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言相顧 學亦有術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EOLAND 三年插隊,四載學工,北雁南飛,奔忙西東,文有一籮,業無大成

博文

參訪世博的“數量”與“質量”問題

已有 1994 次阅读 2010-10-29 13:14 |个人分类:闲读偶得|系统分类:人文社科|关键词:学者| 数量, 上海, 质量, 世博, 观众

曲津華
近期上海世博雖近尾聲,客流非但不減,還高潮迭起。日前媒體報導了參訪者已達到預期的7000萬,“有關方面”大概可以長長地舒一口氣了。對將要完成的例行總結,估計官方早已有了文稿模板,只待落幕后填上有關的統計數字即可。不管是否能對世博總結報告有所貢獻,這裡且就參訪的數量和質量問題,提出一點思考。
世博的本意就是一個大集市,有展有賣有吃有玩,吸引人流來參與是其主旨。以本人四個月前的四天參訪體驗,上海世博的組織者對參訪者的數量問題給予了較多的關注,而對參訪的質量問題多有忽略。以不陰暗的心理揣測,也許是人家“心有餘而力不足”吧。
六月的上海世博,非週末的入場人數是30萬左右,已經感覺是人潮洶湧;日前聞報有日進百萬的情況,貌似恐怖——以單一展場,即使體量再大,一日間竟塞入了一個大城市的人口!而怪事更在於官方的報導口吻。讓公眾看到和感覺到的是,入場人數越多越好,參訪人流越大越好。在如此不堪的參訪情境中,參訪者會有什麽樣的參訪體驗,好像並不重要了,也不為組織者所顧及了。
如此赤裸裸地追求入場人數,如此公開地踐行唯政績行為,又如此明顯地忽視參訪者的利益,應該說,世所罕見。
如果說,有了量而沒了質,那要量有何用呢?其實,量是主辦方的量,質卻是民眾的質。質與量共舞,卻是高量低質,甚至是有量沒質,物總有所不太值吧?
2010-10-28


https://m.sciencenet.cn/blog-247430-378289.html

上一篇:“天地圖”爲什麽開局不利?
下一篇:問題“三车”的標準問題

0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4 00: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