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ther8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rother8

博文

岩石磁学演绎-第四章 SD与SP状态转换 精选

已有 5994 次阅读 2020-2-3 17:22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学者

一个磁性颗粒,在TC之上,是顺磁状态,在TBTC之间是SP状态,在TB之下是SD状态。于是,我们很容易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个结论:

TB < TC

也就是说,在一般情况下,我们不能通过获得TB来百分百确定TC,并进一步确定磁性矿物的种类。但是,在实际样品中,由磁性颗粒的t具有一定的分布,有的高,有的低,于是,这就造成其相应的TB也会有一定的分布。除非特殊情况,总有一些颗粒的TB非常接近TC,于是我们可以用最大的TB来替代TC。比如,如果我们发现一个样品的最大TB570-575°,同时辅助其他的岩石磁学实验,我们可以推断携带剩磁的应该是磁铁矿。

对于一个自然样品,如何才能确定它的TB分布?

这就涉及到古地磁学中最为常见的退磁方式热退磁。热退磁其实是对有场降温获得TRM的逆过程,它需要在零场中升温再降温。这等同于获得了一个零场磁化下的TRM,其结果新获得TRM当然会等于零,也就是退磁了。

由于TB有一个分布,我们如果采取一步加热方式,就会丢失很多细节。于是,古地磁学中最繁琐的一种实验就出现了,逐步(Stepwise)热退磁法(只要是退磁,都要在零场环境下实施,后面不再赘述)。具体而言,就是不要一下子就升到高温,而是从低温开始,一步一步地实施热退磁过程。比如首先把样品加热到50°,然后降到室温,测量样品的剩磁。之后,把样品加热到100°,再降到室温,测量剩磁。如此反复,一直加热到680°以上。

显而易见,每次的加热温度间隔越小,获得的信息量就越大,但是, 实验所需时间就变得更长,相应的实验费用也就大幅度增加。在信息量和实验时间以及实验所需费用之间,我们需要一个平衡。

很多时候,我们要处理成百上千块样品,每增加一步加热实验,所需工作量都是巨大的。为此,我们采用先行测试的方式,就像当初改革开放先让深圳行动起来,再进行推广一样。我们一般先找几十块特征样本(pilot sample),用小的加热步长获得较为详细的热退磁谱,根据这些特征样品热退磁行为,再对剩余的大批量样品进行实验规划。比如,如果我们发现在300°之前,样品的剩磁基本没有什么改变,那么我们就可以跨过室温和300°之间的步骤,直接就加热到300°,这就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目前古地磁实验室里还没有自动完成热退磁并进行测量的仪器装置,研究人员需要看守在仪器旁边,甚至昼夜工作。开发热退磁自动测量系统,绝对是新一代古地磁实验室努力的方向。

第二个结论就是SDSP状态可以相互转换。也就是说对于同样一个磁性颗粒,在一种实验条件下它是SD状态,在另外一种实验条件下又可以变成SP状态。

比如变化温度就是一种有效手段。在室温为SD的磁性颗粒,只要升温就可以让它在TB解阻,变成SP状态。同理如果一个磁性颗粒在室温时是SP状态,说明它的解阻温度TB < 300 K,那么通过降温,在低于TB时,就会变为SD状态。

所谓的高温与低温,其实是相对于我们习惯的室温而言,一般把室温定义为300 K,对于磁性颗粒而言,无所谓高温与低温之分。

除了通过变换温度来改变磁性颗粒的状态,我们还有一种法宝变换观测频率。

SD颗粒的状态与仪器的观测频率f密切相关。假设SD颗粒的t1 s,如果仪器的观测频率为2 Hz0.5 S观测一次),那么在1 s内,通过该仪器可以准确地观测其磁矩状态,也就是磁性颗粒处于稳定的SD状态。

如果仪器的观测频率为0.4 HZ, 那么该仪器的观测速度明显小于SD颗粒磁矩偏转的速度,从而无法准确地确定其磁矩状态,此时该颗粒还是SD颗粒,但是它处于超顺磁SP状态。

据此,可以定义一个临界观测频率,使得

ft = 1

也就是仪器的观测频率刚好和SD颗粒磁矩偏转的频率同步。当ft < 1时,SD颗粒处于SP状态,而当ft > 1时,SD颗粒则处于稳定的SD状态(SSD)。

这种情况就像猫和蛇相斗。在我们眼里,蛇的动作非常快,一般人不敢去招惹毒蛇。可是,蛇的动作在猫眼里就是一个慢动作,所以猫是蛇的克星。武打小说里也会有这种情形。小李飞刀之所以厉害,就是其出刀的速度太快,在对手还没反应前,刀已经到了。所以,蛇的命运不完全取决于它自己,还取决于猫。小李飞刀对手的命运也不完全取决于对手,而还要取决于小李飞刀的速度。同理,一个磁性颗粒是否处于SD还是SP状态,也不完全取决于它自己,还取决于仪器的观测频率。

综上所述,有两种常见方式可以把SD颗粒转变为SP状态:升温降低t,或者降低观测频率。

体积Vt的影响非常明显。对于较小的颗粒(比如直径小于十几个纳米),其t很小,从而颗粒处于SP状态。当颗粒的体积逐渐增大,t也随之逐渐增大。当满足ft > 1时,颗粒就从SP状态变为SD状态。此时对应的颗粒体积叫做临界阻挡体积VB               

自然环境中,由于沉积环境的改变,常常会有次生矿物产生。当这些次生矿物的粒径超过其阻挡体积VB, 就会变为稳定的SD颗粒,从而记录当时的地球磁场信息。我们把这种剩磁叫做化学剩磁(chemical remanent magnetization, CRM)。

与热剩磁TRM相比,同等条件下,化学剩磁CRM的强度要小些。但是,从其性质上来讲,SD颗粒的化学剩磁与热剩磁类似。也就是说如果没有矿物生成环境的分析与约束,光从剩磁本身的性质无法判断其是化学剩磁还是热剩磁。比如,洋壳玄武岩玻璃中会有SD磁性矿物存在,从而被认为是记录地球磁场的良好介质。但是用这种材料得到的地球磁场强度值偏低。这就有两种可能性,其一就是这些SD颗粒是原生的,记录的是热剩磁,因此,通过这些SD颗粒得到的地磁场强度低是真实的现象。其二,这些SD颗粒是后期次生产物,因此记录的是化学剩磁。因此,真实的地球磁场强度应该会比测量值要高。当然,还有一种复杂性就是在获得地磁场强度的实验中产生了次生矿物。当然,最后这种情况比较容易识别。

到目前为止,我们讲解了tTB以及VBt比较大的颗粒,其需要更高的温度才能解阻,也就是说tTB一般成正比例关系。

当确定了TB,我们还能通过这个值计算磁性颗粒的体积V,因为如果确定了仪器的观测频率、磁性颗粒的MSHKTBV之间的关系就确定了。

这章最后我们再来研究一个更为复杂的问题,tTB与外场作用时间t有关系吗? 

t本身就是一个时间量。假设样品中含有的磁性颗粒具有非常宽泛的t分布,那些具有很小t的磁性颗粒,根本无法记录稳定的剩磁。有些颗粒的t相对较大,在短时间内不会受到外场的干扰,从而记录原始磁化信息。随着时间的增长,当t超过t的时候,这些磁颗粒就变成了不稳定的颗粒,从而被后来的地磁场信息磁化,改变了其原始信息。随着时间进一步增长,会有更多的颗粒被卷入重磁化的过程。

我们知道t越高,对应的磁性颗粒的体积越大,从而其解阻温度就会越高。

对于研究中国黄土-古土壤的学者来说,非常清楚这些样品的剩磁行为。地球磁场不是一成不变的,上一次地磁极性倒转发生在78万年前。根据理论推导,78万年以来,地磁场会对样品的古地磁信息进行改造,让一部分颗粒携带了粘滞剩磁VRM,这个VRM的方向指向南北。那么这个VRM对应解组温度是多少呢?答案是大约300oC

所以在实验室,我们只有把温度加热到300 oC,才能去除掉VRM的影响,也就是说300 oC之下的信息是不能被用来研究古地磁原始信息的。

对于更古老的样品,那些t更大的磁性颗粒也会被影响,相应的TB会更高。当VRMTB升高到一定程度时,会把原有的天然剩磁完全覆盖,这时候,该块样品就失去了研究原有地磁信息的价值。这就是研究特别古老,比如太古代样品古地磁信息的一个难点所在。

本章最后,我们来总结一下。

影响t的因素很多,包括体积V、饱和磁化强度Ms微观矫顽力HK、温度T等。如果再考虑仪器观测频率的变化,就会有多种综合的手段来检测颗粒的磁畴状态,进一步估算颗粒的体积。

SDSP颗粒的最大特征就是后者在充足的热能状态下,不能稳定地保持其磁矩状态,很容易随着外场的变化而发生偏转,因此具有很高的磁化率,但不能记录稳定的剩磁。

因此,SD颗粒的磁化率温度特性可以被用来确定其颗粒的大小。对于一组SD颗粒,其具有一定的t分布,当温度很低时,所有的颗粒都处于SD状态,样品的磁化率会比较小。随着温度逐渐上升,一部分SD颗粒会逐渐解阻,变为SP颗粒,样品的磁化率会逐渐升高。当最大部分的颗粒解阻时,样品的磁化率会达到最大值,这时所对应的温度,可以看做其解阻温度。当温度继续升高,趋近其居里温度时,随着颗粒Ms的降低,其磁化率也逐渐降低。如果颗粒的粒径比较大,其解阻温度会更加靠近居里温度,颗粒在解阻后,会迅速朝着其居里温度方向下降,形成一个磁化率的陡峰,也就是Hopkinson峰。

当温度超过居里温度后,样品的磁化率并不会变为零。此时,颗粒处于顺磁状态。

SD颗粒在不同频率的观测下,表现出不同的性质。当观测频率很高时,SD颗粒可以处于SD状态。当降低观测频率,t比较小的颗粒会转变为SP状态,使得样品的整体磁化率增加。因此,样品的磁化率与观测频率一般呈反相关关系。在两个频率下的磁化率之差,被定义为频率磁化率,可以很好地反映存在着处于SPSSD临界状态下的颗粒。对于磁铁矿,这种颗粒一般处于20-25 nm

在实验室中,低温测量系统MPMS可以同时变化外场、温度和频率,因此可以有效地确定纳米级颗粒的粒径分布。最新的多功能磁化率仪器MFK只有三个工作频率。但是可以快速地获得磁化率随外场的变化曲线。

关于磁化率更多的信息,我们将在下一章节详细论述。

 




https://m.sciencenet.cn/blog-1057014-1216778.html

上一篇:岩石磁学演绎-第三章 尼尔理论与超顺磁
下一篇:第5章:磁化率概念进一阶

6 黄永义 刘植 曹勇 唐自华 徐义贤 师永辉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 22: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