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502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发生模式及相关因素分析

已有 3922 次阅读 2010-3-26 07:28 |个人分类:临床研习|系统分类:论文交流|关键词:学者| 乙型肝炎, 肝硬化, 发生模式, 相关因素, 转归

        病毒性肝炎患者有不同的转归,其中一部分将发展为肝炎后肝硬化。2002年全球的死亡率预测数据显示,92.9万人死于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所致的肝病,其中包括44.6万人死于肝硬化(HBV相关者23.5万,HCV相关者21.1万)[1]。了解肝硬化发生发展的临床危险因素对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了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发病模式及其主客观原因,现对我院2006年1月至2009年3月收治的502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502例患者均为在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确诊为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其中男性409例,占81.47%;女性93例,占18.53%。年龄最大者为87岁,最小者为16岁。其中有明显家族史者166例,占33.07%。所有患者诊断均符合2000年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会、肝病学分会联合修订的乙型肝炎肝硬化诊断标准[2]

1.2  研究方法  对近3年我院收治的502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年龄、性别、职业、家族史、发病时间(第一次发现肝硬化时间以及第一次就诊时间)、病毒复制状态(HBeAg阳性,HBeAg阴性、HBV DNA阳性,HBeAg阴性、HBV DNA阴性)、发生模式(包括隐匿型,反复活动型,肝衰竭型)、发生原因(包括随访不及时,未抗病毒或抗病毒不规范)、主客观原因分析(包括经济条件差,保健知识缺乏,重视不够)等进行收集统计,作回顾性分析。

1.3  统计学处理  全部资料量化后输入计算机,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 11.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

2 结  果

2.1  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年龄分布  见表1,51岁~60岁年龄阶段的乙型肝炎肝硬化的分布频率最高,共133例,占26.49%;41岁~50岁年龄阶段分布频率次之,共121例,占24.10%;30岁以下,以及70岁以上分布频率最低,分别占8.17%和4.98%。说明住院患者以40~60岁人群居多,病情进展快者可在十几岁形成,能够生存60岁以上者较少。

表1  502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年龄分布

年  龄

例  数

分布频率

16岁~30岁

41

8.17%

31岁~40岁

119

23.71%

41岁~50岁

121

24.1%

51岁~60岁

133

26.49%

61岁`70岁

63

12.54%

71岁~87岁

25

4.98%

2.2   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家族史与患者的性别、发病年龄的关系  见表2,有家族史的肝硬化患者发病年龄为36.59±12.10岁,与没有家族史的患者年龄(45.24±12.96岁)有明显差异(P<0.05),而性别、发病时间与有无家族史没有明显关系,二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502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家族史与发病年龄、性别的关系[n(%)]

家族史

例数

男性

女性

发病年龄(岁)

发生时间(月)

166(33.07%)

125(75.3%)

41(24.7%)

36.59±12.104

19.31±37.421

336(66.93%)

277(82.4%)

59(17.56%)

45.24±12.96*

23.22±34.93

与有家族史组比较,*P<0.05

2.3  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病毒复制状态  见表3,502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中,HBeAg阳性者124例,占24.70%;HBeAg阴性、HBV DNA阳性者87例,占17.33%;HBeAg阴性、HBV DNA阴性者291例,占57.97%。

表3  502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发生模式的分布情况

病毒复制状态

例  数

分布频率

HBeAg阳性

124

24.70%

HBeAg阴性、HBV DNA阳性

87

17.33%

HBeAg阴性、HBV DNA阴性

291

57.97%

2.4  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发生模式分析  见表4,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中隐匿型发病人数最多,共330例,占65.74%;反复活动型次之,共147例,占29.28%;肝衰竭型最低,共25例,占4.98%。

表4  502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发生模式的分布情况

发生模式

例  数

分布频率

隐匿型

330

65.74%

反复活动型

147

29.28%

肝衰竭型

25

4.98%

2.5  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发生原因调查  见表5,502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中,因随访不及时导致肝硬化的发病人数最高,共337例,占67.13%;未予以抗病毒治疗的次之,共92例,占18.33%;抗病毒不规范最低,共73例,占14.54%。

表5  502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发生原因调查

发生原因

例  数

分布频率

随访不及时

337

67.13%

未抗病毒治疗

92

18.33%

抗病毒不规范

73

14.54%

2.6  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主客观原因调查  见表6,502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主客观原因分析中,患者保健知识缺乏所占比例最高,共368例,占73.31%;对病情重视不够、经济条件差等所占比例较少,前者68例,占13.54%;后者66例,占13.15%。

表6  502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主客观原因分析

主客观原因

例  数

分布频率

经济条件差

66

13.15%

保健知识缺乏

368

73.31%

重视不够

68

13.54%

3  讨  论

    慢性HBV感染是严重影响我国人民健康的传染病,因其病情进展缓慢,临床症状不典型,很容易进展为肝硬化、肝细胞癌等终末期肝病。刘伟等[3]统计了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的病因,发现HBV占86.88%,远高于HCV(6.38%)和丁肝病毒(HDV,0.71%)。白宪光等[4]研究表明,乙肝后肝硬化患者HBsAg、HBeAg及抗HBc均阳性者占59.0%,抗HBs阳性者1.5%,余为HBsAg、抗HBe、抗HBc阳性,或HBsAg和抗HBc阳性。吴君等[5]对乙型肝炎患者5年追踪随访发现,肝硬化的发生率为16.54%,HBeAg、抗HBe和HBV DNA持续阳性是肝硬化发生的危险因素,相对危险度(RR)分别为5.67、1.21和9.82。台湾的一项研究[6]显示,随着血循环HBV病毒载量从低于3×105拷贝/L至109拷贝/L,肝硬化发生率从4.5%升至36.2%。本研究502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中,HBeAg阳性者124例,占24.70;HBeAg阴性、HBV DNA阳性者87例,占17.33;HBeAg阴性、HBV DNA阴性者291例,占57.97。与以上观察相比,病毒复制阴性者明显增高,可能与近年来抗病毒治疗的广泛开展及深圳地区经济状态较好有关。

    乙型肝炎的临床特点与肝硬化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白宪光等[4]对546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统计分析,将乙型肝炎肝硬化的发展模式归为4类:①反复发作型,即肝炎症状反复出现,肝功反复异常,占41.8%;②间歇型,即有明确肝炎病史,间歇数年后发展为肝硬化,占13.2%;③HBV携带型,即HBV标志物阳性,肝功正常,隐匿进展为肝硬化,占15.1%;④无症状型,即平素无症状,或血清标志物阴性,起病或体检即发现为肝硬化,占30.0%。我们将乙型肝炎肝硬化的发生模式归纳为3型,即隐匿型、反复活动型和肝衰竭型。从本组资料来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中隐匿型发病人数最多(占65.74%),反复活动型占29.28%,肝衰竭型最低(4.98%)。为什么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中隐匿型发病人数如此之多?502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中,因随访不及时导致者337例,占67.13%;未予以抗病毒治疗92例,占18.33%;抗病毒不规范73例,占14.54%。进一步从患者的主客观原因看,保健知识缺乏368例,占73.31%;对病情重视不够68例,占13.54%;经济条件差66例,占13.15%。可见,大多数患者可能因工作忙,保健知识缺乏,因肝病临床表现不突出而不重视,治疗依从性差等,导致了肝病潜在的向前发展,最终在不知不觉中导致肝硬化。

    乙型肝炎肝硬化的发生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家族史、饮酒史等有密切关系。白宪光等[3]统计高峰年龄在31岁~60岁,占77.6%:25岁以下和65岁以上者发病较少,男女比例为4.31:1。吴君[5]发现5年间1850例乙肝患者中有306例出现肝硬化(16.54%),男性发生率为20.61%,女性9.26%,男女之比为2.23:1,饮酒250mL/d以上是肝硬化发生的危险因素(RR值9.82)。但也有报道认为[7],患者的年龄、性别、酒精消耗等因素对肝纤维化的预测结果与组织学的相关性很弱(Kappa=0.13)。我们的调查表明,51岁~60岁年龄阶段的乙型肝炎肝硬化的分布频率最高(26.49%),41岁~50岁年龄阶段分布频率次之(24.10%)30岁以下,以及70岁以上分布频率最低,分别占8.17%和4.98%。有家族史的肝硬化患者发病年龄为36.59±12.10岁,与没有家族史的患者年龄(45.24±12.96岁)有明显差异(P<0.05),而性别、发病时间与有无家族史没有明显关系(P>0.05)。当然,对于家族史的调查可能存在一些偏差,因为有些病人的家族史并不明确。

    基于以上,我们对“隐匿型”肝硬化发病人群提出三点建议:①通过对肝炎后肝硬化临床危险因素的了解,更新现有的相关知识结构,对高危患者实施有效的提前干预,把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防治关口提前;②作为医务工作者,应该加强患者的健康教育,从患者的心理指导、饮食指导、作息指导、用药指导、行为指导等几个方面着手,提高规范抗病毒治疗的比例,避免盲目过多地使用护肝药物,劝其患者尽早戒酒,改变不良饮食习惯,端正心态等;③鉴于慢乙肝和肝硬化的临床诊断和病理诊断一致性较低[8],我们必须提倡HBV慢性感染的肝穿刺检查,尽早发现病情进展,阻止疾病进一步的恶化。

参考文献

1   Perz JF,Armstrong GL,Farring LA,Hutin YJ,Bell BP. The contributions of Hepatitis B virus and Hepatitis C virus infections to cirrhosis and primary liver cancer worldwide. J Hepatal,2006,45:529-538

2   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 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 中华肝脏病杂志,2000,8(6):324~329.

3   刘伟,罗蝉.病理确诊肝硬化的临床高危因素调查.现代预防医学,2001,28:314-315

4   白宪光,张丽环,何文革,连建奇.546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点.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0,21:820-823

5   吴君,程明亮,丁一生,刘仁才,李佳,王万灵,胡莲.病毒性肝炎肝硬变危险因素的5年追踪调查.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0,8:1365-1367

6   Iloeje UH,Yang HI,Su J,Jen CL,You SL,Chen CJ.Predicting cirrhosis risk based on the level of circulating hepatitis B viral load.Gastroenterology.2006,130:678-686

7   Myers RP,Hilsden RJ,Lee SS.Historical features are poor predictors of 1iver fibrosis in Canadia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C.J Viral Hepat,2001,8:249-255

8   江晓平. 46例慢性HBV感染者临床与肝组织病理及免疫组化相关性分析. 安徽医药,2007,11(4):342~343



https://m.sciencenet.cn/blog-279293-306283.html

上一篇:中药治疗肝癌的生物学效应
下一篇: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血清学指标与肝组织病理的相关性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4 06: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