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3-IBM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iaoqiao1980 努力揭开更多原子核的秘密

博文

关于高考的思考:高考要服务于教育

已有 3429 次阅读 2011-1-19 12:54 |个人分类:我爱我师|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有效性, 高考制度, 公平性

    高考制度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考试制度,一个是招生制度,两者是一体的。对于高考目的的理解决定了我们对于高考制度的安排和设定,所以考虑高考的问题,就是要搞清楚高考的目的和造成的既定结果。一方面高考是整个教育的一部分,高考的目的必须和教育的目的一致,不能有冲突,也就是说高考是服务于教育的,所以高考必须说清楚高考制度是如何与教育的目的达成一致的;另一方面,它在客观上造成了学习者的重新调制,一个学生去了一个高校,所以高考必须说清楚什么样的学生要去什么样的学校以及从制度上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对于任何一个教育者来说,所坚守的教育的目的和原则,也就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会是这八个字: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这八个字的意思是非常简单和明确的,就是每个人都要来受教育,在教育的过程中按照个人的特点、喜好、能力等来教育。前者体现了教育的社会性、公平性,后者体现了教育的个体性、有效性,只有二者的合一才会出现理想的教育制度,任何的偏颇都会导致错误的教育行为。所以教育的每一个环节,当然也包括高考,都要遵从于这八个字的要求,是否让每个人都来受教育呢?是否根据每个人自身的特点、喜好、能力等因素来教育他呢?满足这个要求的,就是好的教育制度,不满足这个要求的就是坏的教育制度,必须改正。
     从这八个字出发,可以看出来,当前的中国教育存在的很多的问题,高考也是如此,这里只谈高考的问题。从有教无类上来说,最近十年的高等教育的发展可以说是一大成就,这个是不能抹杀的,虽然造成了很多的恶劣的后果,但是该肯定的还是要肯定的。但是从高考制度上来说,并没有取得进展。让多少人来受教育,是由高等教育的招生能力决定的,并不是由高考本身决定的。高考不决定大学受教育者的人数,所以本身就是一种弱公平性的教育行为。当然这里的问题在于招生人数的多少会导致考试方式和招生方式的改变,而这种改变并不是由有教无类这一原则决定的,而是由因材施教这个原则决定的。也就是说,高考本身并不能让更多的人来受高等教育,所以它的公平性不具有绝对的意义,只是一种相对的公平,并且要服务于高考的有效性。如果高考不公平,那么有效性就不会具备,基本的公平是保证有效性的前提。
     所以高考制度的落足点是如何实现教育的有效性,如何做到更好的引才施教,把什么样的人调制到什么样的学校,进行什么样的高等教育是高考制度制定的出发点和判断其是否成功的标准。
     对于许多人来说,高考的公平性指的是对于所有参与高考的学生应该相同的考试方式和相同的招生方式,这也是当前中国高考遵循的原则,统一考试、统一录取,分高的去好的学校,分低的去坏的学校,所以既保证了公平性也保证了有效性。可以说正是这样的一种认知方式,造成了当前高考改革的困境。对于教育者来说,这种认识方式是与教育的原则相违背的,因为当前的教育事实就已经说明了,这种高考制度导致了中学的应试教育和大学的应付教育。因为高考的分数唯一的决定了学习者的命运,所以导致不是考试的内容学习者不学,对于考点内容死记硬背,考试作弊猖獗等各种严重的后果,磨灭了学生的人性和创造性;并且进入大学以后,厌学情绪严重,应付学习应付考试的现象非常普遍,对于学术研究基本上是浅尝则止,进入社会追逐利益。
     这个问题应该说困惑了很多的关心教育的人。似乎坚持了高考的所谓公平性,就必然导致教育的创造性的消失,而如果坚持教育的创造性和有效性,也不知道该是什么样的高考制度。这成了一个真正的无解的问题,也成为了教育问题的基本的出发点,从当前看来,问题就处在这里,而且成为了中国社会未来发展的致命缺陷。中国的教育不能培养杰出的人才已经成为了中国教育的死穴,中国学术的进展只能靠金钱和权力来推动,而不是学习者对于学术的追求。这样的情况持续下去,中国必然衰亡。
     在中国,除了少数的教育研究者,基本上,从行政官员到平民百姓都不清楚问题出在了什么地方,为什么一个促进教育向高度有效性发展的高考制度会这么的困难,为什么公平性和有效性会出现如此深刻的矛盾。最近,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戴家干撰写的题为“坚持公平公正 深化高考改革”的文章本质上就反映了这个问题,文章中也提出了高考改革的想法,希望找到一种公平性和有效性都能够保证的高考制度。
    
   


https://m.sciencenet.cn/blog-41701-405840.html

上一篇:教育部职能改变和世界一流大学
下一篇:历史,逻辑和学习的差异性

1 刘广明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14: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