脾与胃以膜相连”,可以看出,古人在认识脏腑之时是以肉眼的直接观察作为基点,然而当时物质条件有限,这种观察相对粗糙,因此没有得到较为深入的发展。与此同时,中国古代哲学对其发展提供了较好的契机,《易经·系辞》[1]云:“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狭义上可以理解为道、象、器三者不分家,广义可以理解为物质和功能相互滋生,相互发展,不可分割,古人在当时即通过借鉴哲学思维,把功能和物质相互联系,并且成功地推演到对人体生命活动的运用中来,为中医学奠定了敦实的理论基础,即是“脏象”。

1. 2 临床表现以衍生脾脏象

所谓“脏象”,王冰在《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脏象论篇》中提到:“象谓所见于外,可阅者也”;张景岳在《类经·脏象》[2]中也指出:“象,形象也,藏居于内,形见于外,故曰脏象。”自此,所谓“脏象”即是说明通过对外部特征的观察,来探求规律,得到理论的过程。元代朱丹溪在《丹溪心法·能合脉色可以万全》[3] 中有云:“有诸内者,必形诸外。”又有:“欲知其内者,当以观乎外;诊于外者,斯以知其内。”即是“由表知里”与“司外揣内”的诊断方法。在文中,主要的侧重点是临床表现和机体病变的统一性,强调体内与体外病理的关联性。而反推《黄帝内经》的生成年代,对于其生理的关联性,也是运用了此方法。

就脾而言,《内经》之中出现多次,如《素问·经脉别论篇》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素问·灵兰秘典论》云:“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都为其具体体现。

2 脾之归属详析

2.1 脾之阴阳归属

对于脾的阴阳归属,主要从三方面来探讨,分别为在五脏六腑中的阴阳归属,在五脏中的阴阳归属和脾自身的阴阳。

2.1.1 脾在脏腑属阴源于古人对其生理特点与结构的认知 脏象之中的五脏六腑阴阳归属可以归纳为藏为阴、腑为阳,划分主要考虑生理功能以及结构。《素问·五脏六腑别论》云:“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泄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较为宏观地阐释出五脏与六腑之间的生理特点,也反映出两者的功能区别,其中脏主藏,后在《素问·调经论》有“脾藏肉”即是其功能的体现。而对于形态结构,在《中医基础理论》[4]中将其归纳为:“藏为较充实的实体脏器……腑为比较中空或者管腔性质脏器。”虽然此话古人并没有明确提出,并不能作为发生学的理论依据,但是却侧面体现了两者形态结构的独特性,笔者在此大胆猜想,古人认识脏腑的生理功能也许也是因于此两者的形态结构特点而出发的。

2.1.2 脾在五脏属阴根于古人对其五行及解剖位置的认知  针对于五脏的阴阳可分性,要从解剖位置方面入手来探寻,其中心、肺在上属阳,而肝、脾、肾位于下部,则属阴,其中《素问·金匮真言论》又云:“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明确提出脾位于腹部,腹部属于阴,而因此得出脾属阴。而对于“至”字,多年来有不同说法,如“极度”“到达”等,关于“到达”,五脏脾居于中,其他四脏气机都到达中土,由脾土之运化使其他四脏生理功能正常。关于“极度”,具体可以从五行归属以及生理功能详释:所谓五行归属,脾属土,按照内为阴,外为阳,土在五行居中,可以解释为阴中之至阴,又有《素问·生气通天论》提到:“阴者,藏精而起亟也。”而水谷精微为物质,和气相比属阴,脾主运化,亦为精微物质经脾之传化而运达周身滋养四肢百骸,从此角度亦可以说通。

2.1.3 脾阳源于气机推动、脾阴归根滋润濡养  由于阴阳具有无限可分性,因此即使为“阴中之至阴”之脾仍可以划分阴阳。从物质和功能来讲,其中脾阳偏于推动散布,《素问·经脉别论》有:“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其中东垣在《脾胃论·脾胃盛衰论》把此生理活动解释为:“饮食入胃,先行阳道,而阳气升浮也。浮者,阳气散满皮毛;升者,充塞头顶,则九窍通利也。”说明散布精微物质的活动有赖于脾之阳气的推动。而脾阴侧重于滋润濡养,《素问·厥论》有关于脾的论述提到:“阴气虚则……不营其四肢也。”强调了脾的濡润四肢的功能。

在治疗方面,脾为病也有自己独特的从阴与阳两方面论治的方法,其中《伤寒论》一脉喜用大小建中汤等方剂扶助脾阳,强调脾虚为虚寒;而后世明代缪希雍在《先醒斋医学广笔记·卷之三》[5]中提出:“世人徒知香燥温补为治脾虚之法,而不知甘寒滋润益阴之有益于脾也。”又从滋阴方向对脾虚进行治疗,由此可以看出,脾的阴阳划分不仅从功能中产生,也是治疗经验的一种沿革中总结出来。

2.2 祭祀之脾关乎“五德”,生理之脾根于“稼穑”在不同时期,五脏的五行归属大都不太稳定,多与当时期国运“五德始终”相关,一般为国旺一行,则让其为心之所属,其他依次排开[6],此归属大都用于祭祀等活动,在《吕氏春秋·十二祀》[7]的“祭先脾”的脾木归属等可以体现。而在长久的历史发展中,作为临床应用,则要从《黄帝内经》的五行配属算起,其理论依据可以追溯到《尚书·洪范》的“土爰稼穑”,其阐明了土具有生化、承载、受纳之作用,而其中的生化与脾的生理功能与其相类似,取象比类,则把脾归属于土行。而对于五行的生克制化理论,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就已经提出了较为完备的理论基础:“心生血,血生脾…脾生肉,肉生肺……”阐明了中医体系中的五行归属的发生不仅仅是考虑到了单个脏腑的生理特性,同时也顾全了脏腑相互的联系。

2.3 脾的八卦归属由阴阳五行叠加而来

脾的八卦归属在在《文子·九守》[8]与《淮南子·精神训》[9]之中均有提到,不过有所区别其一认为“肝为风,肾为雨,脾为雷”而另则右“脾为风,肾为雨,肝为雷”,把脾之归属分为“风”与“雷”,即“巽”与“震”。而追其归属的发生,则可以看出是通过阴阳、五行以及后天八卦叠加而来。如图1所示。

图 1 脾的五行八卦叠加图

由此得知,在《文子》与《淮南子》中,脾都被归于木,而近来临床并不常用,故不详述。

3 脾之功能考据

目前而言,脾的最主要生理功能为运化与统血,因此笔者从此两方面展开论述。

3.1 脾主运化之发生

3.1.1 脾主运归于五行属土  经过笔者考据分析,“脾主运”来源主要为五行之土,为土生养万物之衍生。《管子·四时之四十》云:“中央曰土,土德实辅四时入出。”其中土性敦实,中正无私,以辅助四季生长收藏。而《素问·玉机真藏论》有:“脾脉者、土也,孤脏以灌四旁者也。”脾纳水谷,化津液,灌溉心肝肺肾,辅助其正常生理功能的运行,可以看出脾“运”之功能为土性嫁接而来。

3.1.2 脾主化根于消化水谷  与脾主运相比,脾主化显得更加抽象,笔者在此从六腑入手反推其发生过程,通过解剖等观察,古人已经知道胃、大小肠等器官为消化食物之场所,《素问·灵兰秘典论》: “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小肠者,传道之官,化物出焉。”为证。而脾属于五脏,又居中,自此,笔者猜想,古人便把消化功能赋予脾气作用,即为“化”。此时,脾不为单个脏器,而是承载着整个消化系统的功能。

3.2 脾主统血源于中焦受气

与运化不同,“血”一字明显是通过解剖或者肉眼探知而得来的有形物质,对于血的阐释可以追溯到《灵枢·决气篇》:“何谓血? ……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意指脾胃中焦之脏腑在气的作用之下,通过获取水谷精微中的水液来化生为血。

针对于“脾主统血”,在早期虽并没有明确提出,但是已有医家从病变方面对其进行诠释。《千金翼方·崩中第一》云:“治妇女崩中下血,虚羸少力,调中补虚止血方。”强调利用调中补虚之法治疗崩漏下血,说明已经认识到了中虚(即脾虚)与出血之间的关系。后有元代危亦林在《世医得效方·卷第七》提出:“归脾汤治思虑伤脾,心多健忘,为脾不统摄心血,以致妄行,或吐血下血。……若冲任劳损,经海动伤,脾虚胃弱,不能约制其血,倏然暴下,故谓之崩中漏下。”指出脾不统摄心血,不能制约其血,而致出血,阐述了脾主统血的重要意义。

4 结语

脾脏象理论源远流长,是祖先留下的瑰宝,临床应用极其广泛,然追其根源,能够更完善的了解其理论,更加灵活的加以运用。

参考文献(略)



https://m.sciencenet.cn/blog-279293-1343139.html

上一篇:[转载]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肝癌MDT团队:规范、精准、理念三位一体,团队、技术、药物锦上添花
下一篇:以“脾”为例思考中医理论的未来走向(1)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6 18: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