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ter50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After50

博文

安全科普知识与趣事系列:(4)安全文化

已有 3873 次阅读 2011-2-9 08:38 |个人分类:安全科普|系统分类:科普集锦|关键词:学者| 安全, 安全文化, 安全教育, 安全传承, 安全文化价值

         安全科普知识与趣事系列:(4安全文化

    安全是生命之源、幸福之本。健康长寿是人类永恒的追求。

    事故统计学得出,人的一生遇到的伤害事件在100次以上。有的人比较“幸运”,他(她)均能“逢凶化吉,化险为夷”,所遇到的事故都是未遂事故,而有的人却很“倒霉”,成为事故的牺牲品。其实,幸运与倒霉并不是命中注定的,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自己把握的,而一个人有没有这种把握能力,很大程度取决他(她)拥有多少安全文化。

    大千世界,各种文化千奇百怪,不胜枚举,其中也不乏有许多垃圾文化。但请你记住,安全文化历史悠久,不可没有。

    安全文化是一种元文化。所谓元文化是人类进化过程首批创造的文化,是与人类创造自身一起而创造的文化。安全文化是人类自觉行为的产物,是追求安全和获得安全的结果。

    安全文化因其无形和无处不在,是融入在人们工作和生活中,影响着人们工作和生活,让人们自觉感受与遵守的一种环境和文化氛围。安全文化也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在这种力量感召下,能激发人们安全文化建设、关心他人、珍爱生命的安全理念,从而达到控制管理者和操作者不安全行为的目的。

    安全文化广义的定义是:在人类生存、繁衍和发展的历程中,在其从事生活、生产实践的一切领域内,为保障人类身心健康安全并使其能安全、舒适、高效地从事一切活动;预防、避免、控制和消除意外事故和灾害;为建立起安全、可靠、和谐的环境和匹配运行的安全体系;为使人类变得更加安全、康乐、长寿,使世界变得友爱、和平、繁荣而创造的安全物质财富和安全精神财富的总和。这是多么美好的文化啊!

    实际上,国家的安全、社会的稳定、厂矿的安全生产、全民的防灾减灾思想意识、公众的安全素质、环境保护、产品安全、生活与生存领域的安全等都涉及安全文化的范畴。安全文化是随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而产生的,并随之得到不断的创造、继承和发展。安全文化具有光辉的历程,并有各种文字记载,如安全文化史学、安全科学技术发展史学、健身长寿的灵方妙语、防衰抗老的衣食住行传世诸说等等。

    不言而喻,安全文化既不是当代某人的发明或创造,也不是谁的新论新说。人类总是向往着安康,这是人类的自然属性。没有人类的繁衍和发展,没有人民的实践和创造,没有人类社会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就没有当今的安全文化。

    安全文化寓于人类文化宝库之中,它不以人的主观意志而转移,是一种客观存在,是人类在生存的实践活动中,由集体的智慧和力量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给人类后代留存的瑰宝。弘扬、开发、利用和发展安全文化,使之一代比一代精萃、丰富、永世流传,是关系到人类发展、社会文明、国家兴衰的大事,也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永恒主题。

    安全文化教育是提高全民的安全文化素质的最深刻、最根本的方法和途径。以这种重要的方式来传播和继承安全文化,也是宣传和传授安全文化最有效的手段和极为普通的办法。通过安全文化教育就可以有计划、分阶段、按层次、有目标、系统地传授安全文化,提高全民的安全文化素质。

    安全文化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传授对安全的思维、认识和态度;树立安全的哲理、价值观、行为和道德规范;掌握安全科学的知识、技术、手段和方法;学习现代安全管理方法,建立与当代经济基础相适应的安全工作机制;宣传安全的伦理道德、安全行为科学、安全法制观点,从带有强制性的“要你安全”的方法,变为“我要安全”的行动;倡导和弘扬安全文化,动员和发动每个人、每个群体、每个单位、全民、全社会,实现自保、互救,提高防灾应急能力,建立安全的环境和条件,保障人民的安全与健康,教育全民、全社会要以生产领域的安全为基础,同时要特别重视非生产性领域的安全,尤其是生活与生存领域的安全等等。

    总之,只有以文化的方式,以文化教育的手段和途径,才能最深刻地启发人、教育人、影响人、造就人,通过安全文化教育来改变人的思想意识、思维方法,规范人的行为,树立安全文明道德风尚,确立正确的安全人生观和安全价值观,从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中,学习保护个人、群体的知识和方法,达到提高全民安全文化的目的。承然,大学生在校期间是被教育者;在未来,他们是安全文化的教育者和引导者,在提高全民安全文化素质方面将会发挥带动作用。

    安全文化教育是提高全民安全文化素质的根本途径。


https://m.sciencenet.cn/blog-532981-411269.html

上一篇:安全科普知识与趣事系列:(3)火车站站台上的安全线由来
下一篇:安全科普知识与趣事系列:(5)几则有趣民俗安全文化

3 罗帆 唐常杰 陈龙珠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05: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