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桂华的活动构造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gh 活动构造,也许就在你身边,也许哪天要了你的命,也许……

博文

面对地震:震灾表达及减灾对策分析

已有 3545 次阅读 2010-5-6 16:18 |个人分类:地震|系统分类:科普集锦|关键词:学者| 地震, 震灾, 减灾对策

 
本人不是专门从事地震灾害方面研究的,但是参加过汶川地震灾害评估,下面仅根据个人认识对震灾进行简单分析,中国地震局下属单位有相关的灾害评估的研究成果,并有相关的评估标准,其它部门可能也有相关研究,这里只求起到总体认识的作用,仅供参考。
 
一、地震灾害分类表达
专业的分类是如下:地震灾害损失分为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和救灾投入,经济损失分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直接经济损失包括房屋建筑、室内外财产、生命线工程及其它工程结构重大工程设施、大型企业设备损失。
简化分法:震灾总损失可以分为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两部分,
直接损失又包括人员损失、房屋建筑物损失、生命线工程损失、室内财产破坏损失;
间接损失主要是由于地震导致正常的社会经济活动受到影响而产生的经济损失,可以理解成震灾对正常经济和生活的影响,一般比较难以简单估计,这里不讨论。
直接损失中和普通老百姓密切相关的是人员损失、房屋损失和室内财产损失,其它各项在此也不详细介绍。
人员损失分为死亡人数、重伤人数、和轻伤人数;
房屋建筑物损失可以分为不同建筑结构(可分简易房屋(砖木、土木)和非简易房屋(框架、多层砖砌))、不同破坏程度(可分为基本完好、轻微破坏、中等破坏、严重破坏和毁坏)。
室内财产损失一般在房屋中等破坏以上才会产生。
 
二、地震损失间的相关性和影响因素
一个地震会形成一定的影响范围,即空间分布,主要取决于震级大小、发震构造性质与展布、震源深度等。一般用地震烈度图表示。也就是说,不同地方的受灾影响不一样。同样结构的房屋在不同位置的破坏程度可能不一样。
而在同样地点(即受地震影响一致)的不同结构类型的房屋的破坏程度是不同的。请注意,这就是房屋进行抗震设防、采取达到一定抗震性能的结构。
人员的伤亡绝大部分是房屋发生毁坏或者严重破坏时形成的。换句话说,房屋的破坏情况又决定了人员伤亡和室内财产损失。
 
三、震灾损失的减灾对策比较
通过上述直接灾害损失分析可以比较不同减灾策略的有效性:
1、地震的准确预报
地震的准确预报,人们可以提前躲避危险,包括地震预警等可以提前关闭生命线减少次生灾害。人们也许能提前转移部分室内外财产。但是,对于房屋损失、大部分室内外财产没有任何减灾效果。影响准确预报的因素很复杂,至少现在看来还没有从物理机制上研究清楚,可能需要的工作包括发震区域、发震断层的判定(缩小目标区域),前兆观测网络的建立(地面的、地下的、空间的),有效的前兆信息与地震的关联机制等……
2、抗震设防
抗震设防简单的理解就是在特定烈度区域建设能够抵御相应烈度的房屋和工程设施、生命线工程等,房屋至少达到抗倒塌。从前述分析可以看到,有效减少房屋的损失就可以显著地减少人员伤亡和室内外财产损失。
烈度区划简单讲就是在震前估计地震影响的空间分布。根据不同时期的研究成果已经制定过三代全国性地震区划图,目前(十一五期间)正在修订新一代区划图。重点工程都进行单独的地震危险性分析,十五期间有二十个大城市完成活动断层探测和地震危险性评价。区划的目的就是根据地震危险的空间分布进行相应的抗震设防,既起到抗震作用,又根据现有的经济条件不要盲目提高设防等级。
3、抗震救灾
救灾的减灾效果可能只能在于减少人员死亡,对于房屋损失、室内外财产损失没有有效减轻。所以,救灾只能以人为本,是最后的办法,是补救性措施。救灾的成效的影响因素包括灾害的快速判定、救灾设备等力量的效率等。同时,从前述损失分析可以看到,救灾的投入间接的增加了地震的损失,即以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损失换取人员伤亡的损失。
很显然,将所有的地震损失归结为没有有效的地震预报是很极端的。
 
四、两个常见问题
1、为什么预报不了地震却有可能知道某个地方会不发生地震?
在非发震构造区一般不会发生地震,即在特定地区在任何时间都不会发生任何大小的地震,所以不存在预报的面临的时间估计问题,更不存在大小估计的问题。所以,某些辟谣是合理的,但是受地点的约束,即发震构造的控制。
2、灾后重建一般都没有地震局的事情了,新闻报道重建规划单位中一般没有地震局,为什么?
这个问题应该向地震局以外的部门问,但是很容易从上述判定它是否合理,因为抗震设防与区划密切相关,否则可能造成盲目设防浪费或者毫无设防使悲剧重演。
其它?……
 
版权所有,请勿转载,欢迎链接。


https://m.sciencenet.cn/blog-73355-320605.html

上一篇:面对地震:不能让无知继续(对科学网的两篇骇人博文的分析)
下一篇:面对地震:汶川地震两周年暨第二个防灾减灾日

2 陈龙珠 魏东平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9 19: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