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plexityworld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pb00011127

博文

电子科技大学,复杂性科学讲座

已有 29566 次阅读 2010-4-5 10:01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学者

电子科技大学,复杂性科学讲座

 

    兹定于46日下午2:30-5:30,在电子科技大学清水河校区主楼(计算机学院附楼)B1-104房间举行复杂性科学讲座。我们邀请到了三位国内知名,国际有一定影响力的青年学者,这三位虽然年轻,但都是独挡一面的年轻科学家,在复杂性科学相关领域有相当深厚的造诣。每场讲座讲50分钟,提问10分钟。

 

第一场  2:30-3:30

报告人:韩筱璞

题目:人类动力学进展

摘要:对人类各种行为特性的研究是近年来复杂系统领域兴起的一个新的热点。这次报告将简单介绍一下这个领域的近年来的主要成果和研究方法,并对科大小组的研究工 作和未来该领域的研究方向进行总结和展望。报告内容主要涉及人类时间统计特性、人类和动物空间运动统计特性、人类动力学典型模型和应用等方面。

报告人简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读博士研究生,29岁。从2004年起开始进行复杂系统领域的理论和模型研究,2007年起主攻人类行为的统计特性和相关动力学效应的实证与建模工作,参加相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两项。到目前为止已正式发表SCI论文12篇,其中针对人类行为特性研究的部分工作先后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于《欧洲物理快报》和《新物理学》等有着重要影响的物理学期刊上,而且曾被发表于《科学》等期刊上的文章所引用,在人类行为统计特性研究领域处于国内顶尖水平。此外,还曾在Springer出版的复杂系统研究专著《Science Matters: Humanities as Complex Systems》上撰写专门章节,并被《物理》期刊邀请撰写人类行为统计特性研究的综述一篇。

 

第二场  3:30-4:30

报告人:吕琳媛

题目:链路预测:问题、方法、进展与展望

摘要:链路预测(Link Prediction)问题是指如何通过对已知网络结构的分析,包括一些可能的 节点的其他信息,来评估尚不相连的两个点之间产生链接的可能性,进而实现预测。本报告对当前这个领域的研究情况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并着重介绍了我们组在这方面的工作进展。最后对这个方向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和展望,并提出了几点今后工作的难点和挑战。

报告人简介:博士在读,女,25岁,现就读于瑞士弗里堡大学物理系,研究方向为信息物理,其中以链路预测,标签分类,推荐算法为主要研究问题。参与国际学术会议5次:2006年度国际经济物理学会议(日本东京);2007年第8届特伦托(Trento)暑期研讨班(意大利特伦托);2008年服务科学国际会议(中国北京);2009复杂性与交叉科学国际会议(中国成都);2009年第18ACM信息与知识管理国际会议(中国香港)。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两项。在《美国物理评论》,《欧洲物理快报》,《欧洲物理学报B》等一流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目前是弗里堡大学链路预测研究团队的负责人,该团队与美国西北大学(Guimera)、康奈尔大学(Kleinberg)、密歇根大学(Moore)的三个团队是国际上链路预测研究最活跃的四个领军团队。从09年至今短短一年,以吕琳媛为第一作者或唯一通讯作者的链路预测论文就有两篇在《欧洲物理快报》,一篇在《美国物理评论》发表。

 

第三场  4:30-5:30

报告人:胡延庆

题目:复杂网络中社团结构显著性度量

摘要:社团结构分析是复杂网络研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它不仅能对复杂系统的研究起到简化作用,而且对计算机并行算法任务分解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报告将以矩阵的摄动理论为基础,给出复杂网络中社团结构显著性判据。文章所涉数学理论优美简洁,所得结论具有相当的普适意义,有望推动并最终解决社团划分算法难以精确评估这一长期困扰相关领域的挑战性难题。

报告人简介:北京师范大学08级博士生,男,30岁。主要研究方向为系统理论与复杂性,目前已在《美国物理评论》《欧洲物理快报》等国际一流杂志上发表论文十余篇。报告人在多个重要科学问题上有突破性的贡献,例如提出了利用信息熵理论解释社会网络结构与地理位置之间存在的难解的关联(第一作者文章在国际最顶尖的物理类学术期刊,英国《自然》杂志旗下《自然-物理》审稿中);又如以矩阵的摄动理论为基础,给出复杂网络中社团结构显著性判据(第一作者文章在国际最顶尖的综合类期刊之一的《美国科学院院刊》审稿中)。因其卓越的研究成果,2009年获得北京师范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基金(为培养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奖者专设基金),2010年经特批主持北京师范大学自主科研基金一项。



https://m.sciencenet.cn/blog-3075-308977.html

上一篇:喜获学术博客奖[ResearchBlogging Awards]
下一篇:宣传三个会议:计算机工程技术-推荐系统-复杂网络

7 赵星 章成志 刘建国 盖鑫磊 苗元华 唐常杰 唐明

发表评论 评论 (1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23: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