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udouEunice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oudouEunice

博文

心血管疾病基因检测

已有 396 次阅读 2023-11-7 14:41 |个人分类:心血管疾病基因检测|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心血管病现状

我国心血管危险因素流行趋势明显,心血管病患病率一直呈上升趋势,已成为重大 的公共卫生问题心血管系统用药尤其是口服制剂使用也随之越来越广泛,关注心血

管用药安全刻不容缓目前我国约有心血管病患者2 .9亿。成人中每5个就有1个

心血病患者。心血管病死亡率居首位,高于肿瘤和其他疾病,占居民疾病死亡构成  40%  以上心血管系统用药不良反应在化学药中排名第二,占10 .3%,仅次于抗  感染药。连续5年呈上升趋势心血管病住院总费用也在快速增加,年均增速远高于

GDP 增速,不合理用药占比长期居高不下。

个体化用药

不同个体对于药物反应的差异很大,影响因素包括年龄、并发症、营养状况、遗传 背景、药物互相作用及环境等,其中遗传背景的影响尤为重要。药物进入人体内, 经过吸收、装运、代谢、效应及清除的过程发挥作用,携带不同基因型的患者在上

述药物作用过程中可能呈现反应的程度不同,表现为药物反应性的个体差异。

心图片1.png

药物基因组学已成为指导临床个体化用药、评估严重药物不良反应发生风险的重要 工具。通过检测药物代谢酶和药物靶点基因,可指导临床医生针对特定患者选择合

适的药物和给药剂量,提高心血管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权威推荐

卫计委《药物代谢酶和药物作用靶点基因检测技术指南(试行)》:为我国个体化用药

基因检测提出指导指出药物反应相关基因及其表达产物的分子检测是实施个体化药 物治疗的前提。 FDA: 批准在140余药物的药品标签中增加药物基因组信息,

CPIC (美国临床遗传药理学实验联盟)、DPMG  (荷兰遗传药理学工作组):已发布上百

个基于基因多态性的用药指南。

心血管疾病基因检测检测内容

 

--11       1 8     2 1   

利用 LDR-毛细管电泳法,对常见心血管药物的代谢酶 和作用靶点进行基因多态性的检测,为临床鉴别患者对

药物的敏感性提供帮助。

心0图片1.png

试用人群

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患

检测流程

心图片2.png

 

检测优势

心4.png

 

检测意义

药物体内代谢、运转、药物作用靶点基因的遗传变异及其表达水平的变化 可影响药物在体内的浓度和敏感度,导致药物反应的个体化差异。药物代 谢酶和药物靶点与基因的检测可指导临床对特定的患者做出合理药物和给 药剂量的选择,实现个体化用药,从而提高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防止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兴参考文献[1]《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6》[2]《中国药品不良

反应监测年度报告(2015年)》[3]《药物代谢南和药物作用靶

点基因检测技术指南(试行)》送本资料仅供相关医学专业人士

参考使用

 




https://m.sciencenet.cn/blog-3140696-1408784.html

上一篇:SNP技术路线及分型质控流程
下一篇:ApoE 基因多态性与阿尔兹海默氏症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20: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