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水老汉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anzs

博文

六部委文件的招数不是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灵丹妙药

已有 4448 次阅读 2010-4-17 23:29 |个人分类:教育政策|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竞争, 创业, 就业, 大学毕业生, 六部委

乐水老汉/文

每年到了这个时候,高校除了招生宣传就是使劲浑身解数促进就业了。各校使用的常规招数就是层层签订促进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责任状,把各个专业的就业率指标分解给院系甚至教师。有点像分田到户的联产承包责任制。据中国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网站消息,人保部、教育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工商总局等六部门日前也发出通知,要求促进2010年高校毕业生就业。近年来,特别是爆发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就成了政府、高校、社会舆论高度重视的周期性“常规公共事件”。于是,各种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解药、评论也按时百花齐放,一点也没有受到今年倒春寒的影响。其实归纳起来,这些“花”也没有什么新品种,也许还带点毒刺。

一个老生常谈的抱怨就是“扩招”——把就业困难归罪为“大学生太多了”。好像这些大学生如果四年前不上大学,作为高中毕业生就会更容易找到工作似的。这是不值一驳的指责,减少大学招生显然不是正解。那政府在想什么?今年六部委发文提出了若干个推动就业的“计划”。

一个就是所谓“岗位拓展计划”。号召拓展产业就业岗位、企业就业岗位、政府部门就业岗位(当然不是公务员,而是指基层社区社工、农村村官)。显然,这些岗位数能否拓展,这六个部委说了也不算。所以“计划”只能算是号召,如果其他权力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不积极配合,效果就不会明显。其实,扩大就业,面向全体国民增加就业岗位(不光是为了高校毕业生)本身就是世界各国政府的一个重要工作,否则奥巴马也不会这么卖力地通过贸易制裁这个国家那个国家了。而扩大就业岗位,从政府部门职能划分来看,也绝不是上述六个部门为主的责任。

另一个就是所谓“创业引领计划”。要大力推进毕业生自主创业,稳定灵活就业。这就更让人搞不明白了。“大力”之意恐怕就是花很大人力物力精力的意思吧?那我们高校对此该不该大力呢?我看不该!为什么不该?因为不合规律,也不合逻辑。假设把毕业生大致分为有能力找到满意工作的,和找工作比较困难的两类人的话,你说大力推进自主创业是针对哪部分人的呢?针对有能力找到工作的毕业生,让他们发扬风格,把工作机会让给弱者,自己去创业?这样的人恐怕很少吧。如果针对那些找不到工作的毕业生,让他们干脆自己创业吧。可地球人都知道创业更不容易,连工作都找不到,怎么可能一出校门就能参加对自身能力要求更高、更残酷的商业竞争中去创业呢?!显然,大学刚毕业就创业不可能成为一个较为普遍的就业模式。也许这六个部委的有关领导着急上火到了脑子进水的地步了。六部委文件要求大学“开设相关课程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和教材建设。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参加创业培训,落实创业培训补贴政策。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和高校举办大学生创业大赛等活动,并探索与有关风险投资基金等结合,推进高校毕业生创业。”千万别以为创业准备就这么简单。好在还有一些有识之士发出了质疑之声,例如新东方的俞敏洪先生,美国的华裔市长黄锦波先生,都对此提出了反对意见。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比较严峻是事实,但必须对症下药才可以逐步解决。首先,高校要真正落实育人为本的理念,在提高学生能力、素质上狠下功夫,而不是只在就业率数据上下功夫。现在政府和高校的许多做法和关注点,基本上属于“击鼓传花”式,只要毕业生能找到第一份工作(哪怕是自谋职业做个小买卖),他就可以被算为对就业率有贡献的分子了,政府和高校的责任好像就心安理得地完成了。至于这个大学毕业生是不是具备了较长久的、较高质量的就业能力,对原来就读大学来说就不是最迫切关心的问题了。这显然不符合办高等教育的初衷。一个合格的大学毕业生应该是一名有道德、有从事某方面专业工作本领的合格公民,大学教育的落脚点也应该在此,而不只是为了学生能找到一份工作。其次,政府和社会舆论应该把关注点放在如何建立公平的岗位聘任机制上。以大学生占人口比例算,我国大学生不是多了,而是还很少。例如,我们一方面指责基础教育质量不均衡,农村教育中师资水平很低,另一方面,许多师范院校的本科生、硕士甚至博士还找不到工作,政府就不该投入更多的资金吸引他们去需要他们的地方吗?医生也是同样,一方面说看病难,医院就医不方便,另一方面,医学院的毕业生也不好找工作;还有法院系统,现在有多少素质低学历低的审判员呀,可大学科班的法学毕业生却很难进法院,为什么呀,人事制度问题!在大学内部,都还不能解决教师的优胜劣汰机制呢!因此,在全社会建立一套公平合理的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和机制,才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之法。只有这样,才可以最大限度地杜绝全社会普遍存在的混文凭现象,没有真才实学,就不会找到好工作。

一个人人都努力上进的社会,一个人人都靠自己本事吃饭的社会,显然最终的结果,也会自然会成为一个最大限度充分就业的社会。



https://m.sciencenet.cn/blog-67632-313199.html

上一篇:对“龙头论”的质疑
下一篇:天津:一座即将焕发青春的城市

2 李小文 zhangcz07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7 10: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