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分子医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孙学军 对氢气生物学效应感兴趣者。可合作研究:sunxjk@hotmail.com 微信 hydrogen_thinker

博文

氢气临床研究进展【挪威】 精选

已有 3430 次阅读 2023-12-11 08:49 |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Johnsen HM, Hiorth M, Klaveness J. Molecular Hydrogen Therapy-A Review on Clinical Studies and Outcomes. Molecules. 2023 Nov 26;28(23):7785. doi: 10.3390/molecules28237785. PMID: 38067515.

该综述作者来自北欧洲名校挪威奥斯陆大学,曾经培养了5名诺贝尔奖得主2位图灵奖得主、1位菲尔兹奖得主等学术大师。奥斯陆大学是挪威王国最高学府,位于首都奥斯陆,由丹麦-挪威联盟时期末代国王弗雷德里克六世于1811年下令建立。为了纪念该位国王,大学最初被命名为皇家弗雷德里克大学,1939年更名为奥斯陆大学。奥斯陆大学与瑞典乌普萨拉大学、丹麦哥本哈根大学以及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并列为北欧地区四大学府。

一、氢疗法简介

最常用的医用气体包括医用空气、氧气、氮气、一氧化二氮和二氧化碳,而氢气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新选手,具有独特的抗氧化特性。氢气被证明可以选择性地抵消有害的活性氧(ROS),如羟基自由基,可以维持组织稳态,并且比强抗氧化剂更有用,可以不加区分地中和有益和有害的ROS物种。氢最初在1970年左右引入潜水气体,被认为是完全生物惰性和无毒的。自2007年公布氢的抗氧化特性以来,人们对使用氢治疗疾病的兴趣有所增加。从那时起,超过2000篇科学出版物已经从体内外、动物和人类的研究中阐明了氢气的疾病治疗前景。

越来越多的文献证实了氢气疾病治疗效果,临床试验已经在心血管、呼吸系统和癌症等主要疾病领域进行,重点是与ROS积累相关的疾病。然而,转化为标准的临床实践却带来了挑战。一个挑战是给予适当的氢剂量,因为氢气与氧气(O2)混合时具有爆炸性,且在水中的溶解度比较低。据报道,饮用饱和氢水是一种常见和可行的方法,但氢气的水溶性较低,在标准环境温度和压力(SATP)条件下约为19 mL/L,相当于只有1.57 mg/L(1.57 ppm)。因此,要每天获得几毫克的氢,每天需要摄入几升饱和氢水。富氢盐水的注射也同样受到其低水溶性的限制,只能利用适当的辅助设备实现,这通常在选定的诊所进行。氧气混合物中氢气的易爆/易燃危险限度约为4%,令人惊讶的是,低于或显著高于这个限度吸入给氢气方法氢气是自然界最小的分子,分子量仅为2 Da,动力学直径为289 pm,密度约为0.089 g/L。它可以很容易地渗透到生物膜上,并扩散到全身,包括容易扩散到大脑中。在大鼠和猪的生物分布研究中,上述所有给药方法的有效性都得到了证明。

在应用方面,通过水电解法产生氢气是主要的方法,但主要用于工业和绿色燃料的应用。富氢水、专门产氢机器和制造富氢水的产品,如镁气泡片,已经在世界各地销售,认为对健康有益。2022年,全球氢气能量市场规模为1553.5亿美元。然而,氢气医疗健康领域仍然只是这个数字的一小部分。

尽管有来自动物和人类研究的令人信服的证据,氢尚未在临床环境中得到普遍接受。潜在障碍包括可能缺乏关于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监管文件研究,使用管理的复杂性,以及与在氧气存在时的爆炸倾向等相关安全问题。基于该领域内越来越多的科学出版物,作者提出了以下问题:

1. 氢气会作为一种新的药物进入临床实践吗?

2. 哪种氢气给药形式可以优化氢的功效?

3. 氢气的潜在临床应用是什么?

这三个问题构成了本综述出版物的科学基础。

个人看法,不是应用建议,只是学术观点。我个人一直认为,氢气作为药物存在许多障碍,并不是氢气不能阐述效果,而是氢气产生效果的速度和强度难以达到临床药物的基本要求。例如我们需要长期使用氢气,其中一部分人血压血糖可以恢复正常。但不是一次会几天就可以实现的。这种方法很难成为临床欢迎的疾病干预工具,至少在目前的临床模式下非常困难。另外一个就是氢气作用广泛但不够专一,没有专一性的物质很难成为药物候选者。所以,虽然临床研究很火,但我不看好氢气未来的真正的临床应用前景。

氢气真正的价值在于其安全性,在于其效应广泛,其应用舞台是家庭是理想的生活方式干预工具。



https://m.sciencenet.cn/blog-41174-1413314.html

上一篇:挪威学者最新综述:氢气将来能成为药物吗?
下一篇:微型机器人运送药物

6 孙颉 晏成和 崔锦华 郑永军 张永刚 李升伟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0 19: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