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源草亭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l70544

博文

访学归来再读《围城》

已有 4053 次阅读 2011-2-27 22:29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生活其它|关键词:学者

访学归来再读《围城》

2011-02-27

    访学美国一年,上小学的儿子顺带留学一年。艰辛与快乐呼应,疲惫与舒坦交织,想起一句流行in 语:“痛并快乐着”,不十分确切,但是百分之八十表达了那个感觉。

    归国,下飞机,从步出“国际接机”大门起,我的体力、精神全线瘫软,儿子、行李和我自己毫不客气地交给老公和在家等候的公公、婆婆。

    好在他们并不以“归国留学人员”来期待我,只是让我放松一切手脚,好好休息。我一个人带着儿子在美国,真可谓在异国他乡,人生地不熟,一切靠自己。工作要做,自己和儿子的衣食住行得安排得密不透风(不能有任何漏洞的是时间安排,年幼的儿子容不得半点闪失),确实是累了。

    休息,却不能总睡觉,就去挑几本闲书看看。家里的闲书还真不少,书架上一排排的,一眼扫过去,不知怎么的,挑中《围城》。

一、回 

    这本书有名,在我还不知道主人公方鸿渐买了克莱登大学博士文凭的时候,我还曾为自己知识面不够宽而颇觉羞愧。所以,很多年前看过,印象深的是方鸿渐的恋爱之路,有承父母之命却英年早逝的周家小姐、逢场作戏的鲍小姐、单方面中意自己的大家闺秀兼才女苏小姐、自己一见钟情对方也似有情意却屡遭误会终至无果的唐小姐,最后与相貌平平、家境一般、学历中等(大学)、朴实贤惠的孙小姐修成正果,共同享受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平淡,还要面对琐碎中时不时跳出的挑战。

    为什么叫“围城”呢?方鸿渐的情敌 —— 赵辛楣 —— 的哲学家朋友褚慎明知道,大哲学家罗索曾引用过一句英国古话:“结婚仿佛金漆的鸟笼,笼子外面的鸟想住进去,笼里德鸟想飞出来,所以结而离,离而结,没有了局。”留洋博士苏小姐补充:“法国也有这么一句话。不过,不说是鸟笼,说是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

    我现在对婚姻其实已有了自己的体会。婚姻,不一定就是围城。若把它想象成围城,则进去了想出来,出来了还想进去,想的总不是自己所处的,身和心不在一个地方,于是,纠结有此生,郁闷由此生。而且,不管是进去或出来的想法甚至于行动,都难免费力劳神,何苦来着?婚姻需要细心经营慢慢体味,已婚者想已婚事,未婚者想未婚事,死心塌地,久而久之,少烦忧,多快乐。

    当然,围城故事是很好的饭后谈资,轻松诙谐,情节时而动人,时而可笑。类似的谈资可谓前见古人,后见来者,不过,主人公千万不要是我自己。

二、再 

    再读《围城》,倒是十分关注七十年前留学生的生活、经历和心态。方鸿渐、苏文纨、赵辛楣、曹元朗、高松年都是“老一辈”归国留学人员,我现在好歹也留学归国,对同道人的命运自然多几分关心。比较当年与现在,社会制度完全不同,价值观与生活方式必迥异;而人生终归柴米油盐酱醋茶,历史和现实当有些相似。相似之处,姑且一定程度划入普遍规律。

    方鸿渐来自一乡之望的家庭,长子,他承载着全家(包括未婚妻家)的期望,自费(未获奖学金支持)留学欧洲四年,生活懒散,兴趣颇广,换了三个大学:伦敦、巴黎、柏林。现在有好多家境较殷的小孩在美国、欧洲各流大学攻读学位(本科、硕士甚至博士),比较那些自费但有奖学金的留学生,他们出手阔绰很多,手机用iphone,出行驾中高档车,时不时家里还对他们没有家人照顾的苦日子特别来慰问。看样子,送小孩出国留洋以期光耀门楣在70年前就是有钱人家的一条出路,二十年前,国家改革开放之后,这条路径又逐渐畅通,越来越多的小留学生正为欧美教育贡献着高昂的学费。

    苏文纨从里昂大学拿的博士,她父亲是政务院参事。高官自然高瞻远瞩,在女人识字的都很少的年代把女儿培养成一留洋博士,其勇气可慨可叹。当今的官员眼观四向、耳听八方,为了后代的前程,不少将子女一个个送到欧美澳名校留学,公务员名义收入不高,绝难支付高昂的学费,于是昧心敛财不幸落入法网的新闻不绝于耳。看到美国一帮帮小留学生们,揣度他们家里非富即贵,这现象并非今天如此。自从世人公认欧美等国技术比国内先进,只要有条件的父母,便不遗余力地给孩子提供超人一等的教育条件,从古(留洋是否从洋务运动始?不是很古)至今,人之常情。

    回国之后,留学生们使出各路解数找工作,寻找机会报效祖国。高松年是老一辈科学家,当时的二十几年前在国外研究昆虫,已有机会聘为国立三闾大学校长。那时候,“大学校长分文科出身和理科出身两类,文科出身的人不易得到校长的位子”,对文科出身的,往往仕而不优则学,而对理科出身的,则学而优则仕。不知道那时候有没有管理学科,如果有,属于文科还是理科呢?曹元朗成为苏文纨老公,凭着老丈人的举荐,做了体面的“战时物资委员会”处长。苏文纨料想应该在家做太太,可能因她才学颇高,总不安分,做些走私货的生意。赵辛楣是高松年的学生,受其聘任政治系主任,后来发生不愉快,赵辞职,托重庆的朋友找到工作,赵辛楣的父亲是苏文纨父亲的旧僚,具体不详,但是想必有些社会地位。相比较之下,方鸿渐的父亲充其量是个乡绅,其能力难以覆盖洋博士的活动范围,因此,方鸿渐的工作机会显得少、小、弱。他先靠了未过门先死的媳妇,在丈人家的银行做小职员,早晚上下看丈母脸色;然后意外或赵辛楣举荐(赵自己不愿去,才推荐方,本意要方离开苏)到深山壁野中的三闾大学任教;赵与高矛盾而辞职后,方竟没拿到续聘书,怏怏回上海,去一报馆,薪水极低,家用支出只靠太太孙小姐。小说结束时,诸多不愉快的家务琐事摆在方面前,让人不由得担心围城之中的方和孙将有冲出围城的冲动。

    留学归来受器重的机会应该多些,不过最终靠的还是实力。方鸿渐在欧洲疏懒四年,换三个学校,见识增多,学识未长。未回国时,《沪报》已有超过事实的报道,可见当时社会对洋博士的崇拜。刚回国内,被大小记者包围,省立中学校长立即登门造访,邀请讲学。可惜,方博士大放阙词,大讲西洋之“鸦片”、“梅毒”,这是两个最放不上台面的主题。之后,方博士的观念成为笑柄,才识受到质疑,只得屈居丈人家银行做小职员。如果方博士趁此机会造势成功,接下来就业、地位估计不成问题,可是他过于才疏学浅,至于没有抓住这个上好机会,之后就流于平常人了。

    方鸿渐最出名的恐怕是买了张克莱登大学的假文凭,不过,和当今不少买以致用的洋博士比起来,我认为方鸿渐真是个淳朴、诚实的好人。他被殷切期望博士毕业,碍于丈人情面,买了张假文凭应付。不过,他从不在公众场合宣称自己的博士学历;如果别人提起,他会很不好意思地敷衍而过;对于苏、孙等朋友,他坦然相告;在他求职时,他并不将虚假的博士经历列入,以至于教授降职为副教授。方鸿渐聪明,瞒、骗能支持多久呢,像同是克莱登大学毕业的韩学愈,为了掩饰作假费尽心思,娶个奇丑的洋老婆增加自己的洋性,并有天生的口吃来显示自己的诚恳,发现方鸿渐是校友,竟然两腿发软。这样学历高了,生活品质全面下调,值得吗?

三、读 

    看完《围城》,担心钱钟书是方鸿渐的原型,特有找出杨绛作品《我们仨》,仔细检查他们的留学生活。他们是公派,准确地说,钱老先生公派,杨先生作为家属陪读。钱先生获得牛津文凭,不过是学士,他已不愿浪费时间攻读博士学位,更愿意用有限的时间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这个,我想是另一种真才实学的典型,恐怕现在社会不太有了吧。国际名校的博士文凭正成为回国求职的敲门砖(至少在目前高校已风行),谁肯同样花几年时间随心所欲却不要烫金的文凭呢?妄自猜测,钱先生大约当时看透文凭,才塑造一个买文凭却无真才实学的方鸿渐,只是塑造得还不够,买了干嘛不用呢?要是拿来用的话,故事恐怕更精彩。

    钱先生和杨先生历经风雨,一生恩爱,不知他们恋爱自何时始,但是留学期间经济不宽裕却互相照顾而充满快乐的日子一定是二老幸福生活中重彩之笔。当时他们还是小两口,一个人的奖学金,支付两人在牛津的花费,牛津学费昂贵,杨先生只得放弃学位而做旁听生(又一重才学不重虚名的决定,虽然后来获得巴黎大学学位)。二人生活自理,寻租房子,学做红烧肉,继而举一反三,用文火做红烧牛肉、羊肉等等,煮鸡蛋热牛奶,其乐融融。现在的留学生仍在上演同样的故事,在先进国家、知名大学学习的同时必须学会照料自己的衣食住行,如果小两口共同奋斗,那真是令人羡慕至极,幸福如钱杨了。我带着儿子,处理了除自己之外的小学入学、小孩就医、以小孩为中心的周末出游等诸多事务,平时自己上大学,儿子上小学,早送晚接,不得差池,偶有要事,还得找熟人托朋友,花钱能处理的已认为是世上易事,日日祈祷别摊上花钱也枉然的倒霉。一年下来,儿子在呵护中成长,我在磨练中成熟,母子在相依为命的格局中情更郁浓。

    钱先生从清华派出,是有真才实学之人,但是回国工作并非一帆风顺。清华母校对他的聘职还颇有些周折,虽然一直期待,但是一九三八年回国,直到一九四九年才接到清华的聘书。原因可能有钱先生不谙世事,不慎得罪人,也可能是别的自己不易意识到的因素。总之,即便是钱先生,才识公认,且拿到国外文凭,回国找个称心如意工作也并非理所当然,唾手可得,还得托同学、拜老师、积累工作经验,当然还要看机会。怎么和现在那么相似呢?记得十几年前,听说某人发达了,会有条理由“他送***国回来的”听上去冠冕堂皇,那时候大约出国的太少,回来的更少。现在,这条理由的效果已大大折扣,在国际航班大增且班班爆满的今天,折扣当属情理之中。

    访学一年回来,再读《围城》,得出这么长的体会。今后还要经常国际交流,若干若干次出国访问后归国,那时又会得什么体会呢?



https://m.sciencenet.cn/blog-68221-417174.html

上一篇:中国小孩上美国小学 —— 入学的经历

2 王修慧 曾庆平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5 14: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