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源草亭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l70544

博文

公派访问学者:半年高校+半年企业,完美组合?

已有 5076 次阅读 2010-1-6 22:39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学者| 企业, 高校, 访问学者, 留学计划

国家公派留学美国的前前后后

[前言]

 

    到今天为止,我已经可以预见我还哪些流程需要走、大约可订什么时间的机票。我感觉,终于快要熬到头了。

    但是,上午去学院国际化办公室申请出国审批时,工作人员好心安慰我说“这还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呢”。

    天啦,回想来时路,已经感慨万千。经君一提醒,似乎长路还漫漫。

    我脑海中有限的容积定不足以记录获得留学机会的方方面面(尚不包括留学申请,那似乎是最简单的开端了),即刻决定,抓紧记录,给大家共享,以提高效率,实现预期目标。

主题1:公派访问学者:半年高校+半年企业,完美组合?

20097月)

自从收到国家留学基金委的“留学资格证书”,就开始划算如何利用这一年的时间取得更大收获。

我的科研方向被自己也被同行高人定位为基础应用研究,而非纯理论、纯基础的研究。在若干年的科研经验中,我深切感受到从工程实际中提出问题的重要性,否则问题不明确,磨了半天枪、装满一膛子弹,却不知道靶子在哪里,一顿乱射,人力、物力都白费。因此我希望既能与最前沿的研究队伍进行交流,又能见识最先进的工程现状。于是,我的理想访问模式将一年分为两个半年,分别在高校和公司,公司当然是指它的世界一流的研发中心。

    我很幸运,分别顺利得到这两方面的邀请。一方面是由于国际合作科研项目的机会,公司邀请我访问半年,增进相互了解,期间还可以得到相关培训;另一方面,得益于前辈的推荐,一位正值壮年且在学术界很活跃的教授热心支持我的访问。

但是,半年高校+半年企业的组合并不是个所有人都认可的好方案。我将其间的讨论和争议记录下来,以供后来者参考。

公司最开始希望我能访问一年。我的理解,一方面出于对我的信任(我为此自豪,也十分感谢为我获得信任做出努力的朋友和同事们),他们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和熟悉后,我应该可以胜任一些岗位的工作;另一方面如果我得到了培训,当然应该回报公司,时间长一点,贡献多一些,这是应该的。由于我考虑到回国后还将继续在高校“混”,必须在学术上有所长进,而我在这方面正十分欠缺,因此坚持留下半年时间感受美国的学术氛围,学习其研究思路和方法。公司领导对我表示理解(从美国人直率的文化中,我感受到了真心的理解。毕竟这是个从领导到员工都是博士的研究团队。这种理解让我感到轻松,我心存感激!)。于是双方认认真真开始了半年的计划。

关于学校半年,美教授一直都支持,因为大多数中国政府资助的访问学者在美国不拿教授的钱,不教授的活,仅仅交流而已,轻松自由,我想他可能也认为不违法的事情我尽管去做吧。后来有个问题在我们三方进行了严肃讨论,关于知识产权。公司担心我在学校的交流内容涉及到我在公司的工作内容,可能泄密,也可能在学校交流时会形成新的IDEA,那么这个知识产权会属于学校还是公司呢?教授认为我们在学校交流不要涉及那些公司具体的事情,仅讨论些普遍意义的、学术性的规律,明确表示不愿介入这些事宜。这样知识产权仍然属于我的中国学校和公司共有,应该明晰了。

还有些学术界的朋友不认为公司能提供良好的学术氛围,公司就是公司,公司干工程,而不是学术,而我的主要任务应该是学术。这些朋友完全为了我好,从国内高校的发展来看,学术水平迅速提升,大量引进海归,他们在国外已经训练形成了深厚的学术背景。如果我这样的土鳖不抓紧奋追,和他们的差距将越来越大,未来不再有希望。一年时间本不长,还压缩成半年,啥也作不出来;啥都想干,结果只能是:啥也别想干成。

唉,熊和鱼掌,焉可兼得?放弃半年正儿八经的研究时光,应该可以得到对这个行业更全面的整体认识,能更准确地定位自己的研究现状,能够更自信地制定下一步研究计划(说实话,以前经常碰到质疑:你们做了半天,国外早就有了。哪怕没有,走向颠峰的脚多少有些软。现在有了面对面交流的机会,这份自信应该可以扎根心底)。

仍然坚持我的组合方案,仍然认为它适合我。

不时听说一些访问学者在美国虚度一年、收效甚微,种种原因,情非所愿。我希望通过认真思考、选择和合理组合,可以不再延续无奈、无聊和虚度的故事。



https://m.sciencenet.cn/blog-68221-284853.html

上一篇:实验室建设点滴
下一篇:公派访问学者:高校+企业组合的签证波折

1 曹聪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19: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