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ter50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After50

博文

吴超:安全科学方法系列65:X理论和Y理论及管理方法

已有 286 次阅读 2024-5-22 07:50 |个人分类:安全科学理论|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吴超:安全科学方法系列65X理论和Y理论及管理方法

X理论和Y理论是关于人性、人的需要和动机的理论。1960年,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麦格雷戈在《企业的人性方面》一书中提出。他认为,传统的管理理论以对职工的管束和强制为主,其根本原因在于对人的看法不正确,对人的本性作了错误的假设。他将这种传统的管理观点称为“X理论,而将那种以诱导为办法,鼓励职工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新管理观点称为“Y理论

1.X理论

X理论对人的本性所作假设是:1)人生来就是懒惰的,只要可能就会逃避工作。2)人生来就缺乏进取心,不愿负责任,宁愿听从指挥。3)人生来就以自我为中心,漠视组织的需要。4)人习惯于守旧,反对变革,把个的安全看得高于一切。5)只有极少数人,才具有解决组织问题所需要的想象力与创造力。6)人缺乏理性,容易受外界或他人的影响,做出一些不适宜的举动。

从这些假设出发,以X理论为指导思想的传统管理理论的要点是:1)企业管理者以获得利润为出发点来考虑运用人、财、物等要素。2)管理的任务在于如何指导人的工作,激发人的工作热情,并严格控制人的种种行动,纠正不适宜的行为,使人的表现尽可能符合组织的需要。3)管理者把人看作物件一样,忽视人的自身特征和精神需要,只注重人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的满足,把金钱作为促使人们工作的最主要的激励手段,把惩罚作为协调人员行为的最主要的管制手段。4)订有多种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法规,运用领导的权威和严密的控制体系来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5)采用软硬兼施的管理方法。即管理人员在执行任务时,或者用强硬的管理办法,依靠强迫和威胁、严密的监督以及对行为的严厉控制;或者用松驰的管理办法,对人采取随和态度,满足人的各种需要,甚至保持一团和气。

2.Y理论

Y理论对人的本性所作的假设是:1)人并非生来就懒惰的,要求工作是人的本能。人们从事体力和脑力劳动如同游戏和休息一样自然。2)在适当条件下,人们不但愿意而且能够主动承担责任。逃避责任、缺乏抱负以及只关心个人安全是经验的结果,不是人的本性。3)人追求满足欲望的需要,与组织需要没有矛盾。只要管理适当,人们会把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统一起来。4)人并非必然会对组织目标产生抵触和采取消极的态度,形成这样的原因是由组织的压力造成的。5)人对自己所参与的工作目标,能实行自我指挥和自我控制,对企业目标的参与程度,同获得成就的报酬直接相关。自我实现需要的满足是最重要的报酬,它对促进人们努力工作起着显著作用。6)大多数人都具有解决组织问题的丰富想象力的创造力。在现代化工业社会里,人的智力远没有充分利用。

麦格雷戈把Y理论称为人员管理工作的新理论。以这种新管理理论为指导思想的管理要点是:1)企业管理要通过有效地综合运用人、财、物等要素来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2)人的行为管理任务在于给人安排具有吸引力和富有意义的工作,使个人需要和组织目标尽可能结合在一起,以便把个人的智慧和能力充分发挥出来。3)重视人的自身特征和基本需要,鼓励人们在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中获得自尊和自我实现需要的最大满足。4)鼓励人员参加自身目标与组织目标的制订,把责任最大限度地交给工作者,相信他们能自觉地完成任务。5)外部控制、操纵、说服、奖惩,绝不是促使人们努力工作的唯一方法。应该用启发与诱导代替命令与服从,用信任代替监督。

3. X理论和Y理论的比较

X理论强调外因和客观因素,把人放在被动的位置上进行严密的控制,认为只有管得严才能有效益。Y理论强调内因和主观因素,注意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认为动机诱导与统一目标是管理的正确对策。麦格雷戈指出,X理论的基本研究方法建立在错误的因果观念基础上,它经历了长时间的实践,已经越来越不适应人类科学文明水平不断提高的需要。Y理论建立在正确认识人的本性和人类行为关系的基础上,适应工业化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有些行为科学家认为,在那些不太容易给人们自尊和自我实现需要的工作部门,如非技术性或技术性不强的单位,采用X理论比较合适;而在那些能够给人提供自尊和自我实现需要的工作部门,如科学院、工程技术或文化教育部门,采用Y理论会更有效。因此,X理论并非一无是处,Y理论也并不一定普遍适用,应该针对不同的实际情况,选择或综合运用X理论和Y理论,这种理论就叫做超Y理论。

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不平衡和人的思想观念及文化差别很大,X理论和Y理论的运用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而为,有的情况下需要两者同时兼顾使用。

 



https://m.sciencenet.cn/blog-532981-1435082.html

上一篇:吴超:安全科学方法系列64:人因激励理论与方法
下一篇:吴超:安全科学方法系列66:其它常用人因管理理论与方法

0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23: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