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彤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伊彤

博文

文化与科技融合的9种模式

已有 1847 次阅读 2014-9-23 23:53 |系统分类:论文交流|关键词:学者


   随着文化与科技结合的日益紧密,关于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学术研究也在兴起,但目前仍处于初期阶段。为了能更准确地把握文化与科技融合的规律,更有效地指导文化与科技互动的实践活动,搞清楚
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基本模式很有必要

我们不妨把文化的复杂系统按照由外到内的顺序划分为三个层面:

物质层面的文化,指人改造自然的存在物而构成的现实生产力及其生产成果,它是文化的物质形态,因而被称作物质文化。如影视、动漫等文化作品。

制度层面的文化,主要包括社会组织、政治、经济制度、道德、法律以及人们在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习惯定式,这种文化构成人们社会交往的规范,因而被称作制度文化,有时也被称作规范文化。

精神层面的文化,主要指人们的价值观念、心理模式、宗教信仰等,这一层面反映的是人的内心世界,它常常表现为指导人们思想行为和确立思维方式的一些原理、理论体系,被称作精神文化。

与之相应,科技作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成果与工具,也可以按照由外到内的顺序分为三个层次:

物质层面的科技,即与科技活动相关的仪器、设备、手段等,它们是人类经验、技能和理论知识的物化形态,如从人类打制的第一把石刀、石斧,到近代的蒸汽机、火车,现代的航天器、因特网等一切人工自然物,都是科学技术的物质形态。

制度层面的科技,包括科技的组织形式与管理体制、研究活动体制、技术创新体制、知识产权制度、专利制度、奖励制度等。

精神层面的科技,是指对科技各方面基本价值的一定信念、信仰、理想等形式表现出来的精神形态,包括科技伦理、科研道德、科学精神等。

 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双向融合模式。在融合过程中,不仅包括物质层、制度层、精神层在同一层次上的文化与科技的双向融合,而且也包括不同层次之间的交叉互动融合现象。由此看来,按照科技(T)和文化(C)各自包含的三个层次,文化与科技之间的融合应该包括9种模式(3×3)。如下图:

   

 

科技(T)

物质(T1)

制度(T2)

精神(T3)

文化(C)

物质

(C1)

电纸书;3D电影;

高科技主题公园

符合安全标准的文化产品

科幻小说;科普画廊;

科技博物馆

制度

(C2)

网络文化管理制度

科研诚信制度建设;

文化科技创新政策

动漫企业认定政策

精神

(C3)

“苹果”系列产品;

盲人指路仪;

老人紧急呼叫器

知识产权保护法

“北京精神”;

可持续发展观


   需要注意的是,大量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实践已经表明,这9种融合模式并非单独作用,往往是同时进行、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

   从政府作用的角度看,文化与科技融合的9种模式又可大致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政府可以有所作为,推动文化与科技更快融合的,如T1+C1、T2+C2;

   第二类是虽不需政府人为推动,但需要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对文化与科技结合有所体现的,如T2+C1、T2+C3、T1+C2、T3+C2;

   第三类是主要依靠自发形成和发展,不需要政府过多干预,只需营造适宜环境的,如T1+C3、T3+C1、T3+C3。




https://m.sciencenet.cn/blog-39727-830275.html

上一篇:科学仪器设备创新有什么特点?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7 14: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