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村游民 trespassers will be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uocun     在信息时代的思想雷区     慢慢走慢慢看慢慢聊

博文

告别“虚拟”,拥抱现实(之三.1)塌缩的空间

已有 3717 次阅读 2010-7-24 12:19 |个人分类:计算哲学|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空间, 现实, 虚拟现实, 虚拟, 赛博空间

[在外头旅行,写得短一点。这个“之三”就分几次完成吧。]

前面说到,“虚拟”这样的说法流行,是因为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历史性转换,带来了很多以前没有的事物,新的交互方式,扩张了世界的本体现象域和人 的生存环境,同时也扰乱了我们熟悉的传统事物的范畴。然后,当我们不假思索地把传统事物、现象、方式、范畴等等设定为更真实、更本真、更完善,就难免把新 的事物、现象、方式、范畴等等视为虚假的、仿冒的、有缺陷的。

这些天翻地覆、沧海桑田般的历史性转换虽然极其容易让人困惑,但其中的一些基本方面还是可以说得更具体一些的。

(1)首要的一个方面是在空间关系上。从电报到电话,从广播到电视,从远程终端到视频聊天室到Second Life和魔兽世界,空间上的分隔,不再如以前那样绝对地隔绝实时交互。当信息的传递依赖于物体(或者说原子)的传递时,空间分隔就只能以快马加鞭的方式 运输写了字的纸张那样的方式来克服;而物质的转移是要受到相对论,甚至基本的牛顿力学的制约的:加速、减速、在阻力下保持速度都是费时费力的事情。(驿站 是那个年代的典型,而烽火台则是例外。)而当信息的传递以比特的流动(或者说是电磁场的调制)为基础时,信息的传递不再预设物质的转移。基本的限制变成了 光速、信道带宽(与调制方法、编码方式和信道噪声水平等等有关)和编码解码速度。环绕地球的实时交互成为可能。空间似乎塌缩了。

麦克卢汉的“地球村”(global village)的说法,就是在说实时信息交流带来的空间塌缩。跟地球另一边的朋友在网上碰个头,甚至比在一个实际的村子里从村这头走到村那头还容易,消 耗的能量还要少得多。不过,今天村这头联络村那头,也多半会用手机了。(当然,准确地说,所谓“空间塌缩”只是相对于传统的那种信息交流依赖于跨越空间的 物体运输而言的:如果我们仍然按照物体的传递来想象比特流,那么在今天的数字实时远程交互情形下,极大的空间分隔对于交互的影响真的是很小,通常只是增加 一点点延迟,空间就好像“塌缩”掉了一样。)

这种“塌缩了的空间”,似乎正是“虚拟”容易登场的地方之一。

举个例子,当你和我在Skype上视频聊天的时候,两个人都没有旅行到对方的一边,然而你确确实实看见了我的一举一动,我确确实实听到了你的一言一语。相对于传统聊天的那种必须面对面、处于同一物理空间的前提,空间真的似乎”塌缩“了。你我似乎真的相遇了。然而,你我又并没有在传统意义下那样相遇,并没有同时共处同一空间。那么,难道不可以说:你和我在赛博空间里虚拟地相遇了,或者你是在和虚拟的我聊天,或者你和我在虚拟地聊天,如此等等?当然可以。而且,“虚拟”在很多时候似乎正是这样用的。

可是我觉得“虚拟”用在这里并不合适。因为这里并没有什么东西是假的、不真实的、或者只是似乎的。尽管在我们俩之间的时空关系下,在过去是不可能有聊天发生的,然而我们现在确确实实、实际地聊天了,只是所用的方式和所处的时空关系与传统不同而已。

https://m.sciencenet.cn/blog-453866-346889.html

上一篇:世界是连续的,还是离散的?神学篇
下一篇:电脑人心 之 引言(八)成绩单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4 00: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