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ter50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After50

博文

安全科普知识与趣事系列:(5)几则有趣民俗安全文化

已有 8745 次阅读 2011-2-10 08:29 |个人分类:安全科普|系统分类:科普集锦|关键词:学者| 民俗, 故事, 古人, 安全文化, 祝语

安全科普知识与趣事系列:(5)几则有趣民俗安全文化

    中华几千年古老文化,始终贯穿着安全这一主题。人们避凶喜吉,求福求正,就是对安全的重视。古人做什么事情,首先最关心的是做这件事情有无风险,不是四平八稳的事情是不情愿做的。所以出门要预测、看天气、问风寒;修房造屋要看风水,破土动工要看时辰;婚配要看“八字”,迎娶要择日子,以待良辰吉日等。几乎所有的行动都要事先知其吉凶,吉者可为,凶者不可为,或改日改时再为。这些都是数千年沿袭的民俗安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不是说这些习俗都可以提倡,但也不能说它们都一无是处。这些例子说明古人的安全意识不是太差,只是不太科学而已。其实,民俗安全文化是一种资源,人们可以换一种思路去对待它,科学地利用它,适时将科技与民族文化相融合,兴许会变消极因素为一种激励安全的动力。

    1.为什么古人信奉“生辰八字”?

    推算“生辰八字”,是我国古代算命者用来推算人生祸福吉凶的习俗方法。人的出生年、月、日、时的相应的干支,古人称作“四柱”。“四柱”的天干地支共八个字,每项两字,依次排列。如“甲子”(年)、“乙丑”(月)、“丙寅”(日)、“丁卯”(时),这就是所谓的“八字”。然后找出其所属五行(水、金、火、木、土),再判断其相生相克的关系,即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再根据八字所属的相生相克来推断其祸福寿夭、嫁娶姻缘。

    民间信奉“生辰八字”的习俗,首先,“八字”能预测未来结果如何;其次,“八字”能判断事物产生后果的前因是什么。这两方面的共同目的都是趋吉避凶,以迎合或满足问“八字”者向往幸福、追求人生吉祥如意的心理。在人们无力支配自己命运时,职业算命者便得以乘隙而入,从而左右着人们的精神生活。

    2.为什么许多人迷信占卜?

    “占”,观察之意,“卜”是以火灼龟壳,根据其出现的裂纹形状,预测祸福吉凶。这种古老的迷信方式,代代相传,逐渐成为一种专门的“学问”。宋代邵雍著有《梅花神数》,人称奇书。清代胡煦撰有《卜法详考》整整四卷。民国以来什么“奇门遁甲”、“麻衣神相”、“六壬文王课”等书更是充斥市场。而以“张铁嘴”、“小神仙”、“赛诸葛”为名的测字先生,算命瞎子,卜卦真人简直多如牛毛。他们凭借三寸不烂之舌,把臭的说成香的,死的说成活的,吹得天花乱坠,使人信以为真,让人把钱乖乖送到这些占卜人的手中。

    上述迷信也是都是利用人们希望趋吉避凶,以迎合人们追求人生吉祥如意的心理。

    3.为什么旧时要给孩子穿“百家衣”、“吃百家饭”?

    旧时,在民间有一种风俗,就是在孩子出世以后,不少家庭要给孩子穿“百家衣”,吃“百家饭”。这种习俗多流行于汉族地区。在民间,这种以给孩子穿百家衣、吃百家饭为孩子祈求保佑的迷信习俗还有多种表现形式,如旧时流行“穿虎头鞋”,这种虎头鞋以黄布精心制作而成,鞋头绣一虎头,虎额绣一“王”字。俗信认为小孩穿上这种虎头鞋可以为其壮胆、避邪,同时也含有祝福孩子长命百岁之意。

    以上这些习俗,都有企盼孩子日后顺利,健康成长的美好愿望。从根本上讲,这是人们在医药水平不发达的情况下,在自然面前没有力量的表现,总认为人的吉凶祸福是冥冥之中被神秘力量所支配,也反映了人们追求健康长寿的美好愿望。

    4.为什么旧时要给孩子佩带长命锁?

    在我国,不少人家在孩子出世以后,要给孩子佩带一个锁片,俗称长命锁。逢孩子满百日或周岁,在收到的贺礼中,也少不了这种锁片。这是长期流行于汉族地区的一种习俗,用来祈求祝福孩子易长易大。给孩子佩带长命锁、百家锁,虽然主要目的在于为孩子祈福祛灾,但这毕竟是一种迷信的俗术。

    5.为什么古代人崇拜行业保护神?

    各行各业,各种不同的经济团体中都有自己不同的崇拜偶像。不同职业衍生出种种不同的神灵,在那些世代传承的流动性工匠职业群中,这种行业性崇拜特别发达。如瓦木石匠奉鲁班为祖师爷,制陶的人奉范蠡自为祖师爷,蚕农敬重蚕神螺祖,裁缝信奉黄道婆,医生信奉伏羲、神农、扁鹊,捕鱼人以妈祖为水神,乐工奉孔明,理发师奉吕洞宾为祖师爷,甚至行窃者也有行业保护神宋江等等。尽管行业神的由来有多种原因,但其中之一包含着祈求行业平安和发展。

    6.为什么旧时矿工忌讳老鼠搬家?

    矿工最忌老鼠搬家,看起来这是一种迷信,其实不尽然。井下时常会发生冒顶和推倒掌子面的不幸事故,这种人不易发现的周期性压力冒顶,老鼠特别敏感,发现鼠群集体迁移,即是事故的预兆,祖祖辈辈生活在井下的矿工,摸索出老鼠的生活规律后,代代相传,这样就形成了矿中关于老鼠的忌讳。

    如今,在我国南海地区酒席上,人们吃鱼时,把一条美味的全鱼朝上的一面已被剥尽后,当要翻鱼的另一面吃时,却愿意把“鱼翻过来”说成把“鱼顺过来”,因为说“翻”字时总会联想到翻车、翻船。

    在我们的日常交往中,总有祝愿平安的用语,尤其是过年过节用得更多。在彼此的通信往来里,早已经成为固定格式的书信结尾。但是今天的使用,与其历史渊源相比或许相去甚远,有时仅仅是一种客套话。



https://m.sciencenet.cn/blog-532981-411544.html

上一篇:安全科普知识与趣事系列:(4)安全文化
下一篇:安全科普知识与趣事系列:(6)安全思想也需拿古人说事

1 唐常杰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11: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