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言相顧 學亦有術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EOLAND 三年插隊,四載學工,北雁南飛,奔忙西東,文有一籮,業無大成

博文

“天地圖”爲什麽開局不利?

已有 2192 次阅读 2010-10-28 12:20 |个人分类:知识产权|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谷歌, 卫星, 地图, 天地图, 谷歌地球

曲津華
何為“天地圖”?相信這個剛剛問世幾天的、有中國特色的類GOOGLE EARTH,已經為中國網民界所知曉,也相信很多網友已經登錄了這個公共服務產品的網站www.tianditu.cn,嘗了鮮。
在穀歌地球獨霸年代一去不複返的中國式興奮中,不幸的是,我們無所不能的網友發現了“天地圖”並非官方所言的有“中國自主知識產權”!
例如,細心的網友發現,某處衛星圖中的可移動物體(如街上汽車)竟然與穀歌地球的同一位置圖片完全一樣,由此推斷中國天地圖的衛星圖是來自穀歌。因為,一個地點的兩個衛星圖若連街上的汽車都一樣,那必然是同一個圖片。
於是,天地圖的官方開始了其系列性的回應:
首先,官方承認天地圖並非中國完全自主知識產權,衛星圖確實購自國外商業衛星圖片公司,所謂中國自主知識產權是指系統中的控制軟件部份;
(博主點評:既然不是“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爲什麽說“自主知識產權”呢?這若不是語文沒有學好、表達不好的問題,那又會是什麽呢?爲什麽不在發佈新聞時就大大方方地說明衛星圖片是外購即屬於“部份知識產權”的?因為對公眾來說,他們感受不到所謂的管理軟件如何如何,他們看到的就是直觀的地球表面圖片,而這些卻被有關方面模糊為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
其次,對網友提出的圖片內容太老舊過時(如北京已撤銷多時的兩個區還在圖上),官方又開始回應說,將逐步更新;
(博主點評:本人家門口的一號線地鐵已經開通將近6年,圖上地鐵口位置也還是黃土一片,嚴重不符實際)
昨日,隨著公眾關注度的提高,天地圖官方又表態說,將在系統中設置“公眾糾錯”功能。
(博主點評:爲什麽不開始就設置呢?這麼廣泛應用的公眾服務,爲什麽要由公眾來推動才設置如此簡單易行的互動方式呢?)
以這種被動的、擠牙膏式的回應方式,一路下來,官方無疑已經處於起步不利的尷尬境地。
從這個CASE來看,有關方面的建設服務型政府的轉型,從理念到行動力,都還有很大的改善空間。
其實,天地圖還是有其很多優勢的,博主也在第一時間就向若干同事做了推薦。比如,天地圖的空中俯視高度可以沖低至20米的高度,這就比穀歌地球的200米精確了很多,實用了許多(當然,我們曾用的穀歌地球都是免費版,人家的收費版應該也不錯),可以看到更詳細的地面景象。如果說衛星圖把我們都賦予了鳥瞰大地的功能,那麼天地圖無疑可以讓大眾免費享用到更大自由度的翱翔感覺。再比如,天地圖對地面地標的標注也很好,超過老外穀歌。
應該說,以一國之力,超越穀歌這個資本主義的單一企業,應該是不難的事情。如果國家測繪局能在新產品天地圖發佈時就明明白白地、完整地把必要的信息告訴公眾,那就完美了。
2010-10-27


https://m.sciencenet.cn/blog-247430-377916.html

上一篇:从校车新国标热议看标准行为的全程管理
下一篇:參訪世博的“數量”與“質量”問題

1 李海亭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17: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