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心妙术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uhonghai 手术刀是冰冷的,可是我们可以给患者一颗温暖的心!

博文

改变血管瘤治疗方式的偶然发现——普萘洛尔的应用

已有 4837 次阅读 2011-5-21 23:41 |个人分类:未分类|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学者| 治疗, 血管瘤, 普萘洛尔

    2008年6月份新英格兰杂志刊登了一篇correspondence(N Engl J Med 2008; 358:2649-2651),报道了法国Bordeaux儿童医院Léauté-Labrèze等医生的一项偶然发现,他们在应用普萘洛尔治疗患有严重的鼻腔毛细血管瘤导致阻塞性、肥厚性心肌病的患儿时发现,患者面部的血管瘤逐渐减小,停用激素后仍然减小,最后血管瘤几近完全消失。他们发现该现象后,接着在征得患儿家长同意后,又对11例患儿进行了同样的治疗。结果显示所有患儿在用药后24h内都见到血管瘤颜色变浅。11例患儿中,无一例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但有个别出现血压偏低。此偶然性的发现引起了世界各国专家的关注,由于目前治疗血管瘤的药物集中于皮质醇激素、平阳霉素等药物,这些药物的不良反应较重,对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影响较大。普萘洛尔是β受体阻断剂,原主要应用于心律失常、心绞痛、高血压。据目前的研究发现普萘洛尔治疗血管瘤的剂量对小儿生长发育影响较小,不良反应较少,并且多出现于大剂量使用后。

    但是很多人对于普萘洛尔的应用持谨慎态度,目前仍然需要多中心的正式临床试验去验证其疗效和副作用。文献中有大量关于普萘洛尔治疗血管瘤的报道,新英格兰杂志的该文到目前他引已达150次。法国里昂国民医院的Carine Fuchsmann博士及其同事进行的多中心研究发现,β受体阻断剂确实是有效的小儿头颈部血管瘤治疗药物。该研究发表在5月刊《耳鼻喉科文献-头颈外科》杂志上(Arch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 2011; 137(5): 471-478.)。该文作者同样提出合理的给药剂量和停药年龄仍需进一步探讨。目前国内上海九院郑家伟教授和山东临沂肿瘤医院秦中平教授率先开展了普萘洛尔治疗血管瘤的相关临床研究,并且他们的剂量较国外低(1.0-1.5mg/kg.d VS 2-3 mg/kg.d),相关研究成果目前还没有公开发表。

    血管瘤是婴幼儿最常见的先天性良性肿瘤,新生儿中发病率约为2%-3%,1岁以下儿童发病率约为10%,头颈部可占全身的60%左右。血管瘤以血管内皮细胞增生为主要特征,大多数于出生后1-4周出现,约30%在出生即被发现。早期表现为淡红色斑点或斑痣,随后体积逐渐变大。呈红色草莓样斑块或皮肤淡蓝色的肿块。血管瘤有较高的自然消退率,一般认为,5岁以内的自然消退率为50-60%,7岁以内为75%,9岁以内为90%,消退后约10-20%的病例伴有局部色素沉着。虽然血管瘤存在较高的自然消退率,但是目前对于血管瘤仍然倾向于积极治疗,而不是简单的观察。主要的处理手段有药物、激光、手术等手段。

    药物治疗是血管瘤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治疗药物主要包括皮质类固醇激素、抗癌药物(环磷酰胺、长春新碱、平阳霉素等)、干扰素、咪喹莫特等。普萘洛尔的应用对于血管瘤的质量开辟了另一个治疗途径。此方法可能改变经典的血管瘤治疗方法,给广大的患儿及家长带来福音。



https://m.sciencenet.cn/blog-388817-446619.html

上一篇:日本人围攻中国驻日本使馆
下一篇:推荐两位临床专家

1 杨华磊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全部作者的精选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9 16: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