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和谐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aoman

博文

可持续发展研究初评

已有 2340 次阅读 2010-7-28 09:25 |个人分类:发展规划|系统分类:论文交流|关键词:学者| 可持续发展, 定义, 理论, 指标, 规划方案

曹 曼   王 奇

(北京大学中国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北京100871)

 

摘   对可持续发展定义和理论认识的不统一,是导致可持续发展实践中存在目标度量不明确、实现途径不清晰、规划方案的公平性和可操作性及其同目标的对应关系不到位等问题的根源;认为三种生产理论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以物质生产要素     三类产业        

三种生产的逻辑思路建立实现途径;依据三种生产对应生产要素及其间的相互关系制定指标体系,从经济、社会、环境三个方面选择度量指标,将目标度量方法分定性和定量两种,用定性法寻找关键限制要素,用定量法和Logistic曲线为标准调控该要素,实现持续发展。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定义、理论、指标、规划方案、实现途径

                              

1.前言

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简称SD )被学术界和政界广泛关注,出现在多种学术期刊、新闻报道和许多组织与政府报告中,并不断转化成有关专家、组织和政府与公众的实际行动。例如[1] ,联合国SD委员会出台了有关世界太阳能利用、森林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一系列专题“计划”和“公约”;美国颁布了联邦政府绿色采购准则;欧盟委员会制定了可持续自然资源使用主题战略;中国政府推出了新的科学发展观等。但缺乏统一的理论依据、目标标的、规划方法和行动计划,尤其是SD基本理论及其目标和实现途径的确定。虽有少量这方面的报导,但是从宏观上做出的经验判断,缺少严密的理论分析。例如[2],有些学者提出落实SD的关键在科技和制度创新、基础在教育、规划是工具等观点;第一届SD世界首脑会议指出,树立“以人为本”的SD观,将“消除贫困、改变消费和生产格局及保护管理自然资源”与“加强伙伴关系和制度安排”,分别作为SD的首要目标和重要途径。考虑到SD的内涵涉及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各个方面,其理论研究与实践检验的互动周期较长,避免盲目行动和局部地区各行其事等行为的发生,及时梳理SD的研究成果,探讨SD基本理论和实践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2. SD研究成果的初步认识

2.1  SD定义的初步认识

SD定义不统一,将带来其理论和实践方法等一系列后续问题。

回顾SD定义的研究历程,从1980年提出[3]到1992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召开,12年内有关SD定义的报导不少于几十种[4] ,到1997年定义数量不少于5000个[5]。其中环发大会文件中采纳的SD定义(简称布氏定义),来自1987年[4]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完成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会后此定义倍受关注。

SD定义的研究方式具有政府行为和难统一的特点,可从以下两个方面看出。就定义的研究者而言,除WCED外,还有国际自然保护联盟、世界资源研究所等政府组织,和世界银行副行长Serageldin、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高级顾问Munasinghe等政府要员[6、7];就研究者的专业背景而言,涉及到社会、经济和环境科学等领域的工作者。政府行为往往带有政治色彩,定义的科学严密性存在不足是难免的;参与人层面广,不同意见就多;加之研究者和推行者多是政府组织要员和知名专家,更增加了达成共识的难度。

SD定义的研究内容具有宽泛和欠深入系统的特点,主要内容可归纳出以下几点[8-13]:①从不同学科角度对SD的定义进行归类,分自然、经济、社会、科技和伦理五大类;②从不同空间层面理解定义SD,包括高层“天人”关系、中层“人地”关系和低层“人人”关系;③从不同视角看布氏定义的不足,一是忽略了SD内涵的空间性质;二是没有突出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性地位;三是内涵的表达用词有不确定性,“利益”不能充分揭示SD“是什么”,没有明确实施主体;④用科学技术名词审定的原则和方法来评价SD的定义(常用的定义科学技术名词方法是种概念+种差,即内涵+外延,内涵为“可持续”,外延为“发展”),较为规范的定义约占30%。不规范的定义易引起争议,使研究泛化,单方面的研究结果难免有局限性和片面性,全面而又深入系统的研究是所期望的。

若判断SD定义的主要标准有三条:一用规范方法,二能揭示核心内涵,三用词易被理解接受。作者推荐叶文虎教授给SD的定义[14]:“不断提高人均生活质量和环境承载力的,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能力的,满足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人群需求又不损害别的地区和国家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

2.2  SD基本理论的初步认识

SD基本理论不统一,将直接影响其实践方法的确定。

SD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集中在其核心思想上,多是从某个侧面(如资源、环境、经济)或借用已有理论(如地球系统科学)来构建的,形成了SD理论的不同流派,主要有以下几种[15、16]:资源永续利用理论、外部性理论、财富代际公平分配理论、三种生产理论、人地巨系统协同发展理论和环境承载力与环境价值理论。就SD的理论基础而言,美国生态学家R.T.T.Forman和我国生态学家陈昌笃均指出[17],生态学是SD的理论基础;还有学者指出地球系统科学是SD的科学基础[18]。但均没有详细的论述,本文以生态学为基础开展研究。

若判断SD基本理论的主要标准有三条:一建立在SD的理论基础之上,有共同的理论内核;二抓住发展的主体人和物质基础自然物及其间的和谐关系,同SD定义的核心内涵相吻合;三不能被其它理论取代,有相对独立性。作者认为三种生产理论是SD的基本理论,原因是: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是生物链上的一环,参与生物间的运动并遵循生态规律。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可使物质运动向着有利于人的方向发展,逐渐形成以人为主体的物质循环运动体系。三种生产理论把人参与世界系统的物质运动分为三大“生产”活动,表现为三种生产以物质循环为纽带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是自然界中循环运动中的一种,是人参与的有助于不断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生态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即遵循生态规律,抓住主体人和物质及其间的相互关系,又自成体系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2.3  SD实践方法的初步认识

SD目标度量方法的研究,从定性走向了定量,尚未推出一个统一认可的指标体系及指标值权重大小的确定办法,也没有提炼出类似于熵的一个指标;指标体系的种类和指标的数量在不段增加,受人为因素影响,有较大的随意性,其正作用是提高度量内容的全面性,负作用是每增加一个指标都涉及到同其它指标的关系,带来工作量的倍增。

指标体系中各指标间相互关系及其实现途径的研究,关注较多的是指标值间的关系及其预测方法,忽视了实现途径及其过程中各指标间的关系,各指标同步实现时可能会出现矛盾,如人均耕地面积、居住面积、公路面积、绿化面积、湿地面积等同时提高,和持续提高GDP与降低资源消耗间的矛盾。

目标和规划方案的制定主体大都是国际组织、各国和各地政府,有较强的宏观决策能力,但所关注的公众利益往往是政府决策者和规划师认为的“公众利益”,缺少公众参与和全局考虑,并难超出其所管辖范围,会使本地区的改善是基于从其它地区输入资源和向其它地区转移污染,甚至以牺牲长期的环境资源为代价来换取近期的发展,难怪有人认为规划SD要成立一个“国际政府” [19]

规划方案内容主要包括现状、目标、原则、重点项目和可行性分析等,重点项目是针对重点指标尤其是差距较大的指标而设置的,但缺少各项目各指标间关系的系统量化分析,加之个别指标的数据来源有缺口或不统一,其间的因果量化关系明显欠缺。理论上应在搞清各指标的目标值和现状值的基础上,根据实施过程中各指标间的相互关系,针对两值间的差距设计项目弥补。

SD战略得到世界各国政府的积极响应,实施的范围越来越广,但国家和地区间缺少统一的行动计划。任何国家和地区都不是个封闭体系,有物质能量交换的依存关系(如商品、空气、水流动)。不同国家、地区的发展水平、政治制度和人文环境不同,不同时期的发展重点不同,规划方案的起点和内容有别,均应是全球SD行动计划的一部分,整体是局部的有机组合。如发达国家或地区侧重于保护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迫在眉睫的问题是发展经济、消除贫困,全球贫富差别在增大。

 

3. SD目标度量方法和实施途径的初步探讨

3.1 SD目标度量方法的初步探讨

SD本身是个动态过程,其目标的度量方法不同于固定物的(如用尺子量墙体高度),目标标的构成和大小随时间、地区的变化而变化,具有动态性的特点,可分定性和定量两种。

(1)用定性方法度量,SD的目标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不同人、不同时间赋予“和谐”的内涵不同,根据研究性质的不同可分学术型和行政型两种。

学术型度量方法从不同科学角度抓住SD的关键要素,对其目标进行较客观抽象的描述。受东西方思维习惯的影响,东方以综合型为主[20-22],如刘培哲 “人类共同追求的应该是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西方以分解型为主[23],如1992年Kuhen SD的目标包括四个方面:①保证人类的生存;②不破坏生态系统的最大生产力;③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秩序的稳定;④区域的长期承载力。

行政型度量方法从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利益出发,抓住该阶段制约发展的关键要素,对SD目标进行重点描述,有一定局限性和片面性。不同国家或地区和在不同时间段发展的出发点不同,主要可概括为以下几种类型[24、25]:①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型,满足本地区当代人的需求而不危及后代人的发展机会“合理的经济增长”,结果是以牺牲其他地区的资源为代价,如美国;②改变经济增长模式型,实现经济增长的生态式转变,推动经济结构与生产技术手段的生态过渡,如德国;③经济零增长型,在全球范围内实现物质再生量与消耗量的平衡,如荷兰;④经济与人口、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型,以经济发展促进科技进步,摆脱贫困,进而实现控制人口增长与保护自然环境的目的,如中国;⑤全面发展型,即社会、经济、环境各个领域和世界各地共同发展,如联合国环发委员会。

(2)用定量方法度量,SD的目标是反映经济、社会和环境综合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

较有影响的指标体系主要有三种[26]:一是联合国SD委员会以压力——状态——响应为基本框架的指标体系,采用了开放的菜单形式,包括社会、经济、环境和制度等方面,共147项指标;二是世界银行提出以“国家财富”为依据测度各国可持续性方法,国家财富包括自然、人造、人力和社会资本;三是专家学者基于复合生态系统理论、系统动力学理论、多目标决策技术、环境——经济系统协调度模型等理论构建的指标体系,末级指标数较多,最多可达1500个(中国国家统计局)。急需的是准确度高、可操作性强的指标体系,不宜扩大指标数量的研究。以三种生产理论为指导,SD指标体系为:

 

 

式中,X,Y和Z分别代表经济、社会和环境子系统发展水平变量,即三种生产中的物资、人和环境生产的变量;A、B、C分别代表X、Y、Z对SD贡献大小不同的加权数;t代表时间,为一个时间段,l代表地区;x、y和z分别代表经济、社会和环境子指标因子变量;n、m和o代表人为因子变量,即选多少个因子受人为因素影响;an、bm、co分别代表xn、ym、zo分别对Xlt、Ylt、Zlt贡献大小的加权数。

两种方法各有利弊,前者重点突出,粗框简捷;后者系统全面,准确复杂。建议:定性法中首推综合型和全面发展型度量方法,定量法中首推基于三种生产理论的指标体系;初期技术不完善时以定性为主;后期主要制约因素不突出或不明显时以定量为主;现阶段两方法综合使用,先以定性法为主寻找关键制约要素,后以定量法为主进行控制。

 

3.2 SD目标实现途径的初步探讨

实施SD战略的主要环节包括确定目标、制定规划、实施规划、过程跟进和结果总结,发现问题及时反过来校正规划,或重新制定下一个目标的规划。其中,关键是目标及其实现途径的确定,目标不明确或不准确,规

 

 

自然界由生物和非生物组成;生物可分成人和动物、植物、微生物;人类社会活动是生物运动的一部分,又分经济活动和非经济活动。经济活动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其核心是产业的发展。产业发展又取决于生产要素,生产要素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因此,发展产业是实现SD的主要途径,抓生产要素是关键。

统一SD目标度量要素与实现过程控制要素,增加SD规划方案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以生产要素为主,从经济、社会、环境三个方面选择指标;根据三种生产间的物质循环关系,预测各指标的值;通过在指标前加权重的方法实现强化弱者的目的;将加权处理后的各指标有机组合成指标体系。其中,关键环节是生产要素的选择,如社会方面的生产要素,包括人力资源、历史文化、公共设施、教育、社会保障、政策等,将其对经济和环境两方面发展的影响分别进行定性评估,采取情景分析、专家问卷等方式,即可排出大小顺序。

针对某地区、某个发展阶段目标的实现,分别从经济、社会、环境三个方面找制约当地SD的主要生产要素,每个方面按制约程度由大往小的顺序排列,将改进工作重点放在制约程度大的生产要素指标上,使其从现值发展到目标值,以此为主制定行动计划,将发展控制在自然承载力和承受力的范围内,发展达到Logistic曲线顶峰前,及时调整有关的生产要素,使之跃迁到较高层次的下一个阶段[27],尽可能做到无多余也无不足。东方国家善于目标的系统分析,如中国1991年推出的SD实验区建设计划;西方国家善于点的击破,如英国2003年针对可持续消费和生产,出台了《发展模式—英国政府关于可持续消费与生产的框架》的长期政策[2]

 

4. 结语

SD的理论不成熟,影响SD的实践,反之亦然。不同国家、地区以不同方式落实SD观,如生态市和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为增强理论和实践的互动,加快SD进程,建议:WCED吸取各国科学家意见的基础上,用科学规范方法重新审定SD的定义;SD理论研究工作者,吸取已有理论研究成果,在生态学理论基础和SD基本理论(三种生产理论)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以生产要素为主度量SD的目标、实现途径、过程控制和结果评价的方法;WCED组织专家调研总结各国实施SD战略的经验,完善SD理论,并建立适合不同国家和地区规划方案和保障体系,使SD观转变成全世界人民统一的行动。

划方案难具体或不可行;目标明确后,其实现途径因人而异,出现走弯路和偏离目标的现象。以三种生产理论为指导,实现SD目标的途径如图1所示。



https://m.sciencenet.cn/blog-462965-347906.html

上一篇:产业体系划分的理论探讨
下一篇:产业发展规划的三要素分析法

0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6 14: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