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分子医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孙学军 对氢气生物学效应感兴趣者。可合作研究:sunxjk@hotmail.com 微信 hydrogen_thinker

博文

科学研究的可重复性原则 精选

已有 19625 次阅读 2011-5-25 08:22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学者| 美国, style, 团队, 聊天

今天与老板聊天,谈到美国有一家著名医药公司的科研团队,长期做的一件事情就是重复国际上重要医药期刊上发表的最新研究,特别是那些有可能具有开发前景的研究,但不幸的是,他们发现,即使是PCNS上的论文,也有60-80%无法重复,我非常吃惊。

是什么造成现实中大量学术论文中的实验无法重复?真正的情况也许没有那么差。我认为应该有三种情况:一是该研究本来就是错误的,当然无法重复;二是有的研究虽然是正确的,但这个公司的实验室水平差,不能重复出来;三是研究结果虽然正确,但研究结果没有文章中那么好,从严格意义上讲这也是错误的。

无论什么原因,出现如次高比例无法重复的实验,仍令人居丧。从道理上讲,无法被其他实验室重复的研究不能算是被认可,不能作为公认的发现。而即使是国际著名杂志,也只有不到一半的论文可被重复。那么其他档次低的杂志上的论文,如何被人相信,又有多少比例可以被严格地重复?

相对地,我们平时看到的事实是,CNS上某论文发表后,随后全世界许多室相继发表跟踪性研究,似乎有80%-90%CNS论文可被重复,只有极少量论文因无法重复被作者或杂志撤销。从上述公司研究人员透漏的信息看,似乎不应该有那么多研究论文是可以被重复,但为什么会导致这样的情况发生?有如下三个相关原因。

一、学术权威崇拜。由于学术期刊存在档次,全世界的学术界都心里清楚,能在CNS发表论文,当然能显示其学术水平,如果你不清楚CNS是什么,你不明白为什么大家都崇拜这些文章,那么就是你没有入门。如果你的实验结果与这些权威杂志上一致,那么你能发表的可能性就大,如果你的实验结果与这些论文相悖,那么就不好说,或者根本就发表不了,少有杂志愿意挑战权威,因为杂志是学者来组织的,很少有学者愿意冒风险挑战权威。因此,造成一片繁荣热闹局面的原因只不过是存在一个隐性筛选机制。

二、被动造假。由于大部分的研究都属于跟风性质,跟风研究从开始设计就是为了验证,或者丰富前人的发现。由于上述原因,导致学术界大部分人都不愿意挑战权威,当出现与权威结果相同时,接受,当出现与权威结果不一致的时候,自动屏蔽,因为研究者可能会怀疑自己的试验技术或体系是否有问题。这种情况在生物医学领域是非常普遍的现象。

三、主动造假。由于各种主观和客观原因,人为造假。如果说上述造假的情况尚值得让人同情,而这种人为造假的情况是危害学术的最大隐患。这种人为造假的情况一旦发现,就是典型的学术不端行为,往往被学术界所唾弃。

借这个机会,谈谈实验的可重复性原则。判定一个实验成功与否的标准是看其是否具有可重复性,这是以往科学研究中科学家们都普遍认可的一条准则,同时也是许多传统科学哲学家们认为理所当然的。

可重复性原则可以说是科学研究中最重要的原则。如果一个现象或结果不能被别人重复,发现者声称的发现可能就是错误的或者是伪造的。很早听一个老师说过,一个新发现,国际上的一般原则是有三家相互独立的实验室能重复,那么这个发现就可以被学术界认为是被接受的发现。一个错误或伪造的发现,大多数需要有10家以上相互独立的实验室声称无法重复,那么这个发现才能被推翻。这是非常奇怪的,因为一个发现如果能证明错误,一个证据就可以。如果证明正确,则需要正反两个角度的证据,至少证实与证伪都应该公平吧?老师的解释是,国际学术界大家一般对已经公开发表的都以接受为前提,才会造成这个比例。如果说大部分确实都是正确的,这个原则是没有问题,如果大部分是有问题的,首先持有怀疑和否定的态度则可少犯错误。

如果学术界因内部或外部压力而促使学者们造假,将会对将来的国际学术界产生灾难性影响,许多现象提示,这种担心不是多余的,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警觉。



https://m.sciencenet.cn/blog-41174-447716.html

上一篇:《医学气体研究》首发氢气医学研究
下一篇:发现新型神经保护分子

32 刘洋 吉宗祥 王守业 毛培宏 陈凯敏 赵凤光 许培扬 高建国 耿文叶 肖振亚 刘用生 梁建华 刘永稳 吕喆 谢鑫 李芳军 鲍得海 郭桅 张树风 苏力宏 何学锋 夏志 李泳 胡坤 张林 杨秀海 刘让华 neilchau xchen yinglu jlx1969 lcwv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13: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