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和谐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aoman

博文

产业体系划分的理论探讨

已有 5924 次阅读 2010-7-28 09:24 |个人分类:经济学|系统分类:论文交流|关键词:学者

 

曹  曼  叶文虎

(北京大学中国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北京100871)

 

摘要:本文在对传统的产业划分方法的产生背景、局限性和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应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依据对产业的分类重新进行划分,并在三种生产理论的基础上将产业分为三类七种。第一类为物资产业,第二类为人的产业,第三类为环境产业。在第一类产业中又可进一步分为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第二类产业中分为信息产业和知识产业,第三类产业中分为资源再利用业和生态维护业。这种划分方法对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三种生产;产业划分;产业结构;三类产业;七种产业

 

一、引言

20世纪50年代开始[1],三次产业的划分逐渐成为国民经济中通用的经济结构的分类和统计方法,并成为世界各国研究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变动,了解经济发展水平,指导产业发展和制订产业政策的主要依据。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知识经济和环境经济的兴起,尤其是可持续发展观的出现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传统的三次产业划分理论已表现出诸多现实缺陷和理论空缺。特别是费希尔(A.G.D.Fisher,英国,1935年)和克拉克(C.Clark,美国,1957年)[2]对第三产业内容的规定,越来越无法全面包容产业升级和换代的发展趋势,因此急需在理论上进一步完善和发展。近几十年来,不少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些新的产业划分方法,如标准产业划分法(联合国,1971年),四次产业划分法(马克·波拉特Macuri Porat,美国,1977年),和五次产业划分法(叶文虎、王奇、韩凌,中国,2000-2002)[34]等。由于缺少统一的理论基础,故未能得到普遍响应和实际应用。因此,构建统一、先进、科学的产业划分理论体系,是能否真正贯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

 

二、产业划分的历史背景和发展现状

1. 三次产业划分方法产生的历史背景

费希尔在其所著的《安全与进步的冲突》一书中,最先提出“第三产业”的概念,并把它和早已出现在西方各国,特别是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两国普遍流传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合在一起用于国民经济产业结构的划分,从而形成三次产业的分类方法。克拉克把第三产业称作“服务性产业”,并发现劳动力转移的一般过程是先由第一产业到第二产业,然后再由第二产业到第三产业。这一发现被称为“克拉克定理”。自此,三次产业划分的理论初具体系。

费希尔提出“第三产业”的概念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首先,在第二次世界科技革命的推动下,物质生产得到了空前迅速的发展。这时,人们的生活活动和社会的经济活动都对“服务”产生了强烈的需要;其次是,资本主义世界陷入严重以生产过剩为主要特征的经济危机,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资本主义生产组织没有认识到社会需求结构已经发生很大变化(对食品的需求相对减少,对服务和精神产品以及知识产品的需求相对增加)。因此费希尔认为必须从生产和消费的联系出发,根据需求结构的变化来调整生产组织。基于这一认识,他从世界经济史的角度进行了概括,并在前人已经使用的第一、第二产业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第三产业”的概念。

2.  新的产业划分方法的探索与萌芽

20世纪4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在许多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日益成为现代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和发展的最主要的支撑力量,并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了深刻影响;由于不同区域、不同产业间的社会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和频繁,信息作为另一重要因素整个商品与劳务的生产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信息和新技术的结合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已远远超过传统服务业。在这种情况下,马克卢普[5]在《美国的知识生产与分配》一书(1962年)中,提出了知识产业的概念。随后,又有很多学者则干脆认为信息经济和知识经济已成为人类社会的时代特征,被称为信息和知识经济时代。于是,有的学者主张将信息产业和知识产业从传统第三产业中分离出来,如美国的富特和哈特提出了五次产业的分类法,将运输、通讯、商业、行政管理等作为第四产业,医疗卫生、教育、科研等作为第五产业;我国的张守一[6]则主张把信息产业和知识产业分别作为第四产业和第五产业等等。

20世纪后期,工业革命对环境的破坏日益严重。1987年《我们共同的未来》一书,强调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开始了对只考虑从自然中索取的传统经济模式的质疑,于是产生了环境经济学、生态经济学、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等许多新的经济学理论提法。1997年中国叶文虎[7]等人发表了《三种生产论——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一文提法,文中提出环境生产和人的生产的概念,为新的产业划分方法奠定了理论基础。1999年美国Paul Hawken[8]等所著的《自然资本论》(Natural Capitalism)中列举了大量节约资源和废物再利用的产业,并指出这些产业是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为形成新的产业划分方法提供了实践基础。接着,相继提出了包含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产业划分方法,如2000年中国刘思华[6]提出的新的五次产业分类法,把生态产业划分为第五产业。这些表明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基础的产业划分体系的萌芽已经出现。

 

三、三次产业划分方法的缺陷和新的产业划分方法的走势分析

1. 三次产业划分法的缺陷

三次产业的划分是在对各国以往经济发展的历史研究中提出的。当时人们将人类社会生产活动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农林业生产活动为主要特征,第二阶段以工业化(制造业、矿业)为主要特征,第三阶段以大量资本和劳动流入服务业为主要特征。因此,三次产业划分的理论思考具有强烈的时代烙印。从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三次产业划分理论主要存在以下缺陷[2]

(1)对第三产业内涵规定的局限性导致对新兴产业划分的不科学性。三次产业划分法将整个人类活动中的非直接物质生产部门统统归集于第三产业。由于当时没有考虑环境的生产,同时也由于半个多世纪以来,出现了许许多多的新兴产业(行业)和产业群,尤其是信息产业群、知识产业群的异军突起,和第三产业异常扩张(1996年世界第三产业平均已占GDP的60.7%[9]),“第三产业是个筐,新兴行业都往里装”的做法已不利于产业结构的发展,统一考虑物质产品、精神产品、环境产品和人本身生产的活动,重新界定第三产业内涵,提出新的产业划分方法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2)三次产业划分方法方法研究的滞后性影响了产业的及时更新和升级。三次产业划分方法是以人类生产活动的阶段性和层次性发展规律为基础的,阶段性反映产业更新,层次性则表现为产业升级,方法本身是动态的发展的,应随着人类生产活动的阶段性更新和层次性升级,对产业划分方法和理论进行完善和发展,划分出新的产业来。虽分离出了新的第四、五产业,但缺乏统一系统的方法指导,未能达成共识得到应用,指导经济发展。

(3)缺乏先进的理论基础满足不了经济持续发展需要的国民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目前三次产业的内容已远远超过其本来的含义,不少国家的产业结构已在20世纪末实现了由“二一三”到“三二一”的战略调整,如早在1988年美国和日本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分别达到65%和57%[2]。这说明:一方面美国和日本等国具有较高的国民经济和技术水平;二方面第三产业所包含的内容过于广泛;三方面第三产业包含有已更新和升级的新产业(如环境产业)。哪方面是真实的难以辨别,不利于对产业结构发展的深入研究。开展产业划分方法的基础理论研究,对第三产业进行更新升级,是满足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现实需要。

2. 新的产业划分方法的走势

产业分类方法有多种,除常用的三次产业分类法外,还有两大部类划分法,物质生产和非物质生产划分法、农轻重划分法、标准产业划分法、生产要素密集度划分法、产业功能划分法和在三次产业划分法基础上的五次产业划分法等。其中,现在研究较多的是五次产业分类法,可概括为两大类:一类是在传统类经济学框架下从三次产业中分离出来的方法,一般分农业、工业、服务业、信息产业和知识产业;二类是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在三次产业划分法的基础上提出需要发展的新产业,即农业、工业、服务业、资源再利用业和生态维护业。下面通过对这两类划分方法的对比分析(见表1),探讨产业划分方法的发展趋势。

    由表1可看出,两类划分方法不但对应理论不同,而且与理论的对应关系也不同,第一类是在传统经济学理论的框架下进行的,第二类是明确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依据进行的,结果自然不同,各有优缺点。相比之下,第一类是在同一理论框架下对第三产业的分解细化,是对三次产业划分方法的继承,无质的变化和创新;第二类是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依据,内容上有了质的变化和创新,在此基础上吸取前一种划分方法的优点,克服其不足,并系统考虑物质(包括精神产品)生产、环境生产和人本身的生产等内容,及方法本身的可持续性,进行改进完善,是产业划分方法的发展方向。

 

两类五次产业划分方法对比表

类别

产业

内容

对应理论

主要优点

主要缺陷

 

一类

第一产业农业

 

林业、畜牧业、水产养殖业等

传统经济学理论

简洁易用,既能反映人类生产活动历史,又能反映产业结构概貌

不能反映和指导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产业工业

 

采矿业、制造业、建筑业等

第三产业商业服务业

 

运输业、商业、金融业、仓储业、消费服务业等

第四产业信息业

 

 

计算机业、邮电通信业、电视业、印刷出版社业、广告业等

第五产业知识产业

科学技术及服务业、教育事业、卫生体育事业、旅游业、文化艺术业等

二类

第一产业

同上一类中第一产业

可持续发展理论

科学置观的反映资源持续利用过程,奠定了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

缺乏统一、完善的产业划分方法和标准体系,实施难度大

 

第二产业

同上一类中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服务业

包括以上一类中第三、四、五产业

 

第四产业废物再利用业

 

农业、工业和生活废物的再利用等

 

第零产业生态恢复业

污染治理业、环境服务业、生态保护、恢复和改良业等

 

 

四、三类产业划分体系的理论探讨

1. 产业划分方法的标准和创新

前已述及,不同产业划分方法,其划分的主要依据各不相同,如以产品功能为依据的两大部类划分法,以行业性质为特点的农轻重划分法,以劳动力密集度为特点的三次产业划法和以物质循环利用为特点的五次产业划分法等。概括起来,产业划分方法按依据的不同可分两种,一种是根据产品(包括实际产品和服务产品)特征为主要依据,另一种是根据产品生产过程的特点为主要依据。哪一种产业划分方法更优越,除习惯应用有多少之分外,尚无明确的衡量标准。作者建议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⑴易于界定区别不同产业;⑵建立在经济、社会、环境持续和谐发展理论上;⑶方便接受应用;⑷是动态的有可持续性。

本文按上述建议标准,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三种生产理论之上,以产品主要功能和特点为划分依据,将产业划分为物资产业、环境产业和人的产业三大“类”。同时,考虑到方法本身的持续性,不出现更新和升级障碍,并尊重应用习惯与数据的历史延续可比性,每一类中可细出“次”来,即每类中均可分1,2,3……次产业。“类”是一个以上的集合,“次”是类中成员分出的先后次序。目前,一、二、三大类可进一步分别细分为3、2、2个次,即第一大类包括三个次产业,二和三大类中分别均包括二个次产业。

2. 三类产业划分体系构建方法

三种生产理论认为[7],整个世界系统的生产过程包括人的生产、物资生产和环境生产三方面内容。按上述新的产业划分方法,对三大类产业细分如下:⑴第一类物资产业,可细分为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等。都是以满足人的物质需要为目的而从事的物资及相关服务生产的活动,是物质及相关服务产品再生产总过程中的各个行业,在服务业中包括为第二、三类产业物质生产服务的内容,均属物质生产的范畴,统称为“物资产业”;⑵第二类人的产业,包括人的繁衍(量变)和人的素质提高(质变),就产业而言现阶段主要表现在人的素质提高方面,可细分为信息产业和知识产业等。是为提高人的能力满足人对信息、知识、精神和人本身繁衍的需求为目的而从事的生产活动,是信息、知识、精神产品和人本身再生产总过程中的各个行业,属人和提高人的素质生产的范畴,统称为“人的产业”;⑶第三类环境产业,可细分为资源再利用业和生态维护业等。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划分的资源(将原废物改称为资源)再利用和生态维护产业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保护、改善环境质量满足人对环境的持续需要为目的而从事的生产活动(不包括环境自净活动),是环境及相关产品再生产总过程中的各个行业,属环境生产的范畴,统称为“环境产业”。三种生产和三类产业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为避免混淆和便于比较分析,五次产业划分法各产业的名称和编次不变,将第四资源再利用产业和第零生态维护产业,分别改编为第六产业和第七产业。

 

现在第一到第七的统一编次,只适于一定阶段的情况。当某类中出现新的次级产业时,可将其纳入该统一编排中,变成八次……产业,即构成了较科学的动态的产业划分体系,如图2所示。

 

3. 七次产业内涵界定和特点分析

产业划分是个动态过程,从三次到五次又到本文提出的七次越来越细化,分解和整合是互动的,产业融合趋势同时在加强,呈现产业边缘化和交叉化,使产业间的区分和界定越来越困难,产业协调工作也日趋重要。也就是说,有为数不少的产业(行业)很难单一地归于哪一次产业,尤其是新兴的高科技产业,统计时可分解细化到最基层单位,如企业的一个车间。为便于界定,就七次产业的内涵和主要功能特点列入表2中。

    尽管各次产业的内涵和特点不同,实际操作划分时还会遇到模棱两可的局面,和新产业的出现而冲淡主题的现象等问题,这是难免的。但要及时发现新问题,对产业划分方法进行调整,或划分出新的产业来。尤其是产业划分方法虽然统一起来了,但产业运作规则还没有完全统一,尚有许多新问题待解决。如按运作第一、二、三产业的传统经济学法则运作第六、七产业,不承认自然资本,就很难推动该产业的发展;又如第五产业中人本身的繁殖尚未单列成产业,是按传统经济规划运作还是按可持续发展经济规运动作也未明确。同时考虑到不同产业分布的复杂性,如新界定的第三产业,服务内容少了,但面广了,即为传统第一、二产业服务,又为第四、五、六、七产业服务;又如第四、五产业中也包含环境信息传播和环境文化知识教育等内容,各产业间的区别就变得更加复杂了,这些都是以后工作中要研究解决的问题。

七次产业内涵和特点

内涵

主要特点

 

第一次产业  农业

是人类通过劳动直接作用于自然资源,产生出满足人们生存需要的产品的部门

1 原料基本直接取自于自然界

2 产品多是有自生再生能力的有机物体

3 产品基本与人的生活直接相关

第二次产业  工业

第二产业的原料或是第一产业的劳动成果,或直接取自于自然界,然后通过劳动把它们转变为满足人们生存需要的产品的部门

1 生产过程能耗大

2 产品多是非生活用品

3 生产过程对物质性质破坏大

第三次产业  服务业

是由直接为提高第一、第二产业的效率、质量服务的和第四、五、六、七产业物质生产服务劳动部门

1 生产过程流动性大

2 产品服务面广

3 产品功能复杂

第四次产业  信息业

是从事人所需要的信息产品及其装备设施生产的部门

1 产品以提高人工作效率为主

2 产品多是无形的

3 产品时效和增值性差

第五次产业  知识业

是从事人所需要的知识产品、精神产品及其装备设施生产的部门

1 产品以提高人能力为主

2 生产过程多是脑力劳动

3 生产过程多是无形的

第六次产业  资源再利用业

通过劳动把(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或消费过程结束后产生的)丢弃或闲置物转化为原材料,或转化为可满足人类生存需要的产品的部门

1 生产原料是加工使用的

2 原料成本低

3 原料分散

第七次产业  环境维护业

是从事保护与改善环境为目的生产的部门

1 产品以提高人的生存条件为主

2 产品带来经济效益慢

3 产品多是公共物品

 

另外,对三大类产业间的界定和区分,可从生产主体和产品功能两个方面考虑。按照非人类中心主义人,人和环境均可作为受授的主体,物资产业和人的产业生产产品的主要功能服务目的(目标)对象和生产主体与直接受益者是一致的,都是“人”;环境产业生产产品的主要功能的服务目的(目标)对象是“环境”,生产主体是“人”,直接受益者是“环境”,间接受益者是“人”。因此,生产主体和主要功能服务对象是否一致,是区别“环境产业”与“物资产业”和“人的产业”的主要依据。

五、三类产业划分体系的创新意义

产业划分不仅能反映人类生产活动的历史,而且是指导经济发展的重要理论依据(工具)。随着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所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可持续发展观逐渐得到全世界的认可。如何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使传统经济转向可持续发展经济模式,迫切需要新的与其相适应的产业划分理论体系的问世。本文提出的三类七次产业体系,其理论依据是先进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内涵和使用方法均是动态科学的,是对传统产业划分方法的创新。方法本身内涵较明确,产业分次升级无局限性;基本出发点是,生产活动的目的不仅要满足人类生存物质及有关服务的需要,而且还应满足人的能力提高和环境改善及有关服务的需要,即是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理论之上的,故可用于指导经济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从物质流的角度看,人的产业中若考虑到人本身的生产,环境产业、物资产生和人的产业间构成了循环关系(如图1虚线所示),类似通过调整一、二、三产业的比例指导传统经济发展,可通过调整一、二、三类或一—七产业的比例,构建循环经济体系,指导经济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该产业理论体系的深入研究,尤其是内涵的界定,产业融合和协调发展规律、产业分解和整合办法、产业细分和统计方法等,以及对发达国家的三类产业比例统计分析,找出其间的变化规律,指导落后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是本产业划分理论体系下一步要做的工作。

 

 

[1]        马克.波拉特. 信息经济论[M],湖南人民出版社,长沙,1987

[2]        郑海元,卢佳友. 三次产业划分理论的现实缺陷及发展研究,时代财务,2001,(3):8-9

[3]        王奇、叶文虎. 可持续发展产业结构创新,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2,12(1):9-12

[4]        叶文虎,韩凌. 论第四产业—兼论废物再利用业的培育,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0,10(2): 24-27

[5]        李来儿. 论知识产业,经济问题,2000,(8): 7-10

[6]        刘思华. 创建五次产业分类法,推动21世纪中国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生态经济,2000,(6): 5-13

[7]        叶文虎,陈国谦. 三种生产论—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7,7(2): 14-18

[8]        王乃粒,诸大建,龚义台译. 自然资本论—关于下一次工业革命,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上海,2000年7月第1版

[9]        国家统计局普查中心编. 中国第三产业统计资料汇编,中国统计出版社,北京,2000,246



https://m.sciencenet.cn/blog-462965-347904.html

上一篇:人、天然物、人工物——论自然物的三分
下一篇:可持续发展研究初评

1 ffy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9 14: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