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村游民 trespassers will be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uocun     在信息时代的思想雷区     慢慢走慢慢看慢慢聊

博文

马路认知科学(一)“过马路,左右看”

已有 6475 次阅读 2010-9-21 01:59 |个人分类:通俗认知|系统分类:科普集锦|关键词:学者| 时间, 意识, 认知科学, 马路, 左右看

说明:写点马路上的认知科学,宣传一下提议中的【认知圈】

记得俺的小学语文课本上有一篇:“过马路,左右看,要走人行横道线。” 当时俺们那旮旯儿,车极少,人行横道线没见过,左右看自然是不必啦;在乡下过夏天,那更是哪天听到了汽车声,那天就跟过节似的,十几里长的山沟两边,不知道有多少小孩,在攀石头伸脖子眺望呢。现在想来,编课文的人,要吗是只了解市情而不了解国情,要吗就是很有前瞻性。不过,多年以后,又下乡,看到堂妹的英语课本有如下对话:“Q: What does your dad like to do on Sundays? A: He likes to wash our car.” 看来课本之不反映生活,也在与时俱进啊。

书归正传,课本上讲的自然是对的,好好听着,不必叫板。过马路,就得要左右看。看什么?当然是看有没有车冲过来,尤其是闯红灯的那种,只有没车冲过来,又有足够的时间,才可以开始迈步走向马路的另一边。

不过,有时候,您走到马路边,停下来左右仔细看了,才发现如果不停下来左右看的话,原来是直接就可以过去的,左右一看呢,时间就用掉了,机会就给错过了。骑车的时候就更是了,因为刹车和起步都更费事,停下来左看右看才发现自己本来可以过去的,心里恐怕就更郁闷一点儿。

胡塞尔的现象学里面有个说法,叫做“意识之时间”(temporality of consciousness)与“时间之意识”(consciousness of temporality)的关系。搞现象学的人容易把这东东说的玄玄乎乎的。其实,俺觉得没那么玄,就是在说“过马路、左右看”嘛。

在马路边看什么?看有没有车。看马路有多宽,车有多远、跑得有多快。看自己来不来得及过去。左右看是为了对自己有没有足够的时间过去,形成个清楚的意识,所谓“时间之意识”是也。另一方面,要形成这个清楚的意识,需要左看右看,看看清楚了,估摸准了,而这些都得花时间,所谓“意识之时间”。

举个例子,在国外呆久了,人就难免有点呆,过马路左右看的时间──“意识之时间”──就比较长,结果古稀之年的岳父母都过去了,俺和家里领导这样的小年轻还在马路另外一边“左右看”,努力达到“时间之意识”── 有足够的时间过到对面吗?

认知的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意识之时间”和“时间之意识”的协调。这种协调之所以重要,就是因为 “意识之时间”(意识发生过程所需要的时间)跟“时间之意识”(关于对象的时间过程)通常总是纠结在一起的:一方面,我们必须要用时间才能看清楚马路可不可以过,另一方面,本来可以用来过马路的时间,结果可能用在了左右看上面。当我们驻足观察时,车依然在飞奔,时间依然在无情地流逝。我们必须用时间来认知时间关系,这就是我们的命。

再举个例子。咱们中国人的考试艺术里面有一招,就是拿到卷子以后,先花点时间来快速浏览一下,计划一下,优化做题的顺序,以便最有效地利用时间,保证即使做不完全部考题的时候,也能把分数最大化。当然,这个浏览和优化的过程也需要时间。所以,这一招要灵,就不能花太多时间在浏览和优化上,结果反而没有时间做题了。

与人相比,形式系统有个特点,就是没有时间观念。这不是说形式系统不能表示时间,而是说形式系统之为形式系统,好像有个基本条件就是它自己并不在实际的时间流里面活动。图灵机的步骤也好,时态逻辑的过去现在未来算子也好,都没有(也不能)把状态转换步骤和推理过程放到实际的时间里。相比之下,所谓“具身化认知”(embodied cognition),其关键方面之一,就是认知的时间和对象过程的时间是联系在一起的:如果系统是个活生生的要过马路的人或者机器人,那么它就必须要把这两个时间过程在时间的无情流逝中协调起来,这样,它也就必须面对自己认知过程的时间,而不能把自己“置身时外”。

不过,您下次过马路的时候,千万别走神想这些,一定要左右看清楚了。当年,泰勒斯仰望星空的时候,也就是掉到个坑里被人嘲笑。在咱们这个马路上钢铁盒子横飞的年头,不注意的话,问题可就不是跌倒了如何再爬起来,而是去哪里投胎了。

[声明:过马路、左右看的例子是从Brian Cantwell Smith那里借来的。]


https://m.sciencenet.cn/blog-453866-365140.html

上一篇:[置顶]建议成立认知学科圈子
下一篇:电脑人心 之 计算机能思维吗?(二)图灵的机器(2)构造

3 杨秀海 杨正瓴 吕腾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7 13: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