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学园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余孟孟的博客 关注生命成长,传播人间知识,启迪教育智慧。

博文

关注“教学之后”

已有 2742 次阅读 2010-5-28 11:46 |个人分类:教育闲思|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课堂教学

余孟孟

金庸武侠小说《倚天屠龙记》中有这样一幅场景:赵敏带着“玄冥二老”及“阿大”、“阿二”、“阿三”等诸多武林高手以假冒“明教”的名义去灭武当派。张真人在受暗算负内伤之后,仍主动迎敌。“明教”以考验武当是否浪得虚名为由,要挑战张三丰的武功。情急之下,张无忌扮作武当小童挺身而出。张无忌虽猛,但一当遭遇倚天剑时便立落下风。张真人便阵前教无忌太极剑。张真人示范之后,问无忌:“记住了没有?”无忌答:“已忘记了一小半”。片刻后,再问“现在呢?”回忆后答曰:“已忘记一大半”。这时,青翼蝠王苇一笑大惊:“糟糕!教主越忘越多,那他就……”白眉鹰王殷天正也提醒张三丰再示范。张真人却没理会,又问无忌:“现在呢?”无忌答:“我这下全忘了,忘的干干净净的了。”其他人都在担心,张真人却高兴地说:“不坏不坏,忘的真快。”之后,张无忌便用忘记之后的太极剑击败了手持倚天剑的对手……

道理何在?忘记之后,还会太极剑吗,更别说击败强敌了?是金庸在故设神奇、故弄玄虚吗?其实,武术的最高境界就是:忘记招式、灵活运用,所谓“无招胜有招”。因为招是死的,人是活的。忘记招式之后,沉淀下来的东西,才是真正的武术。所以,张无忌的胜是合情合理的。

教学也似武术。什么是教学?教学就是忘记课堂教学之后留下的东西。高明的教学也如高超的武术,无法胜有法,教师与教学方法融为一体,教师用自己整个身心的素养、状态和能量去感染课堂、去影响学生。最终,在课堂教学之后,学生忘记了一些东西,又留下了一些东西。

那么,学生在课堂教学之后,要留下一些什么东西呢?这就涉及到目标的问题,要求教师进行目标性教学。传统的教学,只是在月末、学期末、学年末对学生进行知识掌握的测试,这种测试很难达到检验目标的效果,因为它是在时间之后,而不是在教学之后。这种方式测出的只能是学生在平时对知识的复习和掌握情况(其个体差异较大),无法真实反映具体的课堂教学的效果。现代的有些教学又过于注重课堂教学过程,强调学生在课堂中的热情、积极性、活跃及兴奋程度,而忽视了教学之后学生留下的东西。从而陷入了另一种误区,即“有了温度,失了深度”,学生走出教室后,情绪很好,却不知该干什么。

目标性教学引导教师关注教学之后的东西,从而有效设计自己的课堂运作。教学之后学生要留下什么呢?

一、知识。能复述课程的具体内容,即让学生拿到工具,成为“普通人”。普通人通过知识“能完成任务”。教师可用这样的发问进行检验:“这节课,让你知道了什么?哪些内容是你以前不知道的?”

二、技能。能解释和解决相关问题,即让学生学到本领,从而成为“有用人”。有用的人“能创造财富”。教师可用这样的发问进行检验:“和这节课前相比,你现在能干什么?你能解释什么现象,能解决什么问题?”

三、动力。形成后续的关注和努力,即让学生生成主题,从而成为“文明人”。文明人“能提升精神”。教师可用这样的发问进行检验:“这节课上完,你想去干什么?这件事是你以前从来没想过的,或是想过,但从来都没付诸实施的,而现在你有了这种精神动力去实现它。”

目标性教学的理念是:让每个学生在每节课都有从“普通人”——“有用人”——“文明人”的成长过程。

 



https://m.sciencenet.cn/blog-42121-329605.html

上一篇:培训的累与力
下一篇:历史教科书语言表述的典范

1 金小伟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3 11: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