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jia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ejian 科学老鼠

博文

饶毅论诺贝尔奖

已有 6200 次阅读 2009-10-7 16:56 |个人分类:未分类|系统分类:人物纪事|关键词:学者| 预测, 诺贝尔奖, 饶毅, 饶议科学

 

 

诺贝尔奖是主观评价,多次发错
 
我写文章介绍下村修、钱永健等科学家的工作,和我2002年一篇文章写作初衷相同,不是预测诺贝尔奖,而是介绍值得获奖的工作。那名单上不包括可以获奖、但其工作不值得获奖者。
 
“预测”对了,说得直白一点,这不是我准确,而是这个委员会跟我的水平有点接近了。也就是说,我不认为化学奖评审委员会评价科学的水平比我高。我认为最近几年,评委会每一年都犯了错误。所以我说对了,不是说明我厉害,而是说明它的水平比较高。
 
2002年,有一天,也可能是跟学生谈这些事情之后不久,我突然想起干脆把我认为哪些值得获奖写出来。当时一口气凭自己的记忆,把21项工作和相关科学家写了下来,也没查资料。我判断科学质量有一定的依据。诺贝尔委员会有很多人帮他们做这些工作。我只是说了我自己心里认同的一些好的工作。
 
评判是主观的,当然也有客观依据,但最终是主观决定的。因此,不能过高估计评审质量。中国的评审和诺贝尔奖评审都有问题,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委员会这几年也出过错,以前曾经完全给错了奖。我就碰到过几次笑话。有一位不该得奖的人在中国演讲,学生提问很严,其他美国教授私下乐开了,他们不好讲的意见,中国学生提问中都体现出来了。还有一次美国一个教授得奖,他的同事和我一起开会,我提起来,她也笑着说从来没有想到他会得。最好笑的奖是1959年,有一个美籍西班牙分子生物学家,他得奖得错了。1962年他做了很重要的工作,遗传密码最终被破译了,因为他上次得错了,所以第二次(1968年)就没有给他。那是最好玩的例子。
 
国内和国外的评审还是有差异的,这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我们整体科学水平要差一点,还有一个是我们评选的规则有点问题。我们很多评审委员会,包括国家最高科学奖的评审,实际上是一些部门的领导在一起评。当然这些领导有些是科学家,但不能排除他可能希望某些单位的人得奖。诺贝尔奖的评审好一些,参与评审的瑞典科学家中有时确有可以得奖的,但大多数人的水平还不到获奖水平。评审人里面一般没有候选人,因此他们可以站在旁边评其他国家的人。
 
华裔科学家获诺贝尔奖对中国科学可以起监督作用
 
华裔物理学家得奖,对中国科学发展有许多有形和无形的影响。杨振宁和李政道1957年得奖,使华裔在百年自卑中重新获得自信心。特别是因为他们是在中国历史上没有真正形成的科学中取得成就,使得华裔不再怀疑中国数百年没有科学是因为华裔智力上的问题。华裔得奖常直接促使一些青少年投身科学(尤其是物理学)。华裔得奖科学家对中国科技工作者对外交流有直接和间接的推动。同时,华裔得奖科学家也为中国科学起了质量监督的作用,这一点很少被认识到。中国物理学较少出伪劣科学家,一方面是本身梯队强,另一方面,人们可以设想伪劣科学工作者可能不敢随意出头,因为他们很容易被公众都熟悉的优秀科学家所指出。而对比起来,没有华裔得诺贝尔奖的领域,因为公众无法了解最好的科学家,就有机会产生伪劣“科学家”。
 
我们还是可以来看看生命科学领域。六七十年代以前,在中国国内非良好的环境下生存和工作的好的华人科学家可能多于在海外的,虽然当时加州大学的李卓皓已经做出诺贝尔奖级的研究。七八十年代以后,旅美华裔在生命科学界做出杰出贡献的人数才明显多于在国内的。但是,因为他们不为中国公众所知,所以难以起到质量监督作用。一个例子是,70年代初,中国大肆报道美籍生物学家牛满江。牛任职于美国费城一所现在也没有多少人能记清名字的学校(Temple University)。他发表与中国学者合作的“发现”:用RNA注射能使鱼的尾巴产生可遗传的变化,便号称可以用RNA做转基因动物,而且他们用的RNA是从胚胎来的多种RNA混合物。他们的文章发表在《中国科学》,迄今无人引用。美国哈佛大学的吉尔伯特(W. Gilbert)曾到中国指出那些工作不可信,但无济于事。当时牛氏多次为国家最高领导接见,人们现在难以设想,那时中国国内有真才实学的生命科学家到底是什么感觉,是觉得自己受了压抑,还是国家受了愚弄。
 
这种缺乏质量监督的情况到现在也没有解决好。一个个影响大的不良事件出现在生命科学界,而不是出在物理科学界,也许是这个问题的一种反映。这种问题的长期存在,与生命科学界华人还没有正式出现诺贝尔奖获得者有一定的关系。
 
居里夫人曲折的诺贝尔奖之路
 
居里夫人两次获诺贝尔奖的过程也都十分曲折。 1903 年的奖,她没有被正式提名。 当时的提名信说皮埃尔•居里和贝克勒尔合作无间,所以应该一起获奖。 事实上,皮埃尔一直讨厌贝克勒尔,他们从来没有合作过。一位瑞典数学家把提名信的内容告知皮埃尔。 他因此给瑞典科学院写信,要求与居里夫人共同提名。 但这并不能算作正式提名信。 结果瑞典科学院只有用 1902 年一位法国医学科学院病理学家已稍为过期的提名顶替,居里夫人才得以成为三位得奖者之一。 但是,瑞典科学院只请皮埃尔做学术报告,而没有请居里夫人。
 居里夫人第二次得奖时正好遇上与郎之万没有结果的婚外恋情被曝光, 法国报刊对他们的关系议论纷纷。 1911 年 11 月 7 日,路透社报道该年化学奖授予居里夫人。 11 月 23 日,郎之万夫人通过其兄在报上发表居里夫人给郎之万的情书。 信件公开后, 瑞典科学院著名物理化学家阿伦尼乌斯(Svante A. Arrhenius)竟然写信给居里夫人,要她给瑞典科学院发信表示不愿领奖。 居里夫人很受伤害,但她拒绝了强加于她的“辞呈”,并回复阿氏:科学和个人生活没有关系,我将依我的信念行事。 12 月 11 日,居里夫人到斯德哥尔摩领第二次诺贝尔奖,并第一次做诺贝尔奖报告。
   
摘自《饶议科学》(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9.08


https://m.sciencenet.cn/blog-299921-260281.html

上一篇:故乡和国外的月亮确实更大更圆
下一篇:涂序新,谁是矢村警长?

3 傅蕴德 刘全慧 艾云灿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1 04: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