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不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ech 读万卷书,参非常道,书在手中,道在心中;行万里路,勘寻常物,路在脚下,物在眼下。https://www.researchgate.net/profile/Li-Qun_Chen

博文

《庄子》中的浑沌2----中国文化中的混沌漫谈3

已有 4354 次阅读 2014-3-5 10:58 |个人分类:科研科普|系统分类:人文社科|关键词:学者| 庄子, 浑沌

“浑浑沌沌”

 

   《庄子》是中国哲学的名著也是中国文学的名著,其主旨是让人们摆脱现实中的琐琐碎碎和忙忙碌碌,不计利害,忘怀得失,从自己的内心外界和大自然中汲取生活的情趣和生命的力量。中国自古以来的主流思想,个人价值要通过在现实中取得成就来体现,所谓立德、立功和立言的三不朽。庄子与此不同,主张个人价值体现在对现实的超越。这种人生境界引起一些人的共鸣并受到推崇。例如,苏澈在“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记录大文豪苏轼曾说,“吾昔有见与中,口未能言,今见《庄子》,得吾心矣。”又例如,中国现代美学奠基人朱光潜在“看戏与演戏:两种人生理想”称庄子是,“齐是非,一生死,逍遥于万物之表,大鹏与倏鱼,姑射仙人与疱丁,物无大小,都触目成象,触心成理,他自己却‘凄然似秋,暖然似春’,哀乐毫无动于衷。

 

   这样的卓然独立、超然物外,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力量的生成和养育在《庄子》中也透露端倪。其中有段话与浑沌有关联。在《庄子·在宥》中,鸿蒙(自然元气,有些像鸿濛,如前所述混沌的近义词) 应云将(管理云的神袛)反复请求,传授他心养之法:

   汝徒处无为,而物自化。堕尔形体,吐尔聪明,伦与物忘,大同乎溟,解心释神,莫然无魂。万物云云,各复其根,各复其根而不知;浑浑沌沌,终身不离;若彼知之,乃是离之。无问其名,无窥其情,物固自生。

简单说,就是顺其自然,忘怀自我,释放身心,无所计较;这样浑然不用心机,就可以始终不离根本,万物自然生长。

 

   当然,不是人人都欣赏庄子的人生态度。例如,鲁迅在《故事新编·起死》中,借司命大神的口批评庄子,“肚子还没饱就找闲事做。认真不像认真,玩耍又不像玩耍。”

 



https://m.sciencenet.cn/blog-220220-773194.html

上一篇:《庄子》中的浑沌1----中国文化中的混沌漫谈2
下一篇:《庄子》中的浑沌3----中国文化中的混沌漫谈4

3 王荣林 冷逢春 zhngshai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23: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