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3-IBM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iaoqiao1980 努力揭开更多原子核的秘密

博文

论道(1):述而不作

已有 4517 次阅读 2008-8-27 16:59 |个人分类:我思故我在|系统分类:人文社科|关键词:学者

       “我思故我在”写的是自己关于哲学和科学哲学的看法,肯定也是问题很多,但是由于为了避免断章取义的事情,以防引起不必要的纷争,所以这个栏目的文章谢绝转载和他用。

        首先写的是自己关于“道”的领悟的一系列的文章,都是自己的看法,很多方面可能也与别人不同。所以只是说自己的想法,如果有与别人的看法雷同的地方,这很正常,因为都是针对《道德经》的看法,但是阐发方面的整体肯定是不同的,如果是这方面的雷同,如果哪位先生了解,还望多多指正。

       中国的文化史,几乎是几本书的历史,就像西方的哲学史总是在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的理念之间徘徊。上古最有名的莫过于三大奇书《山海经》、《黄帝内经》和《易经》。《山海经》是上古神话,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精神渊源。《黄帝内经》是关于人养生和医治的,其中许多观点都已经深入人心。《易经》是中国哲学的源泉。随后在形式上影响中国文化潮流的是现实主义的《诗三百》和理想主义的《离骚》。而在哲学上的登峰造极的却是《道德经》和《论语》,这两部书几乎统治了中国文人的精神世界。后来的各种思潮难以出这几本的。

        《道德经》是老子做的,而且是老子的唯一作品,所以也叫《老子》。这部书5000字左右,但是却非常系统而完整的阐发了老子的哲学理念,既包括本体论,也包括认识论和方法论的。书的内涵继承了《易经》而又超越了它,成为了一部真正的哲学专著。这部书的问世是非常有传奇色彩的。老子是很有学问的,孔子也曾经拜访过他,并且称赞他是“神龙见首不见尾”般的奇人。但是老子信奉低调的生活理念,所以在当时的学术界应该不是很有名的。他一直担当着一个国家图书馆馆长的职务,后来也觉得这没意思,就打算离开西去。但是西去时要出关,碰到问题了。守关的头叫尹喜,也是个文化人,而且是不多的知道老子是有大才的人,觉得让这样的人默默的离开而不留下点什么,说不过去。于是他让老子写篇文章,老子也没客气,拿起大笔写了5000字,就是《道德经》。

        这个故事很有意思,但是颇令我费解。老子信奉的哲学理念是不言之教,怎么就转性写东西了呢?中国哲学的另外两大巨头,孔子和西方的释迦牟尼都是信奉述而不作的。就是说道理是可以说的,但是是不能写的。因为圣人的认识是不能随便被平常人知道的,知道了而不理解是件不好的事情,反而出现问题。所以孔子是不写自己的书的,只是对以前的书籍进行了整理,《论语》一书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写的。而释迦牟尼更绝,他说道理的时候是不让听者记录的,能记住多少就记住多少,后世的佛经都是后来的弟子们按照记忆写的。所以不管是《论语》还是佛经里面的内容经常有绕圈的地方。而老子的哲学理念比那两位更清静无为,而且书中绕圈的地方也很多,所以我猜这部书应该是尹喜访问、请教老子的采访稿,是尹喜写的。如果是这样的话,尹喜看来可以称得上是最伟大的记者了。也就是说尹喜问老子,老子回答,然后尹喜把老子的回答记录成册。我觉得这是最合理的。

        所以《道德经》的开头是这样的。尹喜问老子:“老先生,我知道您是很有学问的,那么您能告诉我,您最得意的工作是什么吗?”老子看到尹喜是这样的好问,心想“孺子可教”,所以就把自己最得意的东西教给了尹喜。他说:“我最得意的工作称之为‘道’,我在后面可以给你一点点解释,但是你要意识到一点,就是这里说的‘道’和平常人说的道是不同的,是我心得的总称。虽然我把它称之为‘道’,但是这样的命名方式也是和平常人的命名方式是不同的。”尹喜一听,非常高兴,这样一来自己可不就是老子的关门弟子了么!所以尹喜进一步谦虚的请教老子:“那么这个‘道’说的是什么呢?我又如何认识它呢?”老子非常高兴,这样的学生很对自己的胃口啊。老子说:“你问的第一个问题是关于世界本原的,后世称之为本体论。你问的第二个问题是关于认识的,既是认识论也是方法论。所以我从两方面来给你解释,一方面以本体论为讲解的重点辅以认识论,此为‘道’篇。一方面以认识论为讲解的重点辅以本体论,此为‘德’篇。我先讲第一篇。”由于此话与道无关,所以没记录。就这样,两人一问一答,留下千古佳话,千古文章。



https://m.sciencenet.cn/blog-41701-36320.html

上一篇:是学术独立还是学术附庸?
下一篇:论道(2):本原之争

2 王应宽 张星元

发表评论 评论 (1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 03: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