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大诚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dc1947 交流思想 交流文化

博文

“礼失而求诸野”

已有 4065 次阅读 2014-7-14 07:39 |个人分类:谈天说地|系统分类:人文社科|关键词:学者| 研究, 文化, 农村, 语言, 传统

“礼失而求诸野”

我写了一篇《青与蓝的“命运转换”》,其中说到蓝字在中国古代使用较少,而今天大家都确定无疑地认定的蓝色,是西风东渐的结果。

文章发出以后,网友寒寒豆先生在评论中说起在胜浦传统方言中没有蓝色这个概念。他说:“记得小时候,蓝是从语文课上学到的,一篇叫《蓝树叶》,讲同学之间不肯借彩笔,只能用错误的蓝笔画树叶。我从小的母语环境里, 大人几乎都不说蓝色,也不太理解这个颜色。他说,他在2013年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胜浦语言的色彩系统》说到过这个问题。

寒寒豆先生是80后,比我年轻三、四十岁之多。我在城里长大,在启蒙的时候,我就知道“蓝色”,因此,以为有蓝色是天经地义之事。他在郊外(胜浦位于苏州与昆山之间,那里过去是苏州郊区最偏远、闭塞的农村地区,当然,如今属于著名的苏州工业园区,完完全全的今非昔比),他那里当年就没有蓝色这个概念。

无论是语言文字还是思想概念还是传统习惯,在城市,容易受到其他地方和国外的影响,变化非常快。有很多在城市消失了的或者被“污染”了的东西,却可以在农村找到一些遗存。这种现象古人就看到了,他们说:“礼失而求诸野”。所以,许多文史研究工作,都还是要更加注意农村如今,农村的开发飞速,不但房子拆了,耕地没了,街道变了,人的语言、思想、习惯都在飞速发展。有人呼吁保护古村落、保护古建筑。我看,对于农村的文化、语言、风俗习惯等方面研究和记录也是一项值得注意的工作。这方面的工作与拍一些古建筑、古村落、传统器物的照片、保护一些实物等相比,更加“虚无缥缈”、更加“难见实效”。但是,如果没有人去做这些工作,一旦时过境迁,让后人来做研究,就更加困难了。

寒寒豆先生在语言、民俗等方面都做了很好的工作。征得他的同意,我把他的《胜浦语言的色彩系统》一文转载如下,请大家欣赏。

原文在于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6b12a5fb01015lvc.html

[原创]胜浦语言的色彩系统 (作者寒寒豆)

(2013-02-27 05:19:43)

标签: 苏州方言,胜浦方言苏州话胜浦话颜色系统

   今天,科学性描述色彩,一般用红橙黄绿青蓝紫,或红橙黄绿蓝靛紫7色系统来表达,但是方言的色彩空间和表达方式,是不同的。

   在家乡,描述颜色通常是5色系统:红黄绿青紫,要更细化一些则用嫩绿、深绿、藏青这些描述性的词语。

   注意,没有蓝色!

   蓝色,一种重要的颜色,但在家乡传统词汇里,几乎是没有的。蓝色作为书面语言而存在,即使我80后出生的人,蓝在生活口语里仍然是小心使用的。对老人来说,几乎不说蓝,很多老人听不懂蓝是什么颜色。若你去问胜浦老人,天是什么颜色?回答要么是青色,要么是绿色,不会告诉蓝色。

  5色系统,无蓝,不少方言亦此,原因可能是,上古红、黄、绿、青、紫都是色彩词,而蓝是草名,成为色彩词是后来的事情。

   

 

胜浦语言的标准色大致可以这么表达:

红:傍晚太阳的颜色

黄:果实成熟的颜色

绿:草的颜色

青:深秋天空的颜色

紫:皮肤刚淤血时的颜色

 

寒寒豆

 

 

 



https://m.sciencenet.cn/blog-612874-811479.html

上一篇:青和蓝的“命运转换”
下一篇:讲张与讲章

6 武夷山 张庆费 尤明庆 郑永军 刘光银 Vetaren11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7 04: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