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转载]新冠阴了为什么再出现发热咳嗽胸闷?

已有 1392 次阅读 2023-1-26 21:34 |个人分类:临床研习|系统分类:科普集锦|文章来源:转载

资料来源:读创深圳,2023/01/24 14:47;深圳商报记者 赵鸿飞 通讯员 深三院

曾经感染过新冠病毒的丽丽(化名)一直很纳闷,为什么新冠病毒感染转阴后,自己再次出现发热,咳嗽,胸闷,心悸,四肢肌痛,乏力等症状呢?结合丽丽的情况,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传染病学专家卢洪洲教授从新冠病毒发病机制特点等方面,进行了科学解析。

丽丽是一名年轻女性,她平时身体很健康,没有基础疾病。不久前,丽丽感染了新冠病毒。她出现了高热,体温最高达到40℃,乏力,新冠病毒抗原阳性。高热2天后,她自行服用“布洛芬”退热,体温下降至37.9℃,但仍有乏力的感觉,没有出现咳嗽胸闷。随后,她到当地一家中医院进行中药、针灸治疗。病程第6天,她的体温下降至正常,稍有乏力。随着病情逐渐恢复,她已经可以去正常上班了。然而,在病程第10天,丽丽突然出现发热,体温在37.2-38℃,咳嗽,咳脓痰,心悸胸闷,明显四肢酸痛。

在当地发热门诊检查,丽丽和医生都很疑惑,为什么检查无法检查出发热的原因,症状为什么没有改善呢?于是,当地的医生建议丽丽到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进一步诊治。随后,丽丽来到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看诊,检查了血沉87mm/h,C反应蛋白19.7mg/L,IL-6 36.8pg/ml,血铁蛋白202.5ng/ml,其余血尿常规、生化、抗核抗体谱均正常。胸部CT:肺部炎性症灶。(见下图)。


丽丽非常疑惑:为什么新冠病毒感染好了之后,再次出现发热,咳嗽,胸闷,心悸,四肢肌痛,乏力这么多症状呢?怎么办呢?

于是,她来到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疑难感染门诊找到卢洪洲教授。接诊后,卢洪洲教授询问了病史和看过检测结果,他指出:“这种情况首先了解COVID-19发病机制,再来看丽丽的症状就很清楚了”。

那么,COVID-19感染发病过程会经历哪些阶段?卢洪洲教授介绍,感染新冠病毒与其他感染具有一样的特点。也就是说,在感染新冠病毒之初,病毒量是很低的。它需要逐渐在体内繁殖,到了一定数量才会有症状,这就是传染病的潜伏期。症状发作前2天前,新冠病毒就具有传染性,这个时候新冠病毒检测可以转阳性,属于症状前期,此时无临床表现。这个阶段可以给患者进行抗病毒药物治疗。

临床症状第一阶段:症状发作后2-3天左右,新冠病毒载量增高,传染力最强,此时主要表现为病毒感染性疾病,可以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头疼,味觉或嗅觉散失,可能出现皮疹,神经系统或心血管系统功能紊乱。随后,新冠病毒量传染力逐渐下降,但新冠病毒量还保持高水平,此时炎症因子水平逐渐升高。主要治疗方法是通过提高患者免疫力,降低免疫抑制状态。

临床症状第二阶段:症状发作后5-10天左右,随着新冠病毒量水平逐渐下降,炎性因子水平逐渐升高,此时传染性很低,新冠病毒量水平高于炎性因子水平。临床表现主要为气短,缺氧表现。这阶段根据病情考虑是否加抗血凝药物和抑制过激免疫反应。

临床症状第三阶段:症状发作后10-22天左右,当炎性因子水平高过新冠病毒量水平,这个时候容易出现症状严重,出现各个重要脏器功能衰竭,如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休克,心功能衰竭,凝血异常。该阶段主要处理为降低自身免疫炎性反应和抗凝药物使用。

也就是说,经历了临床症状前期,临床症状第一、二、三阶段,大概15天到20天左右的时间,新冠病毒感染才慢慢恢复。

2.jpg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发病机制模型

“回过头”再看丽丽的发病过程,她出现高热,乏力处于临床症状第一阶段;然后进入临床症状第二阶段,炎性因子水平还没有完全升高,所以没有发热症状,有点乏力症状。最后进入临床症状第三阶段,炎性因子水平明显升高时,相关临床症状明显,再次出现发热,咳嗽,咳脓痰,胸闷,心悸表现。因此,卢洪洲教授根据新冠病毒发病机制特点,为丽丽开了小剂量强的松激素抑制炎性反应处理3天。服药后,丽丽的体温正常,少量咳嗽,症状明显好转。病程第20天,停服激素后第7天,她的胸闷、心悸、四肢肌痛均消失,体温正常,仅有少量咳嗽,咳少量白色粘液痰。

卢洪洲教授说,通过丽丽感染新冠病毒的病例,我们了解为什么新冠病毒转阴了还会出现症状加重情况。当充分了解新冠病毒发病过程,我们不会再害怕与恐惧,有充分的信心应对它,战胜它!



https://m.sciencenet.cn/blog-279293-1373572.html

上一篇:[转载]新冠康复后,为何会出现脑雾或认知障碍?
下一篇:维萨里之前的解剖学

4 崔锦华 农绍庄 周忠浩 张叔勇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14: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