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ichoderma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richoderma

博文

关于新时代新形势下支持“原创性”科研的几点思考

已有 669 次阅读 2024-3-23 18:55 |个人分类:科研感悟|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关于新时代新形势下支持“原创性”科研的几点思考

吴劲松

(2020 08 01)

改革开放后的30年,是我国科研队伍和科研能力大幅提升的30年。在很多的领域实现了“跟跑”和“并跑”,并在局部领域实现了“领跑”。2019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表明,各学科最具影响力期刊的论文数量排名世界第2,并且在材料科学、化学和工程技术3大领域的论文被引用次数排名世界第1。但是,2020年的中美贸易战,给了我们“当头一棒”。美国技术的封锁,让我们意识到我们的科研“大”而不强,特别是缺少了“原创性”的科研成果。

与“原创性”研究相对应的是“跟风型”的研究。“原创性”的科研需要大量的尝试,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经历无数的失败,才能解决“硬骨头”的科学问题,从而使一个领域得到“突破”。而相反的,“跟风型”的科研最需要的是有一双“快耳”和一双“快手”。低水平“跟风型”的科研只是在别人工作的基础上换个条件、换个物种而已,从而发一篇论文验证别人的结果。中等水平“跟风型”的科研是从别人发表的文献中,发现别人工作的不完整性,通过自己的工作完善了别人的理论。 “最高水平的跟风型”的科研不讲道德,通过不同的渠道知道了别人未发表的“原创性”结果,利用自己的“快手”,赶在“原创性”结果发表前发表。

从“原创性”科研和“跟风型”科研的不同可以看出,做“跟风型”的科研非常轻松、而且很安全,肯定能获得预期的结果,从而“又快又好”的交了科研项目的差。我们功利性的评价体制—短时期发表多少论文,在一定程度上极大的助长了“跟风型”的科研。说实在话,能很好交差的前提下很少有人愿意去啃吃力不讨好的“硬骨头”。

另一个“跟风型”科研的大力“推手”是科研人员过高的“竞争性经费”比重。许多科研院所把科研项目当做“肥肉”,实行“雁过拔毛”—不仅收取非常高的房租水电费,而且还收取非常高的科研管理费。这些费用再加上研究生和项目聘用人员的工资,造成研究团队非常高的“科研成本”。如果用一句形象的话来说,很多的科研人员在“负重”奔跑。为了养活“课题组”,研究人员不得不去争取大量的不“相干”的课题。这些课题耗费了科研人员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怎么还有精力去“啃硬骨头”呢?而且这也是造成许多科研院所大量“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

因此,要鼓励科研人员去“啃硬骨头”,去做“原创性”的研究,我们的管理和评价体系必须做出改进。很高兴的看到《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国发【2018】4号),以及2020年科技部等六部门印发的《新形势下加强基础研究若干重点举措》的提出。

其中,我认为最重要的三条是:1)避免“雁过拔毛”,从多个方面切实降低科研人员的负担,让大家“轻装上阵”,同时降低“原创性”研究人员竞争性经费的比例,并争取能够较长期稳定的支持“原创性”的研究;2)切实提出鼓励科研人员做“冷板凳”的措施,对科研人员进行分类考核,充分考虑到“原创性”研究的困难性和长期性;3)切实区分“基础研究”和其他事业经费的管理模式,鼓励基础研究中实行项目经费的“包干制”,打通各个预算科目,从而释放人才创新的活力。



https://m.sciencenet.cn/blog-3598863-1426576.html

上一篇:科学一定需要“有用”吗?
下一篇:人生的意义

3 王涛 梁洪泽 晏成和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9 22: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