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建华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肖建华

博文

无法盗取真实意义上的科学研究成果

已有 4660 次阅读 2011-5-30 01:17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学者

 

       这是一个断言。

       说这个断言是因为看到有人担心:把自已的“科学研究成果”写成论文的话,如果不被发表,而是被审稿者看中,盗用后写成论文发表。

       如果作者有这种担心,那么绝对可以肯定的是:这不是真实意义上的科学研究成果。也就是说,绝对不可能有任何科学价值。

       我见过不少这样的人:只有先认可我的伟大“成果”我才把它发表出来。

       这种人只能是“自得其乐”了。

 

       为什么说:无法盗取真实意义上的科学研究成果呢?

       这很简单:要领会科学的本质很难,已经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而未必能做出:有真实意义的科学研究成果。

       也就是说,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无论学的好坏,只要是没有做出有真实意义的科学研究成果,在社会价值上是等价的。

       由于这太过于残酷,因而学术界采用了等级制,把学的好的和学的不好的分开。

       这种分级的依据是作者的论文,因而大多数论文是干这个用的。

 

       不同的人在学过部分学科后,就会有对具体论题的看法,或对具体论题做一点工作,把这类结果发表出来只不过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而已。

       更多的不过就是把已知的东西掂过来倒过去,难到这不是现实情况吗?

       这类论文从古到今,从国外到国内,难道不是遍地开花?

       这类论文值得盗用吗?除非盗用者什么都不会。

 

       科学前进的历程告诉我们的是:1)越是有价值的科学研究成果越难被即时理解,因而是否被作者同时代的学者采用和追随是随机性的;这种状态下会有人抄袭、盗用?但是,由于其内在的科学性,迟早会被发掘出来;

       2)即便是一个科学理论被学界热捧,学习者、采用者和忠实的追随者也是很少的,因为在付出巨大的学习成本后,如果不能做出有价值的科学研究成果,回报是很低的,是得不偿失的;因而,只不过是那么些不考虑回报的人能做下去;即便是做出了有价值的科学研究成果,学界的热捧者会相信你吗?(不骂你:什么东西!就不错了)。

       3)有价值的科学研究成果是那么容易被理解的吗?多少人苦读几十年不得其门而入,这类人会看出你的“科学研究成果”的价值而盗窃?

       4)真实意义上的科学研究成果是要系统性表达、论述的,是一套思想体系,没有很深的功底能写出来?是那么好盗窃的吗?

 

       因而,就科学进程的历史来看:任何人无法盗取真实意义上的科学研究成果。但是,可以冒名顶替。但是,由于冒名顶替者根本上就不能把握他所冒名顶替的“科学研究成果”,不也还是:付诸东流。

 

       如果可以盗取真实意义上的科学研究成果,那么遍地都是大学者(家)了。

 

       佩雷尔曼的话“It is there!”(就在那!)说到点子上了,有本事你盗取去啊!你连看都看不懂!

 



https://m.sciencenet.cn/blog-39419-449381.html

上一篇:大标题“朱清时:教育改革被法律法规约束就没法前进”够吓人的
下一篇:被曲解的概念“可证伪性”

3 蒋继平 吕喆 vigorous

发表评论 评论 (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7: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