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drdlzy 每个故事都和你有关……(本人现居济南,供职于某杂志社,编辑。邮箱:sdrdlzy@163.com)

博文

“我的中国梦,就是法治天下”

已有 2076 次阅读 2011-11-28 14:24 |系统分类:人文社科|关键词:学者| 读书笔记, 《沉浮与枯荣》, 江平

“我的中国梦,就是法治天下”

——我读《沉浮与枯荣——八十自述》

李宗彦

    好的传记回忆录是一个时代的细节。正是由于一个个的人物,历史才变得血肉丰满,多姿多彩。《沉浮与枯荣——八十自述》(江平口述,陈夏红整理,法律出版社)就是这样一本传记。该书记述了江平先生1930年至2010年的八十年人生历程。《自述》名列影响日隆的深圳读书月第11届年度十大好书榜首,并是唯一年度推荐作品。吴敬琏说:“每一个向往富裕、民主、文明中国的中国人,都能从这本书中获得关于中国现代史的生动知识和人应当怎样生活的人生教益。”这是一本值得每一个关心中国法治进程的人认真阅读的书。

    江平是中国政法大学的老校长,法学教育家,法学活动家,于1988年—1993年任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他参与了改革开放后我国的许多立法工作,主持了一些重要法律的起草修订工作。正是这些立法活动,构成了他区别于多数法学家的独特人生内容。他讲述参与立法活动的经历,是了解研究我国法律的珍贵资料。江平参加过哪些法律的立法工作呢?择其要者有,作为主要人员参与起草《民法通则》;作为行政立法研究组组长提出“先程序后实体”的思路,牵头起草《行政诉讼法》,完成了我国法治建设史上民告官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法律的立法。此外,还负责起草《信托法》、参与《民事诉讼法(试行)》修订等诸多立法工作。

    在书中,江平很注意所述内容的完整系统,如对于民法典的制订,从建国后第一次民法典起草谈起,以时间为经,事件为纬,把民法立法历程中的大事要事做了简明扼要的交待解读,还总结了《民法通则》的历史功绩,反思了立法中存在的问题,结构上纲举目张,层次上条理清晰,既有对史实的介绍,也有传主本人对所谈问题的思考,可读性很强。区别于严格意义上的学术著作,《自述》还介绍了《民法通则》框架名称确定的因由,民法术语的沿用,第90条(合法的借贷受法律保护)的来龙去脉、有关领导提出要在九届人大期间通过民法典等内容。这些内容生动地还原了立法的具体背景,为我们了解立法提供了第一手的史料,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立法的前因后果。这是本书的一个重要特点,在研究立法方面具有独特价值。

    对中国法律感兴趣的读者,《自述》提供了丰富鲜活珍贵的史料,可以跟着江平走进中国立法的门内游历一番。《自述》关于授予深圳立法权、国企改制与《公司法》的叙述等,既有助于我们了解立法,也为我们从立法角度考察改革提供了素材,直观地感受到法律为方兴未艾的改革大潮推波助澜的功绩。

    江平以立法工作推动法治中国的梦想,不仅如此,他还是一个呐喊者。提到呐喊,让人很容易想到鲁迅,想到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素有“武大蔡元培”之称的刘道玉最近也出版了新著《拓荒与呐喊——一个大学校长的教改历程》,江平近年有两本书都冠以呐喊的名字:《我所能做的是呐喊》、《私权的呐喊》。他呐喊的是什么?归根结底还是法治中国。江平在自述的序中提到中国知识分子的两个特质:独立和批判。不独中国知识分子,所有知识分子都应具有这两个特质。没有独立性和批判性,知识再多、学问再大也称不起知识分子。这种知识分子的特质,就是“只向真理低头”,“不媚权,也不讨好舆论”(江平语)。在本书“五十年后谈反右”、“我看苏东剧变”、“律师兴则国家兴”、“我所能做的是呐喊”等几章中能体味到述者对自己语言的实践力行。

    读《自述》,我常常感受到一位法学家的真知灼见,一位知识分子的正义良知,述者炽热浓烈的赤子情怀,激发起内心的强烈共鸣。波澜壮阔的大时代里,寻求法治中国梦想的思考和脚步,理性而稳健。法治中国,这个几代中国人的梦想,一定会离我们越来越近。



https://m.sciencenet.cn/blog-415212-512518.html

上一篇:汶川地震三周年:还应该有什么?
下一篇:冬日私语

5 王涛 齐伟 李永丹 李小文 崔庆彬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6 18: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