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anyewei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uanyewei

博文

做饲料的切勿做食品

已有 2321 次阅读 2013-1-6 11:40 |系统分类:科普集锦|关键词:学者| 食品, 饲料

 
瑶 草

  据《新京报》、《长江日报》、《齐鲁晚报》等媒体披露,中国地质大学硕士生纵瑞文为一套100册的大型科普丛书纠错,仅仅审读其中一册的化石图片,就发现了十余处错误。据报道,此套丛书从2007年开始策划,中国科学院40多名硕士生根据提纲撰写,十多名博士生审稿,最后还有院士把关,历时3年完成。报道还强调,该出版社是国家一级出版社、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此套书每册的封面都标明“林静”编著,丛书策划人解释道:“林静是一个笔名。”
  如果此丛书的编写确实有如此豪华的阵容,为何封面、扉页都无注明,而要另编出一个毫无名气的笔名呢?这并不符合市场宣传的规律。笔者从此套书中抽检两册,将其中内文部分随机调出几句话在网上搜索,都可以搜索到大致雷同的科普文字。此套书出版于2012年,而网上这些文字出处的页面创作时间是2010年之前,显然这是一套剪切拼凑而成的图书。很难想象,中国科学院的硕士生和博士生用这种方法写作。
  笔者看到,该出版社的网站上介绍该社“出版物以社会建设领域的图书为主体,以城乡社区居民读物、老年读物为重点,涉及社区建设、社会工作、社会组织、社会救助、社会事务、减灾救灾、社会福利、优抚安置、慈善和社会捐助、行政区划和地名、边界管理、难民安置、新农村建设等业务范畴和社会、老年、政治、法律、文化、经济、民俗、历史、文学、教育、农业、伦理、哲学等学科领域”。作为一家仅有80余人的出版社,科学普及类图书并未列入该社主要经营范畴,那么100册规模的大型科普丛书,涉及生物、地质、天文、物理、气象,甚至环境保护,策划立项是怎样通过选题论证的呢?
  许多出版社转企改制之后,大大拓宽了自身产品的经营范畴。而品牌拓展是有一定规律的,应该鼓励以强势项目为核心,以某领域专业人才引进为前提,拓展此领域图书品牌。绝非以市场为指挥棒,盲目追求一时之利。曾有一段时间,方便面风行一时,饲料加工厂也引进方便面生产线。给人吃的食品和给猪吃的食品,制作标准是不同的,当然很快就销声匿迹了。某些少数民族出版社看到世界名著能赢利,就一窝蜂推出世界名著系列,结果《飘》的封面上挂着奥斯卡·王尔德的照片,张冠李戴。社里的编辑不具有此方面知识结构的情况下,大型图书项目强行上马,文学类的校对不能读懂科技类的稿件,古籍类的编审也无法理解外国名著,起不到把关作用。纵然这些出版社具有悠久的历史,本领域的图书独树一帜,但在全新的领域中,过去的经验很难派上用场,徒叹奈何。这样不仅没有达到品牌拓展的目的,反而稀释了自己的品牌,读者对其图书产品的质量也产生了质疑。
  



https://m.sciencenet.cn/blog-535279-650123.html

上一篇:重磅专访“代笔门”当事人之挑战者
下一篇:蒸汽朋克赢在混搭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01: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