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庆营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angqy 张庆营 湖南大学教授

博文

旅美杂忆(二十三)海外国宝

已有 6067 次阅读 2009-12-9 10:00 |个人分类:未分类|系统分类:人文社科|关键词:学者| 故宫, 博物馆, 国宝, 旅美杂忆, 昭陵六骏

旅 美 杂 忆

张庆营

 

(二十三)海外国宝

 

文物是历史的实物见证,对于人们了解天体、地球、生物、人类进化和文明发展史,都极其重要。出土文物常常为人们解开了长期的历史谜团。例如,以前有人认为《史记》中所记载的夏、商两朝,仅仅是传说,不可信。后来发现甲骨文,证明《史记》对殷商的记载是准确的。上世纪我国所做的“夏商周断代工程”,找到了早于商朝的城市和宫殿遗迹,夏朝和尧帝时代的存在得到了实物印证。其中河南偃师二里头夏朝王城遗址,出土了大量文物。历史学家认为《史记》对夏朝的记载是可信的,4千年前的夏朝和尧帝的历史不再是传说了。200711月,浙江发现了5000年前的良渚古城,这是继发现河南殷墟甲骨文之后的又一个重大考古发现,证明中国确实有5千年的文明史。

 

前面第十七篇讲过,孙子兵法曾经长期被人怀疑不是孙武所著,而是孙武后代的传奇大军事家孙膑所著,也有人认为是曹操所著,等等。甚至有人认为历史上根本就没有孙武其人。直到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西汉墓出土了《孙子兵法》和失传已久的《孙膑兵法》,证实了《史记》的记载的真实性,才最后结束了这场久争不决的悬案。可见出土文物多么重要,能解决重大的历史疑案。

 

最近居然有人说,《史记》记载的某些事情,其经历太曲折离奇,不合“常理”,还记载有神怪现象,因此断定《史记》不可信。《史记》是一部十分可靠的信史,早已为史学界所公认,也被上述的种种考古成果所证实。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中,十分曲折离奇不可思议的奇迹肯定很多,没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史记》中记载有某些神怪现象,那时的人们是相信的,是时代认识的局限,不能因此而全盘否定《史记》。没有任何可信的根据和证据,就以所谓不合他们理解的“常理”,以有点神怪记录来否定《史记》这部极其重要的伟大史籍,十分荒唐。按照此人的标准和逻辑,过去的史书都记载有神怪现象,还有某些人认为不合“常理”的“七擒七纵”之类的史实,都不可靠了。书写的历史(第二历史)当然不等同于真实的历史(第一历史),但不能因为其中可能有某些问题或缺点而全盘否定第二历史。如果认为某些史书上的记载不可信,就要拿出使人信服的证据来,而不能信口开河地乱否定一通,那就没有历史可言了。我们的老祖宗是谁,历史上发生过什么事,谁都没有亲自看到过,都搞不清楚了,都不可信了,这不是历史虚无主义吗?这不是十分可笑吗!

 

美国在1969年开始,多次登上月球。在火箭发射现场和亿万电视直播观众众目睽睽注视之下发生的大事,居然有人怀疑,指责这是美国政府和航天局导演的一场大骗局。从总统和宇航局到参加工作的成千上万的人都在做骗人的把戏,这样史无前例的惊人的大骗局,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一个人出来揭发,真是不可思议!有科学家指出,所谓“不合常理”的照片,都能给出合理的科学解释,只是质疑者的科学知识不能了解罢了。从月球上取下来的岩石也作过研究,证明绝非地球上的东西,严肃的科学家从来没有人怀疑过人类登月这件事。我国嫦娥一号绕月卫星所拍的第一张月球照片,居然有人指责说是抄袭美国的,好像只有美国所拍的照片才是可信的,未免太可笑了。证据确凿的当代大事,尚且有人不相信,更不用说古代的历史了。

 

我们看到,以上所谓的种种“考证”,以及种种某些人的主观断言,都只能说是猜测,拿不出可信的证据,类似的例子有很多。不少人,有些甚至是名家,也有这样拿不出根据的乱猜,也有这样不可信的“考证”,我不知道这些人为什么要这样胡猜。当然,质疑和争论,对学术发展是十分必要的,但是,提出论据,必须有可靠的人证、物证等证据,而不能毫无根据地乱猜乱炒作。拿不出可信的证据,等于无证据,就不能随便否定史书的记载。文物是历史的见证,对于重现迷失的历史,还原历史的真相,确实非常重要。

 

举世闻名的宾夕凡尼亚大学考古学和人类学博物馆(Museum of Archaeology and Anthropology),其馆藏文物极其丰富,我不止一次参观过。这里有远古的出土文物,有古希腊古罗马的精美石雕像。单是维纳斯的雕像就有大大小小好几个,只不过没有常见的断臂维纳斯那么大,那么优雅,那么漂亮,那么有名。这里放着几具埃及木乃伊。有的仍然被层层包裹着,外表漆上人形的彩绘;有的则被剥去一切包装和衣服,露出的是一具干枯的黑褐色僵尸,静静地躺在棺材里。这就是几千年前的古埃及人啊!我平时很害怕我看见死尸,可是看见躺在这些棺材里干瘦如柴的黑褐色僵尸,一点也不觉得有什么可怕。

 

1985年,其中一具木乃伊第一次被借到台湾展出,观众如潮水般涌来,引起极大轰动。

 

宾大的博物馆不收门票,和一些博物馆一样,在大门口放一个捐款箱,上面写着:请捐2元,明码实价。有一个保安站在大门口,一旦有人进门,他就紧紧盯着你,好像要你捐钱似的。当然,不捐钱,保安也不会干预,他又不认识你,没有什么大了不起。不过,我一进大门,就会向捐款箱丢进两块钱,不然就会觉得很尴尬。我在前面讲过,在美国,不少博物馆都在门口标明请观众捐款的钱数。在我国,捐多少钱,完全由自己决定,从来没有看到有什么地方标明请捐多少钱的。捐款明码实价,也算是美国一怪吧,这是美国十怪之八。

 

在这个博物馆里,有一个很大的中国展厅,展出我国古代各种大量的文物,其中有青铜器、石雕像、唐三彩、壁画等等,其中最著名的展品是昭陵(唐太宗陵墓)六骏中最精彩的两个浮雕:飒露紫和拳毛騧。1914年,美国文化商人毕士薄,是专门来中国盗窃贵重文物的奸商。他勾结北京古董奸商黄鹤舫,买通袁士凯的次子袁克文,通过陕西督军陆建章,将这两座浮雕盗走,把它们打碎成好几块,装进木箱偷运出去,后来辗转卖给了北京的大古董商卢芹斋。卢芹斋和一些人合伙开办了一家“通运古玩公司”,在纽约和巴黎还开设了子公司。我国很多国宝级的雕刻、古字画、陶瓷和青铜器等古文物,经过卢芹斋倒卖,大量流入了欧美各国大博物馆和私人收藏家之手,他当然发了大财。

 

1918年,宾大博物馆馆长高登,结识了来美国做古董生意的大奸商卢芹斋。卢想以高价将昭陵两骏出手,正准备寻找合适的买主。此时高登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仓库里看到了昭陵两骏,如获至宝,惊喜异常,要求卢芹斋将这两骏卖给宾大博物馆。但是他要价18万美元,当时是一笔很大的数目,宾大根本无力支付。最后高登找到了美国富豪约翰逊,由他出资,经过讨价还价,最后以12.5万美元买下,并捐增给宾大博物馆。

 

约翰逊是当时的大富豪、大慈善家兼大收藏家,他收藏过大量的名画,后来捐赠给了华盛顿国家艺术馆,我去参观这个艺术馆时,看到该馆有一个“约翰逊藏品展室”,专门展出约翰逊捐赠的名画。

 

毕士薄尝到了甜头,又偷偷将其余四骏打碎成几大块装在4个大木箱子里,运往西安,勾结丝绸商人陈配岳(新督军陈树藩的父亲),偷偷将这些箱子盗运到美国。在宾夕凡尼亚大学博物里,毕士薄的宾朋好友云集,他们都急不可待地等待着打开大木箱,一睹四骏的尊容,毕士薄也正在做着美梦,等这些稀世珍宝露面后,宾大就会当场授予他考古学博士学位。等到打开箱子一看,大家都傻了眼,里面装的竟然是几块大石头,才发觉古董被掉包了。原来,毕士薄将四骏装船偷运出国途中,民间爱国人士马鑫和马振华父子用了掉包计,将装了四骏的四只大木箱用另外四只箱子换掉了,这就是在陕西流传着的“智斗洋人夺四骏”的传奇故事,这个故事不太可信。当场授予博士学位的情节,不可能有这种搞法,明显是不了解情况的人加油加醋编出来的。事实是,当地(今礼泉县)的爱国士绅警惕性很高,察知四骏被人偷走后,立即派人跟踪,发现了毕士薄和陈配岳等人的阴谋,向省议会报告,一时舆论大哗,指责陈树藩卖国,才被拦截了下来,免遭劫难。幸存下来的四骏,现藏陕西省博物馆。

 

我曾经在1975年去陕西省博物馆参观过,看到了昭陵四骏,我觉得这些奸商和军阀官僚,竟将我们的国宝盗卖给美国的奸商,实在太可恨了,也为没有能够看到在美国的两骏而深感遗憾。不想后来居然在美国看到了这两个国宝。1991年,我再次到了西安,又去陕西省博物馆看了这里展出的六骏,其中有飒露紫和拳毛騧两骏的复制品。我真希望我国今后能设法争取将流落到美国的这两骏完璧归赵,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

 

昭陵六骏是根据大画家阎立本(后来当过唐高宗的宰相)画的底稿刻成的浮雕,唐太宗亲自作赞词,高度赞扬六骏的威猛和战功。飒露紫的赞语是:"紫燕超跃,骨腾神骏,气訾三川,威凌八阵"。拳毛的赞语是:"月精按辔,天驷横行,弧矢载戢,氛埃廓清。"由大书法家欧阳询手书,被称为“三绝”。因年代久远,所刻赞语已被风化,看不清了。

 

六骏雕工精细,形体准确,造型十分生动,是初唐大型浮雕的代表杰作,尤以人马情感交融的飒露紫最为出色,它们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阎立本的一些画作一直流传到现在,都是无价之宝。他的名画“古代帝王图”也被掠夺到国外去了,现珍藏于美国波士顿美术馆。我国故宫博物院珍藏有他的彩色名画《步辇图》。画的是肥胖的唐太宗坐在步辇(简易轿子)上接见吐蕃王松赞干布的使者禄东赞的情景。禄东赞的使命是向唐太宗表达松赞干布同唐朝和亲的愿望,于是就有了唐太宗派遣文成公主去西藏和亲的千古佳话。

 

昭陵六骏是我国艺术史上最伟大的杰作之一,鲁迅先生对它极为欣赏,称赞它是“前无古人”的杰作。这些骏马大都身中敌箭,仍然带伤在战场上飞驰,勇敢地冒着枪林箭雨在冲锋陷阵。

 

浮雕飒露紫所讲的故事,是发生在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521年),李世民(时年24岁)带领千军万马和军阀王世充决战,准备一举把强敌歼灭。在攻打洛阳的一场恶战中,飒露紫中箭负伤,大将丘行恭将自己的坐骑让给李世民,又为飒露紫拔出利箭,然后徒步执刀猛冲,斩杀数人,突出重围。这座浮雕刻划了拳毛騧中箭后,仍然镇定自若,巋然不动,忍着疼痛安静地站在丘行恭面前,听任丘行恭为它拔箭,生动地表现了这是匹忠心耿耿,能征惯战的战马。正因为猛将丘行恭救了李世民的命,立了殊勋,所以特地将他的英勇行为勒石,永久地陪伴着长眠在陵墓中的唐太宗,传之后世。丘行恭由于拳毛騧而扬名万世,是他的极大荣耀。

 

看了这些雕刻,遥想在隋朝末年的乱世,遍地烽烟,群雄四起,这些战马的年青主人,18岁时就胸怀大志,劝父李渊起兵,逐鹿神州。他年纪轻轻就统率大军,东征西讨,剿灭群雄,平定战乱,统一了中国。李世民是历史上少有的军事奇才,常胜将军,他常常以少胜多,力克顽敌。例如,在虎牢关战役中,窦建德率领十万大军,号称三十万,飞速直扑虎牢关。当时手下只有3千多兵马的李世民,只好仓促应战。他率少数轻骑,身先士卒,冲入敌阵,来回冲杀,最后用计大破敌军,擒杀窦建德,创造了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迹。他在多年的征战中,历尽艰险,出生入死,却奇迹般地活了下来,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辉煌的盛唐时代。唐太宗将忠实地伴随他出生入死、南征北战、有的还救过他的命的战马,守卫在自己的陵墓前,表彰了这六匹名马的功勋,也表现了他对这些战马的深厚感情,更告诉人们创业的艰辛。

 

到过费城来访问的我国各级领导干部和各方面人士,凡知道这里存放有这两件著名的文物的,往往都到这里来一睹这两匹名马的风采。当然,我国很想争取将飒露紫和拳毛騧浮雕要回来,和宾大谈判时,宾大认为他们当年是通过正当途径购买的,而不是通过非法手段取得的,所以不愿意归还。他们说,只有满足他们的一个条件,就可以将它们送还中国,这就是用一个秦始皇陵的兵马俑来交换。我们没有同意他们的要求。据说,某国曾想用1亿美元的价格,买一个秦始皇陵的兵马俑。秦始皇陵里虽然有几千个兵马俑,个个都是希世珍宝,即使用很高的价格来买,也不能随便卖出去,这些都是不能再生产的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贵遗产。1亿美元相当于7亿多元人民币。在一个小城镇里,建造一座一百多平方米的两层楼房,只要十几二十万元。7亿多元足以建造出大大小小的楼房1千多座,还可修建马路和其他市政设施,一个规模不算很小的小城镇就能建成了。所以说,这些文物价值连城,一点也没有夸张。

 

1986年,我父亲以88岁高龄从台湾来美国见我时,我特意领他来看这两座著名的浮雕,我们高兴地站在飒露紫面前,摄下了珍贵的镜头。看到这两匹战功赫赫的名马,被劈成好几块,伤痕累累,流落异国他乡,真令人心痛不已。

 

一天,中美友协组织留学人员到巴尔的摩市游玩,我们参观了巴尔的摩大型水族馆,里面有各种各样的十分美丽的鱼虾、海龟和小白鲸,还有形形色色的奇花异木。这是我看到过的规模最大的水族馆。水族馆对面的海岸边,停泊着一艘海盗船,船上配置有火炮,我们都上去参观了。我们也参观了巴尔的摩的自然博物馆,其中有各种自然现象的演示仪。例如,一个人站在平台上,手摸大金属球,然后将金属球通上高压电,头发就竖起来了。有一个半人高的小柱子,上端装一面很大的长方形魔镜,魔镜由20块左右的小方镜子组成。两个人分别站在镜子各一端指定的地点上,通过镜子观看站在另一端的人,这个人就好像被分割成好几块,有几块看得见,有几块好像光线穿透人体。原来有几块镜子是透明的,有几块用一定的方法安装,并且镀上了反射膜,在周围的背景下,看起来就像是观看者的视线穿透了人体。还有种种十分奇妙有趣的演示仪,好像进入了一个魔幻世界,不要讲是中小学生,就是成年人,都会很感兴趣,玩得乐而忘返。通过这些极富趣味性的科学演示仪器,使美国小孩子从小就种下喜爱科学的种子,很有可能其中就有将来的大科学家。

 

费城还有自然博物馆,海洋博物馆,各种历史博物馆等等。美国人很喜欢博物馆,各地都有各种不同类型博物馆,美术馆等。他们十分重视对青少年的科普教育,十分重视博物馆,每个县至少都有一个自然博物馆。

 

我曾经在伦敦的大英博物馆前驻足看了一会,很想进去看一看,这里面也有大量的中国的文物,很多都是清朝时期的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劫掠而去的。因为时间关系,我只好遗憾地离开了。

 

我国从19世纪中到20世纪中的一百余年间,饱受世界列强欺凌和侵略,不但生命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文物古迹也惨遭大肆掠夺和破坏。在日本侵略中国的五十年间,被日本强盗劫掠而去的文物,据不完全统计,有三百余万件之多,其中有大量国宝级文物,我国的文物遭受惨重损失。其中最为惨重的一次是19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圆明园是世界建筑艺术的杰作,被这帮强盗烧得只剩下破壁残垣了,而其中收藏的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大量珍贵文物,包括古书古画,全被烧毁、劫掠一空。《永乐大典》原来全书正文22877卷,凡例和目录60卷,装成11095册,总字数约3.7亿字。经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洗劫之后,基本上散失了,后来找回的仅仅是其中的一小部分。现在全世界仅存约370册,810卷,不足原书的4%

 

法国大文豪雨果对圆明园有极高的评价。他说:“在世界的一隅,存在着世界的一大奇迹,这个奇迹就是圆明园。”“一个近乎超人的民族,所能幻想到的一切,都荟集于圆明园。圆明园如同月宫似的仙境,一个令人震撼的无可比拟的杰作。”雨果对圆明园评价之高,真是无以复加。他强烈谴责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大肆掠劫,另一个强盗纵火焚烧。从他们的行为来看,胜利者也可能是强盗。一场对圆明园的空前洗劫开始了,两个征服者平分赃物。真是丰功伟绩,天赐的横财!……这就是这两个强盗的历史。”圆明园是世界人民共同的宝贵遗产,对于英法联军的强盗行径,雨果愤怒到了极点。圆明园遭此浩劫,雨果和我们中国人一样,都感到十分心痛。美国也是这样的强盗,美国博物馆里的文物确实很丰富,他们也以此为荣,常常向别人炫耀。可是,一件件从国外掠夺而来的文物,却是一桩桩不光彩历史的见证。

 

五十年代,我到北大读书时,一进北京城,步出前门车站,首先看到的就是巍峨壮观的古城墙,有高屋建瓴,睥睨四邻之势,顿感个人的渺小,祖国的伟大,心情激动不已,为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而感到无比自豪。梁思成说过:北京城是世界上现存最完整、最伟大之中古都市,全部为一整体设计,对称均齐,气魄之大举世无比。他还说过:中国的古建筑物,随着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将愈来愈觉得它的珍贵。当拆毁北京城墙的时候,梁思成说:拆掉城墙,就像抽我的筋,剥我的皮,真是痛彻骨髓啊!他也极力反对拆掉北京的牌楼。先生为了旧都多保留一些有价值的牌坊、琉璃宫门等古建筑,在扩大的国务院办公会议上,和自称改革派的吴晗争得面红耳赤,记得有一次,吴晗竟站起来说:“您是老保守,将来北京城到处建起高楼大厦,您这些牌坊、宫门在高楼包围下岂不都成了鸡笼、鸟舍,有什么文物鉴赏价值可言!”气得先生当场痛哭失声。

 

1953年的一个夏夜,林徽因与吴晗也发生了一次面对面的冲突。那是文化部社会文化事业管理局局长郑振铎邀请文物界知名人士在欧美同学会聚餐。席间,郑振铎感慨道,推土机一开动,我们祖宗留下来的文化遗物,就此寿终正寝了。林徽因则指着吴晗的鼻子,大声谴责。同济大学教授陈从周回忆道,虽然那时林徽因肺病已重,喉音失嗓,然而在她的神情与气氛中,真是句句是深情。

 

梁思成致信中央领导,认为以纯交通观点来决定牌楼存废是片面的,应该从城市整体规划的角度来考虑文物保护以及避免车祸的办法,例如可建设交通环岛,将牌楼保留为街心景观等。

 

当时北京市的主要负责人召见他说,我们已经组织了很多批判你的封建思想意识的文章,如果你还继续反对的话,就会拿出来准备发表。看到这样严重的态势,梁思成只好不再做声了。拆牌楼的时候,梁思成特地跑去看,他说,我是来和牌楼告别的。著名的古建筑学家、园林学家陈从周,在1958年也曾经当着当地官员的面,声嘶力竭地反对拆掉苏州古城墙,照样不但没有任何作用,反而遭到批判。古代遗留下来的体现我国悠久和灿烂的文化的很多历史遗产,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和文革中,被当作封建的“四旧”捣毁了。

 

现在,又按原物一比一的比例,重新修建了永定门,还重建了前门的牌楼,苏州也修复了不少古城墙。各地看到古董能吸引游客,能提高知名度,有利于发展经济,也在纷纷修建复古建筑和古文化街区,大造假古董。在我的老家梅州市,在文化街区后面,有一座数百年前的破败不堪的文庙,据说是因为修复有麻烦,把它拆掉了,重新修建一个碧瓦红墙的十分壮观的文庙,这不是可气又可笑吗!很多地方的官员和开发商,为了眼前的利益,搞过度开发,使文化遗址遭到损坏,甚至不顾国家禁令,将宝贵的文化遗址摧毁掉来搞开发,都是十分令人痛心的事。有人说,这是继文革之后又一次对文物的严重摧残和破坏。

 

在我国,已经很难看到旧牌楼了,北京的牌楼都被当作“四旧”拆掉了。可是,在国外,却常常能看见中国式的牌楼。费城的唐人街前,耸立着一个十分华丽的中国古典式牌楼,上书“费城华埠”四个大字。不论是中外人士,看到这座古色古香的牌楼,谁也不会把它和封建联系起来,只会想到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伦敦唐人街口,也有一座写有“伦敦唐人街”的比较简陋的牌楼。

 

2003年,故宫博物院的资深研究员、九十高龄的孙家溍老先生提及此事时,万分感慨地说:“圆明园是外国人烧掉的,北京城墙可是自己人拆掉的啊!”老先生说完这句话才过了几个月,就带着遗憾离开人世了。现在大家终于认识到反对拆掉北京城墙的梁思成确有先见之明。要是北京城墙还在,向联合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批准决不会有任何问题。我从七十年代初开始,多次重游北京,再也没有初次看见高大雄伟的北京城墙时的惊叹心情了,一想到再也看不到巍峨壮观的北京古城墙了,只有遗憾、痛惜的感觉,真对不起后人啊!

 

英国伟大的戏剧家萧伯纳,曾经感慨地说:人类文化,一半被未受教育者所摧残,另一半被饱受教育者所摧残。

 

故宫曾经两度几乎遭灭顶之灾。60年代初,北京市要拆除故宫去修马路。陆定一的儿子陆德在他的回忆录中说:“父亲(时任中宣部长)冒死进谏,才使这座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得以保存下来。说是‘冒死进谏’,是因为毛泽东主席已把不同意拆除古建筑看成是政治态度问题,说:‘这些遗老运少啊,当亡国奴(日本侵占北京)他们没有哭,拆几座牌楼古坊,就要哭鼻子?!’”上级领导终于接受了陆定一的谏言,同意不拆故宫。(见2006123的《新民晚报》,或同年同月22日的《作家文摘》)。文化大革命期间,红卫兵到处“破四旧”,捣毁了很多文物古迹,他们又要去冲击故宫,周恩来总理闻讯,立即下令关闭故宫,禁止任何人进去,使故宫免遭劫难。举世闻名的世界文化遗产的故宫,能够完整地保存下来,他们两人功不可没。

 

美国、日本和欧洲的很多博物馆,珍藏有从敦煌和园明园等处盗走和掠夺而去的大量的我国的文物,有的小博物馆也因为珍藏有很多从中国盗走的珍贵精美文物而大大出名。这些珍贵文物,都是无价之宝,现在虽然国内一些博物馆和不少爱国人士,将其中一些流落在国外的国宝高价收购,送还祖国,只不过是九牛一毛而已。



https://m.sciencenet.cn/blog-63275-277280.html

上一篇:爱因斯坦铜像
下一篇:旅美杂忆(二十六)古董之谜

0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07: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