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心妙术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uhonghai 手术刀是冰冷的,可是我们可以给患者一颗温暖的心!

博文

杨驰老师的一堂课

已有 4031 次阅读 2010-4-2 23:23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教学心得|关键词:学者| 科研选题, 临床总结

  今天口外新进展杨驰老师给我们讲了口外关节方面的进展,我个人认为他讲的是目前几个老师最好的,我学到的东西和得到的启示也最多,他今天选的题目也是非常新颖的: 关节-下颌骨-咬合联合体的改建与退变。将关节(TMJ)与下颌骨以及咬合看成是一个系统,从而研究这个系统的某一部分发生改变,其他部分怎样随之变化。如正畸治疗中,对于咬合关系的重建必然会影响到颞颌关节,所以正畸科医师在做正畸治疗前常会咨询关节科医师。正颌手术对下颌骨的移动同样会对关节造成影响,正颌手术前应注意检查关节的情况,尤其是关节盘位置、髁状突的营养状况,如II类错颌畸形,手术将下颌骨前移,暂时性的解决了咬合的问题,但是由于髁状突有可能会发生吸收而导致手术后的复发。因肿瘤造成的下颌骨包括髁状突在内的缺失,重建髁突是保证术后患者功能的关键。

  今天所讲的内容主要是他工作中遇到的临床问题的总结。髁状突的创伤包括骨折在内,一直存在争议,而他所关注的恰恰是争议外的问题。无论是保守还是手术治疗,随访以后会发生什么问题一直没人注意。以前实习时,大部分髁状突骨折都采用保守治疗,更不用说创伤的患者。但是就他的临床观察看儿童骨折后具有较强的改建能力,而成年人的生长能力则较儿童明显减弱。但是即便是手术后同样会发生髁状突的改建或退变,并且在改建或退变中有很多有趣的现象发生。单纯的创伤并未引起骨折的病例同样会出现髁状突的改建或退变。

   在临床中会碰到各种各样的病例,患者出现的任何一个临床症状都有其存在的原因,以前一老师说过,课本是按病人写的,但是病人的病却不是按照书本来长得。如果不深入的思考也许你会错过发现问题的机会。在九院我们有众多的病例,仅肿瘤来讲这也许拥有全国最多的口腔肿瘤患者,如何利用这些资源是我们应该考虑的问题。从临床的观察提出很多问题,而后提出某种假设,最后用各种方法来验证这种假设。这也许是最常用的科研选题的方法。就我现在所做的课题来说,很多临床医师在临床中都会碰到放疗患者在放疗区都会变硬,即纤维组织的形成。由此有人提出了放射诱导纤维化(radiation induced fibrosis),有人用此理论来解释放射性骨坏死的发病机制。

  用杨驰老师的话说:不但小沈阳爱问“为什么哪”,我们也应该多问几个为什么,这样也许你会收获更多。

 

 

 

杨驰教授,男,汉族,1963年12月18出生。1994年7月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口腔临床医学博士毕业。1997.09-1998.02 上海外国语大学 英语进修2000.07-2001.03 美国UCLA/Kaiser医院/MGH/哈佛大学牙医学院/Maryland大学/研修及讲学。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口腔颌面外科副主任,口腔颌面外科教研室主任。目前主要学术任职:中华口腔医学会TMJ病学及合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外科专委会常委;国际口腔颌面外科医师学会会员;美国TMJ外科医师学会国际委员;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上海口腔医学杂志和口腔颌面外科杂志常务编委,中国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特邀编委。国内外发表论文121篇,其中SCI论文10余篇,参编专著19部。曾获国家发明奖和卫生部科技进步奖,上海市医学科技进步奖,中华医学科技奖等。获专利5项。



导师与学生
https://m.sciencenet.cn/blog-388817-308464.html

上一篇:我想资助一名山区的孩子
下一篇:怀念我的爷爷

1 吉宗祥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22: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